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绣的工艺技法融入现代设计,结合竹编、银饰、箜篌、古歌等民族元素,呈现中华服饰的风采。不久前,在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举办的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上,“木真湘韵——非遗服饰秀”精彩亮相。 在静谧悠长的恭王府,非遗服饰秀由苗族古歌演绎的爱情故事开场,经非遗成衣系列展示,以华服亮相结尾。设计师王晓琳表示,希望从传统的民族纹样里提取精髓,通过现代化的表现手法...
“艺针忆绣”服饰秀以苗绣为主题盛佳鹏摄 中新网北京6月5日电 (记者 应妮)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4日晚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幕,接下来的五天共有11场服饰秀将上演。 “艺针忆绣”服饰秀以苗绣为主题 盛佳鹏 摄 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国家级非遗苗绣代表性传承人张桂英、国家级非遗苗族蜡染代表性传承人杨芳、国家级非遗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
雷山苗绣花背儿带(局部) 中国民族博物馆藏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苗族文化源自漫长而艰辛的迁徙史,涿鹿大战后,九黎部族惨败,其首领蚩尤被杀,战败后九黎余部开始从华北大地南迁,过黄河,跨长江,渡洞庭,进武陵山,唱着祖先们留下的古歌前行。历史上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勤劳、勇敢、坚强、智慧的苗族妇女就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用刺绣的方式在服饰上记录和书写自己漫长的千年历史。 苗族人的物...
3月28日,全市“指尖话语”秀山专场手工作品展主题活动在重庆巾帼园举行,本次活动以“秀山秀娘绣风采乡村乡风香边城”为主题,展出苗绣、竹编、土布、龙凤花烛等7类精美的手工制品1200余件,苗家姑娘现场展示刺绣、茶艺、书法、手工美食制作等,吸引不少市民现场体验。 返乡创业 带领妇女刺苗绣远销海外 “苗绣是我们世代传承的刺绣技艺,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重庆市非遗传承人、秀山金珠...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
2017年3月11日上午,由上海纺织博物馆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华服典章——中国苗绣”在上海纺织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期两个月(至5月10日),共展出一百余件(套)苗绣珍品。 刺绣,又俗称“绣花”,是用五彩丝、条、块等在纺织品上构成花纹、图像或文字的一种工艺。苗族刺绣,不光是苗族的艺术珍宝,也是为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技艺享誉中外,被艺术大师刘海粟赞为“...
时间:200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贵州省 编号:Ⅶ-22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 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贵州省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地处黔东南,是苗族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全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3.6%.雷山苗族的服饰至今仍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格,精美绝伦的刺绣...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家私人办的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除了展出苗族、侗族等民族服饰外,更是倾力于苗绣的传承,这里的11名绣工和订单涉及的300多名农村妇女,与博物馆一起构成了一个富有生命力的苗绣传承基地。 18岁的侗族姑娘杨再丽才到博物馆学习苗绣3个月,她觉得苗绣比侗绣要复杂,“现在我已经学会苗族的平绣了,这里有很多好师傅,我要努力学习!” 47岁的吴老巧蜡画和刺绣的...
“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当我们的子孙点击互联网,就可以看到他们的祖先曾经如何着装打扮、拥有怎样的习俗文化了”,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杨晓辉说,“虽然一些文化现象已经消失,再也见不到了,但我们通过数字化将它们以另一种形式保留了下来。” 杨晓辉正在领衔进行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苗绣“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8个省区、100多个苗族支...
8个省区、百余个苗族支系、数千种苗族服饰图案,将首次系统收录进“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这座苗绣的“数字博物馆”,记载着苗族“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我国56个民族中,苗族人口有900多万人,位列第四。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最具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特殊艺术形式。苗族刺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ld...
新华网贵州频道5月11日电(记者李惊亚、王丽)8个省区、百余个苗族支系、数千种苗族服饰图案,将会首次系统收录进"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这座苗绣的"数字博物馆"记载着苗族"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中国56个民族中,苗族人口约900多万人,位列第四。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最具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特殊艺术形式。苗族刺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但是随着现代...
8个省区、百余个苗族支系、数千种苗族服饰图案,将会首次系统收录进“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这座苗绣的“数字博物馆”记载着苗族“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中国56个民族中,苗族人口约900多万人,位列第四。苗族刺绣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最具社会功能和审美价值的特殊艺术形式。苗族刺绣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称为&ld...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