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敦煌石窟监测中心正在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和线下“巡诊医生”保障莫高窟洞窟安全。 24日午后,70多个开放洞窟中的第419窟和第329窟的预警灯由绿变黄发出警报,显示窟库内二氧化碳已超1500ppm。随后,预警洞窟暂时停止开放,半个小时后再恢复正常。 这是敦煌石窟监测中心的“在线监测”系统,通过投放600多个监测设备,实现实时监测。记者看到,在每个石窟西北角、佛龛正前、西南角装有小型探测...
连日来,“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美术馆展出,展览将持续到12月30日。 连日来,“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美术馆展出。展览以图片形式展示了137幅流失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的真实面貌,同时展出的还有两个1:1复原仿真洞窟,以及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制作的四个数字虚拟洞窟。 该展览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新疆龟兹研究院、兰州大学艺术...
克孜尔石窟壁画:龟兹王后头像钟欣摄 “海外克孜尔石窟壁画及洞窟复原影像展”“僧侣与艺术家”18日同时在位于北京798的木木美术馆开幕。137幅流失海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以高清图片形式复原,这在国内是首次大规模集中呈现。 坐落于新疆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是中国现存位置最西、开凿年代最早的大型石窟寺,是研究中国佛教史、中国佛教艺术史及音乐史等学科之源的珍贵遗存。石窟群始凿于公元3世纪后期,于8世纪后期逐...
不必越过山川湖海,在上海,你就能感受到来自敦煌莫高窟的震撼与绮丽。这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图片,而是真实存在的还原石窟。东方网记者获悉,将于4月中旬在上海中心开幕的“丝路敦煌·幸福生存”文物展,第一阶段布展的3个莫高窟已复制完成。 飞天形象 走进1:1复制的3个敦煌莫高窟洞窟,仿佛是穿越了一道时空之门,扑面而来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把千年...
10月22日,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首次系统对洞窟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初步摸底,32个洞窟风险最为严重。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距今约1600年的后秦。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221个,其中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等,被称为“东方雕塑馆”。 “此次主要是对洞窟现状和险情等进行调查,为今后的保护工作打好基础,做好档案资料。”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室副主...
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首次系统对洞窟现状进行调查评估。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初步摸底,32个洞窟风险最为严重。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的麦积山石窟,始建于距今约1600年的后秦。麦积山石窟现存洞窟221个,其中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画等,被称为“东方雕塑馆”。 经过初步摸底,221个洞窟被分为3个风险等级。其中一级风险最为严重,有32个,它们或整窟或局部存在崖面坍塌、壁画脱落等潜在风险...
2017年2月9日去看了成都博物馆敦煌展。开展至今,持续关注这座城关于此次展出的所有信息,不出所料,近一个月以来此展成为本城极具话题性的文化事件之一,人头攒动的观展景象,场面之震撼,跟我在欧洲城市看过的艺术展,在受众数量相比,不免心中窃喜。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寒风中等待着排队入场,敦煌壁画展品更是让观众趋之若鹜,这座极富文化底蕴,同样历史悠久的城市,在普通市民心里,因着与这来自遥远西域的敦煌艺术,产生...
近日,由市文保所协同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专业人员完成了马蹄寺石窟群23个重点洞窟数字化立项勘察和初步测绘工作,标志着马蹄寺石窟群文物保护进入“数字化”时代。 文物数字化是利用现代数字技术拍摄、扫描、获取、存储文物信息,并通过建立多元化、集成化的数字数据库、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数字资源永久保存系统,在实现永久保存文化艺术资源的同时,为学术研究和多元利用提供无限可能。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25日自当地文物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出现新亮点,已出土4万多个模制泥佛泥塔。 亥母寺洞窟遗址历史悠久 模制泥佛泥塔是武威藏传佛教寺院一项悠久而古老的僧艺作品,自西夏至明代,该项俗称“擦擦”的僧艺不断传承和发扬,艺人辈出,模制泥佛泥塔既有藏地传统继承,又具有武威佛教的独特内蕴。今天,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新出土的4万多个模制泥佛泥塔,...
工作人员对出土的擦擦进行归类装箱。(“擦擦”一词据说是源于古印度中北部的方言,意思是“复制”,指一种模制的泥佛或泥塔。) 考古人员在亥母寺洞窟遗址内进行发掘 今年初开始的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出土了4万余个擦擦和大量经文残片,并且出土了一幅唐卡。
考古人员在亥母寺洞窟遗址内进行发掘。连振祥 摄 今年初开始的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大进展,出土了4万余个擦擦和大量经文残片,并且出土了一幅唐卡。 “目前已出土4万余个擦擦,这是甘肃境内藏传佛教寺院第一次发现数量如此众多的擦擦。”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雪野介绍,除了众多的擦擦外,还出土了经文残片,有西夏文、梵文、藏文、汉文等...
405幅由法国伯希和考察队于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照片高精度数字复制件,于10月14日正式移交给敦煌研究院保存和研究使用。这些珍贵图片的回归,对敦煌石窟保护、石窟考古、文物数字化、图片信息储存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当日,敦煌研究院举行了法国吉美博物馆赠送的伯希和考察队拍摄的莫高窟照片数字复制件移交仪式。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表示,伯希和考察队所拍摄的照片以及伯希和在此基础上取得的研究成...
今年以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对病害严重的6个洞窟进行修复,数量为历年之最。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保护室副主任岳永强介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今年麦积山石窟投入330万元对北周时期的第50窟和北魏时期的第90窟、第100窟、第128窟、第155窟、第163窟等6个洞窟进行修复。 他介绍,这6个洞窟的文物和艺术价值很高,但存在较重的空鼓、起甲等病害,全部修复工...
今年开始的甘肃武威亥母寺洞窟遗址发掘工作,目前出土了1.8万余枚擦擦和大量经文残片。这是继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发现数万枚擦擦后,甘肃文物考古又一次出土超过万枚擦擦。 “目前采集出土了1.8万余枚擦擦。”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领队赵雪野说,“从出土的经文残片看,有西夏文、梵文、藏文、汉文等。” “擦擦”是藏语的音译,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也有少数是藏文或梵文经咒...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