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寅的《松溪访隐图》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南京解元等。吴县(今苏州)人。擅画能书,绘画上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赋风流,才华横溢,一生放荡不羁,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合称“江南四才子”。 唐寅的《松溪访隐图》(见图),纸本,浅设色,纵41、横29.8厘米。画面上方款识为一首自题五绝:“松溪访隐君,直过桥南去。日暮携杖...
“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书画真迹,一直是世界各大博物馆引以为傲的藏品之一。近日,四川博物院举行“翰墨至宝——馆藏书画精品展”,其馆藏的镇馆之宝——唐伯虎巨幅画作《虚阁晚凉图》也罕见亮相,吸引不少观众驻足欣赏。有意思的是,上海博物馆也有一幅同名的唐伯虎真迹,只是画面完全不同。 唐伯虎《虚阁晚凉图》。四川博物院供图 唐伯虎,诗、书、画俱佳的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在明代...
明唐寅《匡庐图》 不是所有的书画展览都能吸引你的眼球,但是唐伯虎的真迹你应该有兴趣去瞧瞧。目前,在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临时展厅,该院推出了“金题玉躞——安徽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特展”,85件/套书画精品将亮相,其中部分作品为建馆以来首次面世。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2月,由于正值安徽博物院建馆60周年之际,安徽博物院将从数万件馆藏书画作品中,遴选出书画精品共85件(套),不...
这是重庆城市历史上空间绝后的一次文物展览,发生在73年前,地点在两路口现少儿图书馆。用重庆三峡博物馆前任藏品部主任胡昌健的话说,这些展品都是国宝中的国宝,即便是在中国史上,也是极为罕见。 那些价值连城的书画,题跋,卷轴真迹。除了我们熟悉的苏东坡、唐伯虎,甚至还有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王守仁这样大人物真迹在内。之所以空间绝后,是因为发生在抗战期间故宫国宝颠沛流离过程中,自此以后,这些文物...
唐寅的人物画,大致未逾南宋人物画的格局,多在刻意塑造一种娇小而端丽的美女形象。这幅《吹箫图》仍然沿袭了他早年人物画工细艳丽的特点,继承了五代和宋人工笔重彩的传统,兼用写意笔法。人物面容娟秀,体态端庄。衣纹用笔粗简,劲力流畅,顿挫宛转。敷色浓艳鲜明,技法精工,尤其对细部的刻画,可谓一丝不苟,颇具新意。唐伯虎素以诗文书画著称于世。他的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仕女形象生动,体态造型优美,此图...
唐寅《事茗图》(局部) 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 唐伯虎的画,的确了得,他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作,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
风流才子唐寅自明代至今一直是被文人书生,说书艺人戏说演绎的对象,到了近代,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一次次被搬上银幕,邵氏陈思思版的《三笑》和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都堪称经典。近日,由相声演员郭德纲操刀的喜剧电影《三笑之才子佳人》又嬉笑上映。承袭恶搞到底的宗旨,明代文人唐寅的传说被一再消耗。然而历史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唐解元并非风流不羁,也未点过秋香。他的确性格放浪,年轻时纵酒成性,成年后“佯狂使酒”,...
南京博物院所藏唐伯虎书画全展出。泱波摄 南京博物院所藏唐伯虎书画全展出。泱波摄 南京博物院所藏的四幅唐伯虎书画正在全部展出。28日,南京博物院举办明代吴门书法及绘画特展等5个展览,唐伯虎书画出现在其中。 该院艺术馆春季展同时展出的还有:傅抱石民国时期绘画专题展、陈之佛新时期工笔花鸟画特展、胡小石临摹历代书法名迹专题展等。 据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万新华介绍,此次五...
壬辰肖龙,大街小巷龙腾不息、龙舞不止,各地还举行画龙比赛,呈现百龙千姿之状。十二生肖唯“龙”世间所无。既然无人见过“龙”,怎么来表现它呢?人们不得不驰骋想象,依据整个社会认知和生活实践感悟,信手涂鸦。龙有角还是无角?有足还是无足?有麟还是无麟?有翼还是无翼?有爪还是无爪?青色还是黄色?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即使是民俗专家、学术权威,至今仍在唇枪舌剑,争鸣不已。真正要繁荣“龙画”,在实践的基础上,一定会...
唐寅《古木幽篁图轴》 古代画家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莫过于具有传奇色彩的风流才子,号称江南四大才子的唐伯虎了。他给人的印象往往是到处游山玩水,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然而历史上的唐伯虎过得并不如大家想象得那样潇洒和富有,他的生活拮据艰辛,有段时间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生活拮据时,他的经济来源大部分都是靠鬻画所得。鬻画维生让唐伯虎对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这些经历对他画风的影响十分深远。但这段史实并...
鲍文清的《启功杂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7月版)记载了这么一件事: “一天,几位好事的友人撺掇启功来到潘家园,看到门口的店铺,都挂有启功写的字。启功的第一反应是惊愕,继之又笑起来,他想起了幼时曾经羡慕清代前辈被人模仿的殊荣,今天见到的情景,竟是他想也不敢想的,这里竟是署有启功名号的书法作品的海洋,虽然没有一件是他亲手所写,但全部是仿他的书法写的,内容也都是20世纪80年代,他习惯写的词句。 ...
苏州博物馆的“吴门画派”系列学术展览已经进行过半。明天起至2015年3月8日,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馆藏的47件唐寅真迹将在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展厅展出,其中唐寅写于晚年的《行书与若容手书》更是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漂洋过海而来,首次在国内展出。现代快报记者 王玲玲 文/摄 据了解,唐寅只活到54岁,为此一生的创作数量原本就不多,现存世量则更少。据《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国内各文博机构收藏的数量为100件...
苏州博物馆的“吴门画派”系列学术展览已经进行过半。明天起至2015年3月8日,国内外12家文博机构馆藏的47件唐寅真迹将在苏州博物馆二楼书画展厅展出,其中唐寅写于晚年的《行书与若容手书》更是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漂洋过海而来,首次在国内展出。 据了解,唐寅只活到54岁,为此一生的创作数量原本就不多,现存世量则更少。据《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国内各文博机构收藏的数量为100件。当然,也有一部分真迹...
唐寅(1470一1 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是一个经营酒食杂品的小商人家庭。唐寅少年俊才,博雅多识,画初学于周臣,后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才子”。明弘治十一年(1 498)中举人第一名解元。翌年,他随江阴大财主徐经前往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后因科场舞弊案被牵连下狱,罢为吏。以...
每年的高考为了防止作弊,管理非常严格,现代高考更是为了防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作弊手段,而进行了极其严格的把控。其实高考作弊在古代也存在,古代高考为了防止考生作弊,也是如临大敌。 贡院考生“装备”大全 根据南京地方志资料显示,古代高考的考生们有“标准装备”:手提灯笼、书箱、食品等,胸前挂着一个卷袋,用来放置试卷笔墨。卷袋一般是用蓝布制成。 档案显示,古代考生“装备”也大有讲究。秦淮区文化局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