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杭州名人纪念馆和新昌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琳琅满目——古今名家书画及文房雅玩展”自1月19日开幕以来,受到了广泛好评。展览展出杭州名人纪念馆和新昌博物馆馆藏的书画、信札、金石碑帖和文房雅玩等文物藏品一百多件,其中包括董其昌、郑板桥、八大山人、石涛、金农等一批名家作品,充满了文人趣味。 展览展出期间,正值春节,新昌市民纷纷前往博物馆,领略名家作品的独特魅力,日均参观人数500人次。2月14日,浙...
1月19日,由新昌博物馆和杭州名人纪念馆主办的“琳琅满目——古今名家书画及文房雅玩精品展”在新昌博物馆开展。值此新春佳节,向大家献上一场艺术盛宴,以新春厚礼泽惠广大市民朋友。 本次展览分“书为心画”、“画意神传”、“文事闲情”三个单元,共展出新昌博物馆和杭州名人纪念馆的馆藏书画、信札、金石碑拓、文房雅件精品共一百余件,其中二级文物15件,三级文物45件(套),大多数为明末至近现代书画大家作品...
图1 图2 安康市花园民俗博物馆,在一写字台案头放置几件瓷器清玩,很是抢眼。今选取两件介绍如下: 清代青花笔插(图1),器物呈扇形,高2.6厘米,上宽8厘米,下宽4.4厘米,平底裸胎。上面前端是三个圆形插笔孔,下为空腔,可盛水,又可作水盂或笔洗之用。器表饰青花缠枝纹,是典型的清嘉道年间文房用品。 清代青花人物纹笔筒(图2),高11.8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8厘米。主题绘庭院人物故事图,图...
文房拍卖金字招牌 “翦淞阁”原本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挥笔而就颇有现代简约风格的三个字,一直被历代文人、收藏家用作堂号。而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翦淞阁”则是文玩收藏的代名词,其主人黄玄龙先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自2006年首次与中国嘉德合作举办“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以后,便引领文房市场一路走高,每两年一次的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 “冲淡自然”为...
在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里,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而与“文房四宝”相配套的各种文具,如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盂、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由于其造型各异、雕琢精细,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既可使用又可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并被人们称为“文房清玩”,简称“文玩”。 随着文房文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文房清玩在市场上也越来越热。除了笔墨纸砚这“四宝”外,以笔筒、镇纸、水盂为代表的伴生性文房用具也开始得...
我国古人写字都是由右向左,已写的字,尚未干透,容易被手腕污染,故于手腕下垫一臂搁,臂搁就是临书枕臂的工具,又称秘阁、腕枕;其用料一般有紫檀、红木、乌木,也有象牙、玉石、铜制的,而较为普遍的是竹臂搁。因为,竹制的材料易得,且坚实耐用,故为文人所常用。 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邓渭刻制的吾斋竹臂搁,就是一件艺术珍品。此臂搁长25.7厘米,宽5.5厘米,竹面镌刻铭文22句,共计88字,署名云樵。其铭全文如...
秋高气爽的北京即将迎来2014秋拍季,今年北京胜源在突显名家名砚专场的基础上增设了沉香专场、金田黄专场、普洱专场以满足各方藏家对此类藏品的需求,另外在已有的优势专场——现当代书画,瓷器杂项上则继续以“珍”、“精”、“稀”的甄选标准为广大藏家奉上诸多铭心佳作。北京胜源将于 2014 年 11 月呈献一系列卓越非凡的四大名砚及工艺精品。当中包括砚雕泰斗黎铿、刘克唐及张庆明、王祖伟、吴笠谷等在内的数十位...
手炉,是古人冬天暖手用的小炉。因可以捧在手上,笼进袖内,又名“捧炉”、“袖炉”;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有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手炉,是在火炉的启示下演化而来的。手炉的起源,相传产生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江都,时值深秋,天气寒冷。江都县官许伍为拍皇帝的马屁,叫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放进火炭,献给炀帝取暖。炀帝十分高兴,捧在手上,便称...
秋拍瓷器杂项板块,常规古董珍玩专场外,还将首度推出“斯文草堂—文房雅玩”专场,上百件拍品多为可赏可用的书斋佳器,材质珍贵,虽为“小器”,但制作精雕细琢。
北京匡时2013年春6月4日拍正式举槌开拍,其中下午的“在山居”文房雅玩专场总成交额2242.5万元。北京匡时今春推出的两个文房雅玩专场之一的“在山居”是为各位好雅玩者“复原”精粹美好的书斋概念,重温谈艺论道的乐土而精心准备的。尽管数目不多,但是每一件都引起在场人士的关注。 田黄冻石太平景象纽章 322万元成交 白...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之统称也。宋梅尧臣《宛陵集》三六《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也称“文房四士”。宋陆游《剑南诗稿》二六《闲居无客所与度的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可见,文人和“文房四宝”是相依为命...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之统称也。宋梅尧臣《宛陵集》三六《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迩来赏爱君与予”。也称“文房四士”。宋陆游《剑南诗稿》二六《闲居无客所与度的笔砚纸墨而已戏作长句:“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 可见,文人和“文房四宝”是相依为命的,没有“文房四宝”,也就没有了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也可以说没有了“文人”。 而由“文房四宝”派生出来的“堂...
明榴皮红蚰耳宣炉连座(中国嘉德供图) □□ 杨桂思 对中国文人雅士来说,营造一个优雅的读书环境,配之以雅致的家具及文玩器物,随时把玩,甚至比读书更重要。明人高濂在其所著《遵生八笺》中认为:“文房器具,非玩物等也。”笔精墨良成为历代文人孜孜以求的梦想,如今,古人的这些文房雅玩,也成为收藏界日渐追崇的宝物。 文房器具看源流 在今年的春拍中,...
“笔墨精良,人生一乐”——在古代文人眼中,文房用具是书籍之外另一种须臾不可分离的爱物。昨天上午,苏州博物馆(微博)馆藏文房用具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100余件工艺精美、造型别致的文房雅玩让观众大开眼界。其中,最令人好奇的是一对剔红花鸟纹臂搁,这件名字有些拗口的文房用品俗称“腕枕”,可以防止运笔时手臂沾染墨迹。 笔墨纸砚,是古人书房中的必备品,但书房里的用具可不仅仅只有这“四宝”。明代屠隆在《文...
中华古玩网讯 我国古代将书房称为文房,而文房用品则是古代文人雅士们案头必备之物,其中除笔墨纸砚外,还包括笔筒、水洗、水盂、印盒、墨盒、镇尺、臂搁、印章、调色盘等等,这些文房用品集欣赏、把玩和实用于一身,所以又被人称为文房雅玩或文房清供。 紫砂陶质的文房用品起步较晚,始于明末清初,盛于清晚期到民国初期。 笔者收藏紫砂器多年,在收藏过程中有幸觅到几件文房用品,现介绍如下: 一、宜钧釉罐形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