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汝州的一座宋代仿木砖室墓葬即将被整体搬迁至异地保护,这是近年来河南首例大中型宋代墓葬的整体搬迁。 为什么要给墓葬搬家?具体怎么搬?搬到哪里去?这里面可大有学问。 发现 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墓室 内有彩绘和砖雕 即将进行搬迁的这座宋代墓葬,于今年4月份在汝州万达广场项目建设中被发现,随后开始发掘。 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介绍,该宋墓造型为仿木构...
中国西藏网讯 金色的年轮、丰收的季节,7月1日,山南市加查县举办共康村第二批易地扶贫搬迁入住暨庆祝建党97周年文艺汇演,同庆迁入住圆满完成,向党的生日献上最诚挚、最衷心的祝福,1500余人次观看了演出。 图为开场舞藏戏《吉祥日子》 文艺汇演以加查县民间艺术团表演的藏戏《吉祥日子》拉开帷幕。 图为合唱《加查情》 演出以县民间艺术团带来的合唱《加查情》圆满结束。 图为观看...
市民在牌坊前拍照 30日,本报对嘉润路南岳巷发现高张氏节孝坊一事进行报道后,对于这道牌坊日后的保护及高家的故事引起了众多市民关注。当天,记者从南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了解到,近期,这道牌坊将会进行易地搬迁保护。 牌坊背后的故事 昨日,报道见报后,有不少市民对该牌坊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所幸的是,记者几经辗转,终于联系上了高家后人高言经。 高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向记者介绍...
鸟瞰古建筑迁移工地。记者 李立/摄 给每片瓦、每块砖、每根梁都编上号码,再用搭积木的方式将古建筑整体从“老家”搬到“新家”……为保护好“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中的古建筑,龙湾区首例古建筑落架异地迁移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正式完工后,古建筑将焕发“新生命”,以文化驿站、文化展示厅等形式继续展现它们的独有魅力。 共有7座古建筑入驻位于龙湾瑶溪风景区入口处附近的钟秀园内。昨日,记者来...
北京将花10年时间,提亮中轴线。今年,故宫周边重点文物将搬迁腾退。同时,三个文化带上散落着的500余处文物古建筑正在拂尘回春,点亮成串。 城内,城外,古都神韵焕发。昨天,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做客“市民对话一把手”时透露今年古都保护任务单,双清别墅、来清轩等革命文物将启动修缮保护工程,成为三个文化带上的绝对亮点。 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孕育出古都独具魅力的京韵。而京味...
作为陕西首家移民搬迁博物馆,日前,展陈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安康市移民搬迁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博物馆以历史上被动迁徙和当代移民搬迁的宏伟成就对比为脉络,全面展现了安康悠久的移民历史文化和陕南乃至陕西全省的移民搬迁工作。 据悉,安康市是陕南避灾扶贫搬迁的发源地、推进地、深化地。安康市移民搬迁博物馆以移民搬迁为主题,综合各类实物、文字、图片、影视资料,遵循简洁、古朴、厚重、舒适的布展原则,...
缙云县潜明水库文保建筑搬迁工程,内容包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岩百廿间” ,文保点“胡氏宗祠”、“ 廿四间”三幢清代建筑的拆卸、搬运、组装复原,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三幢建筑总面积为8160平方米,整体搬迁到离壶镇镇松岩村20里路程的壶镇镇团结村。施工单位于2017年12月5日正式进场施工后,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首先完成了房屋拆卸前的大量基础工作。其次对松岩百廿间建筑有序进行拆卸,并将拆卸后的建筑构件分...
10月26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考古人员对陕西周原遗址发现的迄今所见商周时代最“豪华”的车辆,进行整体搬迁室内清理。目前,车厢已基本显现出轮廓,三面有华丽青铜饰件,其中两处侧板有“兽面”。 周原考古队对陕西周原遗址进行大规模田野考古时,在凤雏基址南边发现一座坑,内埋一车、四马。为确保该车发掘质量,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为考古学、历史学等方面研究提供原始信息依据,考古人员对车马采取了整体搬...
缙云县潜明水库移民文物搬迁工程项目招投标工作于日前完成。该项目将对潜明水库移民工程涉及的三处文保建筑进行整体异地迁建,包括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松岩百廿间”、文物保护点“廿四间民居”和“胡氏宗祠”。 迁建后将在壶镇镇团结村建成一个综合的文化景观区,其外围设围墙,围墙南侧临教工路,项目用地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60平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房屋建筑修缮、迁建,及其他相关配套工程。 ...
昨日,烟台市规划局官方网站对崆峒岛居民外迁安置发布公示。按计划,本月26日将完成全部签署协议的岛民搬迁。崆峒岛居民外迁安置由山东裕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位于芝罘区,东至环海路,南至用地边界,西至滨海西路,北至规划路。规划总建筑面积140954平方米。 为了彻底解决崆峒岛居民的出行难、就医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2004年起,烟台市、区各级政府多次着手调研岛民整体外迁、崆峒岛旅游开发。...
日前,缙云县针对“松岩百廿间”等潜明库区文保建筑搬迁前安全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由县文广新局负责对相关文保建筑安装了一批监控探头,委托县保安公司派6名保安员实行每天24小时不间断安全巡查,还专门抽调3名文物业务人员和1名文物执法队员负责库区文保建筑安全防范工作。 县保单位“松岩百廿间”位于壶镇镇松岩村1号,坐西朝东,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占地面积3622平方米,建筑面积53...
7月30日上午,北京、浙江几位重量级的考古专家站在了临安市政府大院里——确切说,是造了没多久就紧急停工的市政府停车场边上。 “这么多年来,作为临安的一个中心地域,而且在我们市政府大院,下面的这些建筑居然没有被破坏掉,这也是出人意料的。”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有点兴奋。 如果你关注了5月两次连续报道,或许对这个重大考古发现有点印象。 我们先前情提要一下:今年3月,杭州临安市政府大...
八角古墓内部砖雕彩绘。长治市郊区文物旅游局供图 6月19日,记者从山西省长治市郊区文物旅游局获悉,当地文物部门对日前发现的两座金元时期的古墓葬进行整体搬迁保护,并于近日将其搬至长治市博物馆,以便今后的研究及展示。 太焦高铁项目今年3月份开工以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焦高铁项目考古队在长治市郊区段范围内保护发掘古墓葬10余座,其中有两座古墓比较有考古研究价值。 两座古墓均位于长治郊区...
在墓葬底部四周挖一圈排水沟,吊车随后将吊起木箱 近日,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陆浑戎贵族墓旁又现一座高规格墓葬。去年12月,本报报道了我市伊川县发现陆浑戎贵族墓的消息。当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伊川县徐阳村发现大批和史书记载的陆浑戎有关的线索,包括200多座墓葬、8座车马坑、30余座灰坑、10座烧窑,还有一座南留古城。如今,考古人员在此前发掘的贵族墓旁又清理出一座高规格墓葬,该墓葬保存完好...
馆内工作人员在包装藏品余文斌摄影 11月21日,记者来到景德镇陶瓷馆了解藏品搬迁的进展情况。据悉,去年9月6日,景德镇陶瓷馆正式闭馆,截止到今年10月份,景德镇陶瓷馆经过全体职工群策群力,共完成搬迁1万余件,剩余的2.6万余件建国后馆藏品搬迁工作已于11月14日全面铺开,预计在今年年底将全部搬迁完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