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走马休盘 邢人钟 近日,江苏苏州博物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三“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正式与观众见面。 苏州潘氏作为晚清到民国苏州地区著名的收藏世家,从乾嘉时期“奕”“世”两辈开始,以科名重于乡里,子孙中人才辈出,不少都具有诗人、学者、收藏家等多重身份,潘氏家族的收藏囊括青铜器、书画、碑帖、古籍、文房等多个门类。晚清时期,潘祖荫攀古楼的青铜器、滂...
12月20日,首次全国博物馆志愿者培训班在浙江宁波开班,来自全国各地59个博物馆的109位志愿者参加了这次培训,苏州博物馆也派出了两名志愿者加入。 两天的培训,组织者请到了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安来顺先生、上海博物馆教育部主任陈曾路先生和浙江省博物馆宣教部副主任蒋琳女士为大家做了精彩的讲座。他们分别以《国际视野下的博物馆志愿者工作》、《阐释和博物馆文化》、《如何参与博物馆志愿项目》为主题,讲述...
12月15日,苏州博物馆“清代苏州藏家”系列学术特展之三“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正式与观众见面。清代中后期,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其中,尤以郡中几大家族最为著名,涌现出一批收藏家,他们对中国青铜器、玉器、书画、碑帖、文房的蒐集与鉴赏,既代表了传统文人的趣味,也代表了苏州这座城市文化的面貌。此次“攀古奕世——苏州潘氏的收藏”亦分上、下两期,将于2019年1月28日换展,持续至2019年3月...
11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与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部主任田新、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黎敏代表双方签约。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区长陈嵘,以及出席2018苏作文创峰会的各位嘉宾见证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在2018苏作文创峰会主会场苏州太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双方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合作共赢”为目标,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拟开展博...
10月14日至17日,由江苏省博物馆学会主办,苏州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与服务专业委员会承办,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2018年江苏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暨‘江苏故事——江苏博物馆优秀讲解案例展示推介活动’”在苏州举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参加开班仪式并致辞。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及各博物馆的知名专家应...
徜徉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便利的两岸通行、深厚的桥梁文化令人印象深刻。未来的上海苏州河,也将是一座“桥梁博物馆”。记者昨天从市规土局获悉,苏州河中心城区桥梁“家族”将进一步扩充,规划新增4座慢行桥,供非机动车与行人穿行。根据远期规划,将有48座桥梁屹立于苏州河上。 全面取消货运功能 根据正在公示的 《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未来苏州河中心城区将全面取消货运功能,苏州河沿岸要打造...
7日下午,第四批《苏州园林名录》正式公布,随着端本园、全晋会馆、墨客园等18座园林入选,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由“园林之城”正式成为“百园之城”。 依照《苏州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的规定,苏州市不断健全苏州园林名录保护体系。2015年至今,苏州市先后公布了四批《苏州园林名录》,全市累计已有108座园林被纳入依法保护体系,对入选园林均实行挂牌保护,明确了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和保护对象。 ...
古籍图书馆的前身苏州博物馆资料组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江南一带,文人自古以来就有收书藏书的风气。建立伊始的资料组在搜集古籍文献时,得到了众多名士的帮助。民国元老、朱德元帅的老师李根源,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院士等人纷纷解囊相助。“文革”时期,资料组也从民间抢救保护了大量古籍善本,并保存至今。 目前,古籍图书馆藏有各类古籍32880种106034册,其中善本725种3128册。2010年该图书馆被评...
7月21日,故宫学院(苏州)举办了“清供纳夏凉——苏州园林中的清供插花赏析及自制体验活动”,邀请苏州市拙政园管理处高级花卉园艺师赵佳明担任指导老师。 活动分为“苏州园林中的清供插花赏析讲座”与“插花自制体验”两个部分。讲座从中国传统清供插花的起源与历史、东方传统插花的艺术手法及基本花型、中国传统插花与日式插花的艺术区别等方面阐述清供插花的相关知识。同时,主讲人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引领大家对苏...
为加强青少年对博物馆的认识和了解,鼓励学生到博物馆里进行自主学习,苏州博物馆于今年暑期推出了第一届童心探古:“文博小达人”暑期特别训练营活动。7月9日-15日,已成功举办了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初级训练营活动;面向初中学生的中级训练营计划于7月30日-8月5日举办。 本次活动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广泛关注,甚至吸引了其他省市以及海外华裔学生积极报名。在近百位报名的学生当中,...
2018年7月13日,《苏州博物馆藏古吴莲勺庐戏曲抄本汇编》首发推介会在苏州博物馆古籍图书馆召开。当天正值第八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开幕,会议也被作为苏州博物馆“书香@苏博”系列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读者参加。 苏州博物馆副馆长程义致欢迎辞并介绍该馆情况。他提到,苏州博物馆创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长期发展,其古籍藏量已达32880种106034册(善本725种3128册),在苏州大市范围内位居第三位...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一句宋词带来了那时初夏的雨后清新、静美,也勾起了“琴书倦,鹧鸪唤起南窗睡”轻描出的夏日闲情雅致。一杯酒、一卷书、一把琴,且听风吟,如痴如醉。 较之于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闲来一读,多少显得有些奢侈,由于时间,也由于空间。偏偏,在江南,苏州,一处幽静的赋予时间与空间的读书地,隔着一路之遥热闹非凡的拙政园,在深巷中静静地向公众打开了大门…… 6月底,苏州博物馆古籍图...
苏州自古风物清嘉,在江南烟雨氤氲着的写意山水中,在私家园林葱茏的精致回廊上,历代走出了众多吴中文人,这些文人墨客以诗书成名,书香绵延,世泽久长。尤其是明清两代,藏书刻书家层出不穷,高峰迭起,如钱谦益绛云楼、汪士钟艺芸书舍、瞿启甲铁琴铜剑楼等,皆独步一时,翘楚书林。虽历经岁月沧桑,仍有大量古籍图册分藏于各公立机构和私人藏家处,其中珍善之本为数颇夥,成为见证这座2500多年古城文化渊薮的精美文物,也是...
两条深血槽,铜刀托,刀把上带圆刀环……这是酷爱收藏抗战时期文物的张林昨天向记者展示的一把大刀。2006年起,他就开始系统地收藏抗战文物、研究抗战史料。在张林看来,他所有的藏品,背后都有一段难忘的抗战记忆。 张林展示的这把刀长约1米,刀把缠着藤条,尾部有一圆环;生铁打造的刀身已留下斑斑锈痕,刀刃却仍然锋利。接过大刀掂量,记者只觉手头一沉,估计有三四斤重的样子。 张林介绍,这把大刀原是河南...
在熙熙攘攘的临顿路上,许多体验完“苏式生活”的游客们会顺势转到安静的钮家巷,走进潘世恩故居中躲得一份清净,同时感受“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状元荣光。 从2013年11月立项,到设计、施工、文物陈设,一年多的时间,原先破落的潘世恩故居再次“重生”。苏州文旅集团将修缮完成的潘世恩故居,结合苏州独特的状元文化,打造成为状元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创企业为一体的古建修复样板工程,先后获得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