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磁州窑原属河南,现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宋,为宋代北方地区的民间窑场,产品专供民间。元代未年迁至今日的彭城。由于历史上的磁 州窑以及后来彭城诸窑多牛产民间日用陶瓷,故又名“杂器窑”。其产品花色品种繁多、装饰风格清新、不受任何束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喜爱。其釉下彩绘等品种,被河南、山西、陕四、江西等省众多窑 场竞相仿烧,一时成为北方民用瓷器的主流,形成了磁州窑系。 磁州...
越窑与越窑系 越窑烧制青瓷有着悠久的历史,五代时被吴越钱氏垄断专烧“秘色瓷”,臣僚及百姓都不能使用。据文献记载:自吴越钱氏入朝、纳土称臣,越州窑务已由宋朝廷接受,并设官监烧,但设官监的时间似乎并不长。当时越窑所产的实物,故宫收藏越窑器中有“端拱元年戊子岁十二月造口"十二字年款盒盖一件。盒面光素无纹饰,仅刻文字,与五代到宋初越窑精致划花盒相比质量相差悬殊。这件器物显然不是官监时期贡奉朝廷的...
汝窑创烧于北宋神宗到徽宗(1068-1125年)期间,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有“汝窑为魁”之称,因产于汝州而得名。原为民窑,产品风格近似陕西铜川耀州窑,北宋晚期开始为宫廷烧造高档瓷器。之所以被官家选中,是因为“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入禁中,惟用汝器”(顾文荐《负喧杂录》、叶真《坦斋笔衡》、陆游《老学庵笔记》)。 汝窑是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
宋代是中国制瓷工艺百花争艳的时期,瓷窑遍及南北各地,民窑迭出、品类众多。闻名于世界的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窑,就产生于这个时期。这五大名窑在各自材质的基础上,利用传统工艺,采用的不同装饰方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给人以独特色的美感。 这些瓷窑由于各有成就,先后被官府选中,为宫廷烧制部分宫廷用瓷,都具有半官半民性质。当时的环境是官窑与民窑相持,民窑由民间投资经营,产品供给的...
一、柴窑 柴窑一名最早见于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万历以后的《玉芝堂谈套》、《清秘藏》、《事物绸珠》、《五杂姐》、《博物要览》、《长物志》等书多论及此窑,但众说纷纭。基本有两种见解:一为周世宗姓柴,当时所烧之器都叫“柴窑”;一为吴越秘色青瓷即“柴窑”。对其形质,曹昭认为:“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张应文则谓:“柴窑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
“佛国山水Ⅰ——造像深处”展览海报 央广网上海2月3日消息(记者杨静 林馥榆)被誉为中国佛教文化摇篮的新疆龟兹古国壁画艺术和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壁画、彩塑艺术等世界文化遗产首次被“请”到上海。作为喜玛拉雅美术馆2018开年之展,“佛国山水Ⅰ—造像深处”从昨天开始至5月28日对公众开放。 “佛国山水”是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文明的对话”系列展览第三部,是继2015年与敦煌研究院合作推出...
据法国“欧洲时报”2月2日报道称,法国文化部近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希望将1944年二战盟军登陆反击的诺曼底海滩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法国文化部官网日前发布公告,介绍了申遗相关事宜,并提出主要的申请理由是,诺曼底海滩“保存了相关痕迹,并承载着为自由与和平而战的历史记忆”。 报道称,此次申遗所涉的区域是1944年6月6日军事行动涉及的范围,长度大约80公里,东起乌伊斯特勒昂(Oui...
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第六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名录,全省新增“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65个,总数达到555个,包括文化系统博物馆166个、行业博物馆102个、非国有博物馆79个、“乡村记忆”博物馆185个、非遗博物馆16个,遗址类博物馆7个。其中,202个博物馆列入全国博物馆名录,排名全国第11位。 据了解,此工程自实施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
2017年,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国务院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该工程是国家近年来开展的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因其病害之复杂、保护难度之大、技术要求之高、涉及学科之多、参与专家之广,开创了全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重庆市文物局、大足石刻研究院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严格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
冬日的拉萨,在暖阳的照耀下总给人已到春天的错觉。从市区出发,通过迎亲大桥,来到拉萨河南岸的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蓝天白云映衬下,这里的寂静与热闹的街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沿着依山而开的路缓缓向上,一座在建的以白色为主、褐色为辅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即将建成投用的西藏首个非遗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非遗博物馆——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打破传统静态展示格局 包括主场馆、...
中国社会科学报综合外媒报道 多国考古学家共同研究推定,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发现的一块化石,是目前非洲大陆以外出土的关于智人历史的最早凭证,改写了人类进化和迁移时间。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1月26日发文表示,过去一段时间,考古学家认为,在以色列的斯胡尔和卡夫扎两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化石,是在非洲大陆以外发现的第一批现代人类的化石,有9万—12万年的历史。但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卡梅尔山上的...
游客用箩筛糕面。石英杰 摄 游客参观除夕年俗复原展览。 记者 李艮春 摄 游客推碾子。 记者 李艮春 摄 长城网保定2月2日讯(石英杰 李艮春)2月2日下午,在狼牙山文化博物馆院内,来自保定的100多位市民推碾子推得满头大汗后,津津有味地参观了该馆举办的贴窗花、闹花灯、逛庙会等民俗展览。据悉,该馆推出的“年年赚年年棒年年高——推碾子采糕面”年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京津冀游客...
图为皇城台发掘全景。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中新网西安2月3日电 (记者 田进)记者3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皇城台附近,集中出土100余片卜骨,专家表示可能暗含了皇城台的信仰和宗教功能。 皇城台出土的骨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供图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北部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长城10公里。皇城台是石峁遗址大型宫殿及高等...
奎玉克协海尔古城的模拟复原图 中国科学院 图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以确保政令通行、丝绸之路畅通。20世纪初,海内外考古学者先后来到新疆,对府治遗址展开考察。但由于自然坏境变迁、缺乏充足史料记载,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里,仍是一个未解谜题。 最近,寻找都护府治所确切位置的研究终于有了重大突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利用多源遥感、地球物理与传统考古勘...
图为出土的石器。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摄 中新网西安2月4日电 (记者 田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4日透露,考古人员在当地镐京遗址发现了三座相连通的房址,是丰镐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三套间的半地穴式房子。 据介绍,此次镐京遗址考古发掘清理灰坑57座、水井8眼、墓葬4座、房址1座、陶窑1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小型墓大小仅能容身,较大的墓葬带有二层台,底部有腰坑,坑内埋狗,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