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孙过庭书《佛遗教经》法帖·尾页 1997年初夏,王赣先生来济南时赠我一本由他整理出版的孙过庭书《佛遗教经》法帖。不幸的是,那年11月先生却溘然长逝。 王赣生前不负佛教净土宗大师夏莲居居士的重托,了却了几十年来以白话通解佛祖遗嘱的心愿,并于1995年将孙过庭手书《佛遗教经》石刻拓本,交由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在当时不仅是佛教界的一大盛事,而且还给书法界提供了一本前所未见的孙过庭手书法...
《敬胜斋法帖》是清乾隆时期宫廷刊刻的一部大型丛帖,帖中所收皆为乾隆皇帝青、中年时期的书法作品。帖又分为御制、御书和御临三类,有乾隆自己所作的诗、文,也有大量的临摹古代书家名迹,卷帙浩瀚,蔚为大观。这部内容丰富、史料价值极高的巨制,集乾隆皇帝诗词、文章、书法于一身,有助于后人对历史的深入研究,也反映了其喜好及艺术品位。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宫廷将乾隆皇帝所写的文章和诗作,以及临摹的古代...
遗产编号 1―8―8 所属地区 河北·衡水·桃城区 遗产级别 省级 遗产类别 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人/单位 衡水桃城区 申报日期 2007 衡水湖畔的阎庄,是衡水法帖的产生地。 衡水法帖形成于明永乐年间,燕王扫北,该区域战事频发,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战争,人们奔走他乡,以贩卖笔墨糊口度日。该村一位姓阎的老汉非常酷爱书法艺术,在贩卖笔墨的过程中,见碑便拓,见帖就求,为了扩展生意,...
5月10日,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璞石书院藏本)首发式暨捐赠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帖中收录乾隆帝珍爱的三件东晋墨迹: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伯远帖》,这三件墨宝收藏在紫禁城的“三希堂”,所以法帖命名为《三希堂法帖》。法帖共32册,刻石500余块,收集自魏晋至明末135位书法家的340件书...
今天上午,故宫出版社发布《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璞石书院藏本的古线装版和高仿真典藏版。 《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简称《三希堂法帖》,其中收录了乾隆帝珍爱的三件东晋墨迹: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三件墨宝收藏在紫禁城的“三希堂”,所以被命名为《三希堂法帖》。法帖共32册,刻石500余块,收藏自魏晋至明末135位书法家的340件书法作品,囊括了当时清...
“宝晋斋”为北宋书画家米芾的斋号,因其收藏了谢安、王羲之、王献之三位晋代名流的书法真迹而得名。米芾取书迹入石,惜原石遭兵火而残毁,后南宋葛祐之据火前善本重新摹刻。我们今天所见的《宝晋斋法帖》是曹之格于南宋宝祐二年(1254)至咸淳五年(1269)依据米芾残石,以及家藏的晋人名帖汇刻而成,其父曹士冕系南宋大收藏家,所著《法帖谱系》乃宋代帖学权威之作。现藏上海图书馆的十卷本《宝晋斋法帖》是当前公认的宋...
今年6月以来,河北衡水市桃城区投资60多万元将法帖博物馆从市郊迁建到市里,新馆于日前落成。 据了解,新馆馆藏法帖包括历代名人名帖、社会教益帖、字组画等,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出,并有民间法帖排印传承人现场演示,以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传承民间技 艺、陶冶群众情操。 古代将汉字书写在布帛上或刻在石碑、木板上拓下的纸稿皆称为帖,法帖则是名人名家书法艺术范本。衡水木刻法帖,兴于明,盛于清,主要用于...
今年6月以来,河北衡水市桃城区投资60多万元将法帖博物馆从市郊迁建到市里,新馆于日前落成。 据了解,新馆馆藏法帖包括历代名人名帖、社会教益帖、字组画等,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形式展出,并有民间法帖排印传承人现场演示,以此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传承民间技艺、陶冶群众情操。 古代将汉字书写在布帛上或刻在石碑、木板上拓下的纸稿皆称为帖,法帖则是名人名家书法艺术范本。衡水木刻法帖,兴于明,盛于清,主要用于启...
在近日落幕的北京匡时春拍上,当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陈佩秋以毕生心血收藏的21件宋元明清法帖墨迹全部成交,这批历史跨度长达800多年的稀世珍宝,出人意料地拍出了1300余万元的好成绩,无疑显示出了法帖投资“钱景”无限。 法帖,原意为帛上之书,古代无纸,书于帛上称帖。而后发明了纸,又较广泛地使用纸来书写,于是写在纸上的也叫帖,并渐渐用以称书法范本。这种用来作范本的书法...
当代著名书画家、鉴定家谢稚柳、陈佩秋以毕生心血收藏的21件宋元明清法帖墨迹近日在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亮相,这批历史跨度长达800多年的稀世珍宝,出人意料地拍出了1311.6320万元的好成绩,成交率高达100%,整个历代法书专场总成交额也高达4506万元,成绩喜人。 这21件宋元明清书札是陈佩秋与谢稚柳先生花费几十年精力搜集收藏的,大部分在“文革”时被抄,入藏上海博物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