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商 商后期 (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 通高11.4厘米 口径16.1厘米 足径13.1厘米 器侈口,兽首耳下垂勾珥,鼓腹,圈足。口缘下以浮雕式兽首为中心,饰目纹、云纹,器腹部以连珠纹为界饰乳丁纹,图案由一个纹样单位向上下左右四方重复连续扩展构成。 器内底铸有铭文一字,释读为“竞”字。竞,《说文解字》云:“强语也,一曰逐也,从誩从二人。”今以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相验,竞字...
春秋 盛食器 1970年山东省历城县北草沟出土 高25.4厘米、口径20.1厘米 此簋底有铭文18字,是鲁伯大父为季姬所作媵器。鲁伯大父所作媵器,先后在山东出土过3件,形制相同。鲁国是公元前11世纪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曲阜。春秋时鲁国国势衰弱,但保留周的传统文化最多。春秋后期鲁国公室为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3家所分。战国时...
春秋 秦景公时期(公元前576-前537年) 盛食器 传1921年甘肃天水出土 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 这件青铜簋双耳,有盖,圈足外撇。盖边缘及器口下饰勾连形蟠螭纹,腹部饰瓦纹;双耳有兽首装饰;圈足饰波带纹。盖内有铭文54字,器内有铭文51字,记述了秦国的祖先已建都12代,作器者要继承前辈事业,永保四方土地。另外器盖还有秦汉时期后刻的铭文各8字,...
西周 盛食器 高31厘米 簋内铸有铭文82字,记述格伯用4匹好马与倗生交换土地30田,双方剖券为凭,并实地勘定田界,具结交换事宜。这篇铭文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土地交换情况。
西周 食器 1954年江苏丹徒烟墩山出土 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足径17.9厘米 宜侯夨,西周康王时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宜侯夨高15.7、口径22.5、腹深10.5、足径18厘米。器圆体,折沿方唇,束颈,浅鼓腹,圜底,圈足较高且底部外侈呈阶,四兽首耳。器腹部饰两周凸弦纹,其间以“两方连续”饰浮雕式涡纹,间以夔龙纹,器圈足饰两周凸弦纹,对应四兽首耳处...
西周 武王时期 盛食器 1976年陕西临潼零口出土 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方座长、宽20.2厘米 器侈口,兽首双耳垂珥,垂腹,圈足下连铸方座。器身、方座饰饕餮纹,方座平面四角饰蝉纹。此种方座青铜 始见于西周初年。 器内底铸铭文: 铭文凡4 行32 字,首字“珷”,是“周武王”之“武”的专字,铭文所云“珷(武)征商,隹(唯)甲(子)朝”,即是史载甲子日清晨“武...
簋是商周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器类之一,其使用几乎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的始终,也基本上代表了青铜礼器从发展、繁盛到衰退的历程。 青铜簋在人们眼中,是仅次于青铜鼎的重器,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是数量少,晚期前段逐渐增加,商代簋形体厚重,器身多饰兽面纹。西周时期簋的数量甚多,早期一般沿袭商式,中期变化较大,样式繁多,晚期又趋于定型化。春秋时期簋沿袭西周晚期形制,没有根本的变化,到春秋中晚期,簋这种食...
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4年4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咸新区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院对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376座,车马坑6座。其中一座墓葬内,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簋盖内书有铭文。 据该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整个墓葬区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以西周墓葬为主。西周墓葬分布于整个发掘区的中部偏东,东临遗址区。在墓群的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的围...
5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2014年4月,为配合陕西省西咸新区北环线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该院对泾阳县太平堡镇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古墓葬376座,车马坑6座。其中一座墓葬内,发现一件青铜鼎和一套青铜簋,簋盖内书有铭文。 据该项目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介绍,整个墓葬区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以西周墓葬为主。西周墓葬分布于整个发掘区的中部偏东,东临遗址区。在墓群的最东部,有一条南北向...
簋(音“鬼”),是古代盛放煮熟的黍、稷、粱的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古人在宴飨时席地而坐,簋放在席上,用手到簋里抓取食物。附图中这件羽纹簋,是战国晚期楚贵族使用的“大碗”。它的造型、装饰与西周、春秋的铜簋相比,可谓是体貌不佳,但却榜上有名——国宝级文物。因为,它有确切的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造型、纹饰能够代表一个时期的工艺铸造水平;传世少见,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
此件青铜簋高:25cm口径:15cm底径:15cm,圆腹,敞口束颈,带盖,双耳对称,微鼓的腹下是安稳的圈足,底为四方座。双耳间配置了两个对称的人像,双臂齐举,呈送物品之势;簋壁,腹部正中,则是由云雷纹构成的菱形格,点缀其间的乳钉,四方底座中间是夔龙纹、爬行龙纹,周边点缀窃曲纹。器盖呈十字脊龙纹,盖面是窃曲纹,点缀乳钉,整体细密的纹饰充满了勃勃的野性,其精湛的铸造技艺述说着中国古代西周时期的辉煌,也...
东阳出土西汉青铜簋 6月13日,东阳种植专业户葛宝兰雇人在当地的草干山下挖土做路,挖到几个瓶罐。葛宝兰把已裸露的瓶瓶罐罐小心挖出带回家,然后给文物部门打了电话。葛宝兰说,几年前,文物工作者在发掘草干山土墩墓时,就住在他家对面,“出土文物都是国家的,很珍贵,应该好好保护。” 经过清理,出土的文物有10余件,包括一只青铜簋(音guǐ)、两只铁釜、一枚铜钱、数只原始瓷罐及一些碎片。 “这样高规格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