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4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的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草案,对从事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承包者保护作业区域内的文物、铺设物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草案规定:承包者对勘探、开发合同区域内特定资源享有专属勘探、开发权。承包者应当履行勘探、开发合同义务,保障从事勘探、开发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承包者从事勘探、开发作业应当保护作业区域内的文物、铺设物等。承包者从事勘探、开发...
随着辽宁丹东港沉船被确认为致远舰,有更多文物陆续出水。5日,参与致远舰考古行动的知名历史学者萨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萨苏说,从这些文物中不仅可以发现致远舰作战的惨烈,更可以发现当时不仅邓世昌,整个致远舰上的官兵忠于职守,战斗到军舰沉没。 1.海底发现了步枪子弹(当时船上可能有“狙击手”) 萨苏说,海底文物让致远舰更多秘密将被揭开。“在海底还发现了步枪子弹,其中一些是使用过的弹壳,当时在船上为什么...
□温州晚报(微博)记者 徐贤林 文/摄 刘浩/制图 渔民偶遇稀世宝贝,海底宝藏揭开面纱一角 宝物总是在人们毫无思想准备时横空出世。市考古所党支部书记蔡钢铁说起我市海底文物发现时,有些感慨。 温州海域的海水较为浑浊,发现海底文物难度大,许多发现都缘于偶然:渔民在拉网时发现古沉船、古瓷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洞头一渔民在一处渔港的坡地里挖出稀世宝贝——窖藏龙泉青瓷,里面藏着十几件龙泉瓷。渔民...
最近,印尼当地渔民在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现了一艘欧洲沉船,并打捞出几件具有考古价值的物品。针对此类非法打捞行为,印尼水下遗产委员会认为,印尼海底文物亟待保护。 印尼渔民近期发现的这艘沉船位于西苏门答腊省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渔民利用简易的潜水设备潜入海底,并打捞出几件金属器皿和陶瓷碎片及绳索等。有专家认为,这艘沉船很可能是17世纪经过印尼海域的欧洲商船。2010年10月底,明打威群岛附近海域发生的...
“我国航海历史悠久,水下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非法盗捞海底文物呈愈演愈烈之势,毁损文物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应该加大打击力度。”针对我国文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黄建中日前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提案,为文物保护献计献策。 据了解,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
奥德赛员工检查从船上打捞的金银币。官司结束后,价值5亿美元的金银币即将乘飞机回到西班牙。 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庭拉锯战,西班牙于2月1日宣布打败美国奥德赛海洋探险公司,赢回价值5亿美元的金银币海底宝藏。10天之内,这批19世纪的文物将被从美国运回西班牙。这一结果不仅为西班牙夺回了国家文化财富,也为目前困扰多国的海底文物打捞纠纷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信息。 耗时5年的夺宝大战 这场夺宝大战是从奥德赛...
【中国文物网提要】1974年由于各种原因开始针对西沙进行考古调查,直至今日硕果累累。但今年来文物市场的火热,加之海水下散落着大量古代沉船和文物宝藏,引起了盗采者的觊觎。我国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遏制、打击对西沙水下文物的盗采。从1998年开始,国家文物局对西沙文物采取抢救性挖掘措施,已运回万余件文物。今年11月1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
记者 黄晓慧 南宋时期的雕像、精美的陶瓷、残存的船板……11月1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微博),“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出,首次向公众展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和水下考古工作。 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的另一个现实是,在我国浩瀚的南海西沙水域,不少水下文物被疯狂盗挖。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近日告诉记者,今年4、5月间,海南省文物局和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共同组织开展2011年西沙群岛水下文化...
南宋时期的雕像、精美的陶瓷、残存的船板……11月1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出,首次向公众展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和水下考古工作。 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的另一个现实是,在我国浩瀚的南海西沙水域,不少水下文物被疯狂盗挖。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近日告诉记者,今年4、5月间,海南省文物局和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共同组织开展201...
南宋时期的雕像、精美的陶瓷、残存的船板……11月15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大海的方向——华光礁Ⅰ号沉船特展”展出,首次向公众展示南海水下文化遗产和水下考古工作。加强水下文物保护的另一个现实是,在我国浩瀚的南海西沙水域,不少水下文物被疯狂盗挖。海南省文物局局长王亦平近日告诉记者,今年4、5月间,海南省文物局和海南省西南中沙群...
海南文物局水下考古队潜水员在西沙海底进行考古作业。 参与盗捞的不仅有海南当地渔民,还有来自境外的盗捞者。据海南省文物局介绍,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有周边国家存在蓄意破坏中国南海水下文化遗存的嫌疑,意在销毁中国有关南海主权的历史证据 在南海的西沙海域,有些看似是渔船的船只,却不见它们撒网作业,跟正常渔船相比,行踪显得有些诡异。驶进一看,会发现船只甲板上堆着混着泥沙的碎瓷片,还有一些不起眼...
参与盗捞的不仅有海南当地渔民,还有来自境外的盗捞者。据海南省文物局介绍,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有周边国家存在蓄意破坏中国南海水下文化遗存的嫌疑,意在销毁中国有关南海主权的历史证据 《国际先驱导报(微博)》记者赵叶苹、张永峰发自海口 在南海的西沙海域,有些看似是渔船的船只,却不见它们撒网作业,跟正常渔船相比,行踪显得有些诡异。驶进一看,会发现船只甲板上堆着混着泥沙的碎瓷片,还有一些不起眼的瓷...
公安现场查获陶罐、香炉、小碗等各类文物。 人民网福州7月26日电(记者 江宝章 徐国庆)7月25凌晨1点,福建漳州市公安边防支队根据群众举报,在漳浦县古雷镇杏仔村码头破获一起非法盗捞海底文物大案,现场查获陶罐、香炉、小碗等各类文物161件,抓获涉案嫌疑人5人。边防民警顺藤摸瓜,深挖细查,紧接着又在嫌疑人集中查获盆、钵等文物561件。 近日,漳州边防支队岱仔边防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反映,有渔民在古...
根据国家文物局部署,7月28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博物院、福州市文物局以及部分其他省(市)的国家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组成的“福建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工作队”一行42人今天正式进驻平潭县屿头岛,开始对平潭大练海域沉船遗址进行水下考古发掘和打捞,并全面开展福建海底文物普查工作。 近年来,福建沿海先后发现多个古沉船遗址,出土了大批水下文物,为研究古代中外交通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此次...
为了促进支柱旅游业发展,希腊专门通过法律,吸引全球潜水爱好者前往希腊旅游。不过,这里的考古学家却担心,窥视海底神秘的潜水者同样会窥探甚至带走希腊海岸附近丰富的海底文物资源,文物流失风险日渐严重。 为了促进旅游,希腊2007年颁布新法,将其1.5万公里海岸线的大部分向潜水爱好者开放,只保留大约100处已知的考古地点为“禁潜区”。 开放潜水区的法律立即引起考古学家的强烈不满...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