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我志愿加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我志愿成为一名文保义工,严格遵守义工守则,积极参加文保活动,自觉遵行义工义务,服从分配团结合作,保护文物从我做起,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几百名文保志愿者齐聚北京居庸关长城脚下共同宣誓。 4月22日上午,由北京市文物局、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北京各区政府联合主办,千龙网·中国首都网、北京各区文化委员会、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各区分会、首都公益网共同承办的“三个文化带的...
今年6月10日文化遗产日,“长兴县文物保护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启动,成立了长兴县文物保护志愿者小组,对长兴8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进行了走访、查看。截止11月底,文物保护志愿者对全县17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00余个村800多处文保单位、文物保护点进行了巡查,巡查里程超过5000公里,参与巡查人次超过400人,提交照片、资料巡查记录1000余份。 文物保护志愿行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巡查保护不...
6月14日,长兴县召开了2017年度文物保护志愿者培训大会。77家县级及以上文保单位所在村(社区)文保志愿者及相关单位近120人参加会议。 会议印发了《长兴县业余文物保护员管理办法》(草案);对文保志愿者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工作职责;邀请专家对长兴县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讲解,要求文保志愿者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文保意识和专业知识。(长兴县博物馆)
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漫步鼓浪屿,了解文物历史。 认领文物的家庭、集体和市民展示认领证书。(思明区文体出版局供图) 聆听鼓浪涛声,探寻文物古迹。上周六,在“寻根厦门记忆 守护思明文物”走进鼓浪屿的活动中,琴岛59处待认领的文物被热情的市民认领了48处,又一批新鲜的血液注入思明区文物保护志愿者队伍。 思明区文体出版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寻根厦门记忆 守护思明文物”行动还将持续...
文物保护志愿者参观通州博物馆 4月16日,“北京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宣传活动”在全市16个区同时开展,近200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来到分会场之一的通州博物馆,向广大市民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并倡导文物保护理念。 五千志愿者全市宣传文保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等多部门单位联合举办。活动当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组织号...
您热爱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物吗?想成为文物的专属守护人吗?那就快加入文物保护志愿者的行列吧。昨日下午,在中山公园,由思明区文化体育出版局、思明区文联主办的纪念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5周年“寻根厦门记忆,守护思明文物”2016思明区文物守护行动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序幕。 经过前期征集,共有200多位市民、文物员参加了活动。为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文物的历史积淀,在昨日的启动仪式上,主办方特意安排了...
3月23日大清早,“老北京”黄玉庆吃完早饭就出了门,第一站来到东直门外香河园街,这里有再过几小时就要首次对外开放的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新馆。没发现异常,老黄又来到东直门外的清真寺,然后是通教寺、东药王庙遗存……一路下来已到中午,定期巡查却还没完,便决定先回家吃饭,下午接着“逛”。黄玉庆说:“既然决定成为文保志愿者,就要对工作负责。” 今年两会期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
11月5日,省内首家大学生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沈阳大学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在沈大文化传媒学院成立。 成立大会上,沈阳市文保协会志愿者委员会副主任陈赫做了“我们身边的文保坐标”主题讲座。据悉,在沈阳文物保护协会的指导下,沈阳大学文物保护志愿者团队的成立,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也必将激发学生对辽沈地域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考察能力,鼓励他们为辽沈经济文化的发展做贡献。
5月8日,来自长兴县20个乡镇(街道、园区)的文物从业人员及文保志愿者共100人齐聚文化馆报告厅,参加由长兴县文广新局主办的“守护文物,留住乡愁”主题系列培训会。 与会人员在先行参观“长兴一百万年”专题文物展及县非遗中心之后,听取了长兴县博物馆馆长应征有关长兴县文物保护的整体概况及保护现状。长兴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姜金泉就野外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长兴县博物馆副馆长周凤平结合长兴县文物保...
南京有这样一群义务志愿者,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从事不同的工作,但都对历史古迹有着由衷的热爱,并愿意为之付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去保护那些濒临消失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文物古建。 80后小伙文武(化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于2014年6月,经过招募选拨,成为了南京首批107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之一,负责老城南一带文物古建的巡视、监察,其中就包括了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牛市64号—颜料坊49号。 这座有着220年...
记者26日从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获悉,截至目前,北京已招募文物保护志愿者813人。这些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北京的文物安全保护中,不断挖掘出北京市内未被关注的文物遗珠,为更好的传承文化遗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55岁的北京市民范纪平是一名铁路部门工作人员,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北京市文保志愿者,空闲的时候,寻找、记录和守护北京的文物建筑。 “我平时对摄影比较感兴趣,经常在周边景点进行拍照,也发现了铁路周边的...
近日,我市107名文物保护志愿者正式上岗。上岗前,南师大文博系教授王志高对志愿者进行了文物知识培训。 由市文广新局招募的这107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分为三个分队,志愿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文物保护法制宣传、知识普及、技能传授,对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文物案件易发高发区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日常巡查监督,发现并及时报告文物安全隐患,举报和制止文物违法违规行为等。 首批志愿者中包括南师大文博系教授王志...
为庆祝第九个文化遗产日,让更多的市民通过实际行动参与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和申报进程中来,6月13日上午,在市文明办、市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由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牵头,联合各辖市区有关部门成立常州市文物保护志愿者联盟,开展相关文物保护工作。 据了解,常州全市目前所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16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23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个,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45个。常州市...
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昨天启动。一群身穿“慈善义工”背心的志愿者,作为首批“文保卫士”的代表,现身昨天的启动仪式。 自3月27日北京市文物局公布招募“文保卫士”志愿者的消息之后,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就有近千人报名,其中既有在校学生,也有名人明星、离退休人员等。一位学生志愿者告诉记者,在得知消息的第二天他就通过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报名成为了文保志愿者,“我家就住在孔庙附近,作为一名学...
3月27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与北京市慈善义工协会联合发起的“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在京启动。即日起至4月12日,北京将面向全市招募志愿者参与文物保护。 北京市文物局新闻发言人于平表示,志愿者主要的职责是对服务范围内的文物开展日常巡查监督工作,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文物安全隐患,及时向行动信息平台报告,由信息平台及时向市、区(县)两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报告,由文物执法部门依法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