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26日至28日,由省文物局主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承办的2017年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培训班在杭州举办。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业务交流两部分,25名学员来自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等浙江各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单位。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中心数字化与信息部部长吴育华以《遗产监测的挑战与要点研析》为题,结合国内各地典型案例,阐述了世界遗产监测的工作内容、要点和方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后,省文物局立足文物工作特点和我省文物资源特色,迅速行动、积极谋划,提出了我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三项举措。 一、对接“互联网+”,推动浙江文物活起来。根据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五部委印发的《“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认真组织开展我省《“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编...
讲解员为孩子们介绍文物知识。(资料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从火热的故宫文化,到“网红”海昏侯,文物开始以一种活泼的形式走进人们的心中,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看一看文物、听一听城市的历史。 作为博物馆之城的杭州,每逢周末或是法定节假日,博物馆里常常是人头攒动。比如浙江省博物馆,两个馆区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的日参观人数都在1万人以上。然而,面对巨大的参观人流,馆区的讲解员数量捉襟见肘。...
6月16日,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承办的“2017年度浙江省文物保护实训班”在杭州结业。浙江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吴志强、副理事长李小宁、黄斌、黄滋(兼秘书长)等领导出席结业典礼,并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与会领导观看了学员学习成果展示,听取了学员代表的发言。学员们纷纷表示,为期60天的实训学习,不仅使他们学到了知识与技术,也收获了同窗之情...
为进一步推动厅属各文博单位安全工作,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6月16日、20日、21日,省文物局综合处处长杜毓英、调研员李俏,安全处副调研员赵汉涛等,以及厅属各文博单位安全保卫干部组成安全检查小组先后对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及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浙江省文物鉴定审核办公室所在的文物大楼进行了安全检查。 针对浙江...
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全体职员合影 除了少量为清代以外,浙江省档案馆绝大部分馆藏内容为民国时期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形成,共计279个全宗,档案资料106万卷(件、册),其中清代档案3353卷(件),民国时期档案12万卷(件),革命历史档案3398件,新中国成立后档案83万卷(件);照片、声像等特种载体档案53万张。 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浙江省档案馆馆藏精品: 1.《浙江抗日...
6月17日上午,浙江省考古遗产展示园项目专家讨论会在杭州市召开。浙江省考古遗产展示园项目是浙江省文物局和余杭区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项目选址于良渚博物院及良渚古城、老104国道两侧,整体位于良渚文化艺术长廊的核心位置,占地面积为200亩。土地由余杭区政府无偿划拨,建成后项目将充分发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藏标本的遗产价值,同时作为良渚文化艺术长廊的核心亮点项目,将成为与良渚国家遗址公园和良渚博物院有...
6月18日,浙江省博物馆邀请手语老师为博物馆志愿者上了一堂特殊的手语课,课程围绕博物馆日常用语的手语表达进行示范教学,并现学现用,在实践中加以巩固。 此次手语教学主要针对咨询服务岗位的志愿者,涉及的内容有日常问候语、卫生间指引、行李寄存引导、基础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介绍等,让志愿者通过学习掌握博物馆里基本的手语沟通技能。 为特殊群体提供特殊服务是浙江省博物馆免费开放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今...
“王国气象——纪念良渚遗址考古发现80周年特展”由良渚博物院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遴选出256件(组)精品文物,集中展示了80年来良渚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特别是2007年以后良渚古城遗址、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等重要考古进展,弥补了以往良渚遗址研究和展示的不足。 “王国气象”展拉近了考古发现与社会大众的距离,使普通观众都能够通过精美的文物陈列、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逼真的...
今年6月10日是调整后的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全面展示近年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在拱墅区运河文化广场隆重举办了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杭州•拱墅)活动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节,为公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省市相关领导,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
6月6日,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嘉兴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进行评估检查。专家组一行实地察看了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建设情况,听取了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关于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及遗址公园工程进度的介绍。随后,又在市文化局召开了遗址公园评定汇报会。 2013年,马家浜遗址被列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根据《浙江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要求,每三年必须对考古遗址公园保护...
5月20日,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博物馆“无障碍讲解”项目在浙江省博物馆启动。浙博文澜阁内,一场无声的讲解让首批参与体验的聋人朋友真切地感受历史的厚重。 在刚刚过去的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省博物馆启动了首届“观众节”,为广大聋人群体提供“手语讲解”服务是首届浙博“观众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三十余名听障观众在博物馆讲解员与手语志愿者的带领下边走边看,通过指尖的语言对话历史,了解历史。 博...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年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这个主题关注博物馆的角色,博物馆如何使社会受益,成为推进人类和平共处的枢纽。浙江省博物馆结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特别启动“亲近博物馆,另眼看历史——首届浙江省博物馆‘观众节’”,于5月18日—21日期间集中推出探访幕后、馆区互动、讲述解读、学习体验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 5月18日...
5月18日,在北京举办的2017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场城市庆祝活动上,浙江自然博物馆被授予“2017年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这是该奖项首次花落浙江省级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馆创新力何在?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馆不断探索博物馆策展新模式,率先尝试把经济领域“众包、众筹、众创”的热门做法引入博物馆,推出“金鸡报晓—2017酉年生肖贺岁展”。众筹展品300余件,众筹资金5万多元,众创...
在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由浙江省文物局主办的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主场活动于5月15日中国丝绸博物馆举行。活动由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曹鸿主持,浙江省文化厅厅长金兴盛、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全省各设区市文物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地博物馆代表、省直文博单位代表和新闻媒体界朋友参加了活动。 首先,金兴盛厅长致辞,他回顾了全省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对博物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了充分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