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月19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一场名为“好山好水好人好茶 水韵丝路—墨舞茶香”的中新文化交流活动在新加坡中心城区亚洲地标建筑华彬汉美登举行。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旅游产业发展联盟、华彬文化基金会联合主办,华彬芙丝提供支持。来自中新两国文化、金融、贸易等领域的知名人士齐聚一堂,共贺佳节。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活动当天,旨在搭建中国-新加坡民间文化交流平台的“丝路文化交流中心”...
新加坡观众参观敦煌艺术文献展 2018年12月15日至今年1月6日,由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丝路:文明互鉴的见证——敦煌艺术文献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展览分为敦煌粉本、莫高窟旧影、敦煌拓片、朝圣敦煌和视频影像5个部分,除文献展览外,还设有文化创意产品专区和敦煌主题拓印体验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何鸿在展览开幕式后举办了题为《敦煌...
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正在举办一场沉浸式大展。本次展览由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与日本知名科技艺术团队 teamLab 合作举办,运用艺术装置营造出沉浸式的科幻世界,呈现艺术与科学交织的魅力。展览分为四个主题:自然、城市、公园和太空。 「自然」采用数字技术构建出充满动植物的虚拟互动世界。「城市」展现了 teamLab 专为儿童设立的5个项目,鼓励成年人与儿童互动,在共享的城市空间内共同应对挑战。「...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文章称,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与牛车水民众俱乐部联手打造的“牛车水文物馆”(暂名),将设在牛车水民众俱乐部的地面层。当局呼吁公众捐献或借出能反映牛车水历史的各种文物,展现该区的丰富人文历史。 牛车水文物馆 到了2019年第一季,牛车水民众俱乐部将出现一个专门展示本地华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粤剧、南音、木偶戏、书画、茶艺等的新社区文物馆。“牛车水文物馆”同时也是展现...
原标题:新加坡唐人街将设博物馆 以文物展现华人历史 中新网7月12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文章称,新加坡国家文物局与牛车水民众俱乐部联手打造的“牛车水文物馆”(暂名),将设在牛车水民众俱乐部的地面层。当局呼吁公众捐献或借出能反映牛车水历史的各种文物,展现该区的丰富人文历史。 “牛车水文物馆”需要大家捐借文物。(图片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何炳耀拍摄) 文章摘编如下...
策展人将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的地板贴上昔日甘榜山亭的地图,构思巧妙,展览也透过媒体、实物和照片方式呈现昔日甘榜山亭的生活。(新加坡《联合早报》/梁麒麟 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广惠肇碧山亭文物馆正式开幕,近百名前甘榜居民回到碧山亭相聚叙旧,重温旧时岁月。贸工部长陈振声在开幕仪式上致辞时感谢碧山亭当年让出土地供发展,才有今天的碧山镇。 筹备了将近两年的文物馆当地时间3...
▲“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综合展” 5月19日,由故宫博物院、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举办的“故宫文化创意产品国际综合展”正式开幕,萃华珠宝应邀参展“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新加坡站,受到海外华人和新加坡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欢迎。“中国文创产品展示周”是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统一品牌“中国文化周”的2018年全球联动品牌活动主题,活动将持续至6月30日,遍布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35...
1月26日,第八届“艺术登陆新加坡”(Art Stage Singapore)在新加坡滨海湾金沙会展中心开幕。令人惊讶的是,作为新加坡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博览会,本届“艺术登陆新加坡”只吸引了83家画廊参展,这也是该艺博会自创立以来,首次录得低于一百家的参展画廊数。回顾过往的数据,不难发现,在过去几年里,“艺术登陆新加坡”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2015年其参展画廊数达到197家的峰值,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作为时下最受关注的热点,“一带一路”沿线未来的经济发展值得期待,“一带一路”的历史沿革更是值得了解。国家海洋博物馆(以下简称“海博馆”)作为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开馆后特设“海上丝绸之路展厅”,用以展示中国古代繁荣的海外贸易和文化交往盛况。日前,年近六旬的新加坡华侨向海博馆捐赠、提供了许多见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的精品文物。 ...
“新加坡平社捐赠京剧名家书画作品展”暨墨宝捐赠仪式7月2日晚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梅兰芳、周信芳等京剧名家的19幅墨宝被无偿赠与中国国家京剧院永久收藏。 新加坡平社成立于1940年,作为新加坡从事研究传播京剧的艺术团体,多年来在海外为弘扬京剧艺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做出了积极贡献。由名誉社长陈木辉倡导,新加坡平社决定将珍藏的前辈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尚小云、谭富英和文化界知名人...
2017年6月2日,厦门市佛教协会暨闽院第十五届本科毕业班“重走海上丝绸之路”参访团一行138人参礼新加坡竹林寺,并在此举行闽南佛学院校友会新加坡分会成立暨揭牌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厦门市佛教协会会长、南普陀寺方丈、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大和尚,新加坡竹林寺住持开祥大和尚,厦门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定恒法师,厦门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闽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界象法师,厦门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法云法师,厦门市佛教...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第14届新加坡文化遗产节将于4月28日至5月14日举行。届时,来自会馆街武吉巴梳的12家组织,包括会馆、音乐社、体育会、书报社、俱乐部和书店将联手筹办一系列活动。 今年的新加坡文化遗产节期间,观众们可以到安祥山的老会馆或武吉巴梳的富翁俱乐部,听新加坡本地已故讲古大师李大傻的入室弟子用广东话“讲古”,也可在武吉巴梳的街头派对中看童子队表演舞狮、听南音、看粤剧、观赏泉州...
近日,新加坡第二次世界大战展览使用日本残暴殖民侵略时所用城邦名称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抗议。该国有关部门获知后,已经对展览名称进行了重新命名。上周早些时候,为纪念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英国殖民地沦为日本昭南特别市 75 周年,《昭南岛画廊:战争及其遗产》展览开幕。但许多当地人对使用日本在其三年占领期间所用的“昭南岛”一词提出抗议,认为这勾起了个人、父母及祖父母的“深切伤痛”。信息部长雅国•易卜拉欣...
代表纽约亚洲学会的普罗瑟博士(右)正在检验即将装箱运往美国的唐代白釉绿彩高足把壶和绿釉龙首榫。左为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史蒂芬·墨菲博士。(新加坡《联合早报》/周柏荣 摄)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几经周折,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唐朝黑石号沉船宝藏中的部分文物,将赴美展出。这批在海底沉睡千年的唐代瑰宝,向世人证明“环球贸易”的概念早在1200年前的唐代就已经相当发达,环球化并不是现代人的新发明。...
据《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国家文物局首次推出设有三种不同主题的历史走道,让访客按照各自的兴趣探索该区,从不同角度了解它的历史、宗教或是文化根源。 小印度历史走道24日正式推出,新加坡国家文物局沿着4公里长的道路设立18个地点标记,介绍小印度40个景点的相关历史。 小印度历史走道是文物局推出的第16个历史走道。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当局首次将历史走道划分为不同主题,到访小印度的公众...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