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博物馆夜宿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记者从天津自然博物馆了解到,为期一晚的“博物馆奇妙夜——与恐龙同眠”亲子夜宿活动将于明日开启。天津自然博物馆专业讲解员将带领小观众夜游博物馆,换个视角认识恐龙。 据介绍,本次活动的时间为8月13日19:00至翌日8:00,参观者以家长与小观众组成的家庭为单位。天津自然博物馆将带领观众夜游恐龙展厅、破译密码、追寻化石足迹。此外还将一同翻制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
据日本媒体报道,位于福井县胜山市的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9月22日发布消息称,自2000年7月开馆以来,累计入馆人数已经突破700万人次。 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位于长尾山综合公园内,是关于恐龙的日本国内最大博物馆,被列为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福井县的恐龙化石发现数量堪称日本第一。 据该馆透露,截至9月21日,累计入馆人数达到699万4103人次,并于22日上午突破700万次。据悉,该馆累计...
在建的飞行影院 过山车体验、凌空飞翔、360°全景观看……近日,投资近1000万元的360°球幕飞行影院正在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普乐园加紧建设,将于国庆期间向游客开放,届时,将带给游客现代高科技与自然科学结合的完美体验。 为不断增强园区游乐功能,延长观众游玩时间,延伸观赏体验,自贡恐龙博物馆借鉴世界先进科博场馆经验,引进客商投资建设360°球幕飞行影院。该影院是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恐龙科普乐...
7月14日,以收藏和研究恐龙化石见长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收到了一件珍贵的礼物——台湾石尚矿物化石博物馆捐赠的一件“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复原模型”。李晨韵摄 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发现的“腹腔含蛋窃蛋龙化石标本”仅有两件,均产自江西赣州一带,且都是腰带和后肢部分,其中一件早已被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加上本次台方赠送了这一件,今后该馆就可以同时陈列展示这两件全球仅有的“孕妇”窃蛋龙标本了。
图为兽脚类恐龙复原图,本次发现的恐龙蛋壳化石新品种很可能是此类兽脚类恐龙的蛋。 日本《产经新闻》6月30日报道,日本兵库县县立“人与自然博物馆”29日宣布在同县丹波市山南町约1.1亿年前(白垩纪前期)的“篠山层群”中发现多种恐龙蛋壳化石,其中一种为新品种。此前日本国内曾发现过鸟类蛋壳化石的新品种,发现恐龙蛋壳化石的新品种尚属首次。 据悉,从恐龙蛋壳化石表面纹样特征推断,这很可能是体重...
今年正值自贡恐龙化石发现100年,每逢节假日,自贡恐龙博物馆游人如织。主展馆内,18具大小不一、属种不同、形态各异的恐龙,根据各自不同的生理、生活特性进行了塑造和组合,让游人仿佛“穿越”回侏罗纪时代。王玉姗摄 随着电影《侏罗纪世界》的热映,自贡的恐龙博物馆也成为旅游热地。 盐业、彩灯、恐龙,是自贡的三个关键词。 盐业、彩灯,自古有之,而上世纪恐龙化石群的发现,让自贡增加了另一个备...
国宝级骨骼化石、恐龙艺术复原画作、全场科技AR互动、智能机电恐龙……将于6月12日在青岛奥帆中心博物馆开展的“巨龙重生——青岛龙归来ALIVE特展”引发了众多恐龙爱好者的关注和期待。昨天,工作人员开始入场布展,组装恐龙骨架,最引人注目的棘鼻青岛龙成为本次特展第一支“复活”的巨龙成员,正翘首以待,等待着岛城观众的“超时空交流”。 1951年,新中国第一具完整恐龙骨架化石——棘鼻青岛龙化石...
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4月18日正式开馆,19日起对公众售票开放。王琳琳摄 上海自然博物馆,可追溯至19世纪60年代的“上海博物院”与“徐家汇自然博物院”。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上海自然博物馆老馆已不能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2007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批准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的迁建计划。 上海自然博物馆以“自然•人•和谐”为主题,通过“演化的乐章”“生命的画卷”“文明的史诗”三条主线呈现大自然的...
4月6日,参观者在山东潍坊诸城市恐龙博物馆观看恐龙化石。孙树宝摄 4月6日,在山东潍坊诸城市恐龙博物馆,一名参观者领着孩子从恐龙动感电影前走过。孙树宝摄 4月6日电清明假期,陈列有众多恐龙化石的诸城市恐龙博物馆成为家长带着孩子科普参观的好去处。
记者从旅游部门获悉,莱阳白垩纪地质公园已正式启动道路建设,建成后公园内将拥有车行主干道。此外,白垩纪地质公园今年还将新建博物馆、树化石林、主碑等项目,旨在打造成国内一流的地质公园,让“恐龙之乡”成为烟台旅游一大特色。 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开建 昨天上午9点,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内现场大型工程机械轰鸣,莱阳白垩纪公园的道路建设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2015建设正...
2月13日,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以连载形式发表两篇研究论文,同时宣布了两项对早期哺乳动物演化有重大意义的侏罗纪哺乳动物化石研究的重要发现。 据北京自然博物馆孟庆金馆长介绍,这两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化石,分别于2011年发现于内蒙古宁城的中侏罗系道虎沟化石产地和2012年发现于河北省青龙县的晚侏罗系干沟化石产地,现收藏在北...
记者13日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获悉,春节期间,该馆大年初一至初六连续开放6天,留在南京的市民不妨去转转。 据悉,这6天的开放时间为9:00—17:00。博物馆设备更替一新的互动项目“恐龙立体魔方”将以更加亮丽精彩的形式展现给小观众,科普特展“生物进化史上的奇葩——埃迪卡拉生物群”和第三届中科院博物馆名馆精品展“化石见证青藏高原隆起”继续对外展出。“恐龙多点触摸互动”、“澄江动物群多点触摸人机...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拱形中央大厅里的梁龙模型,已经展出110年,是博物馆标志性展品,深受参观者,尤其是孩子们喜爱,但它的明星地位很快将被一具蓝鲸骨骼取代。 这具蓝鲸骨骼资格更老,124年前就来到博物馆,是哺乳动物馆之宝。 不过,把它放在更显眼的位置并非因为它资格更老。 谈到为何更换展品,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迈克尔•狄克逊说,蓝鲸的历史提醒人们担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 ...
路易贝贝的复原图 闫汇芳图 复原的汝阳龙骨架 闫汇芳图 2014年12月2日—2015年4月19日,38件恐龙化石及模型在北京自然博物馆营造了一个恐龙世界。这个《龙腾中原——“路易贝贝”及中原巨龙特展》,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骨架——巨型汝阳龙以及著名的恐龙胚胎化石“路易贝贝”首次在北京亮相。 巨型汝阳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壮、最重的恐龙。复原后体长38.1米,头部离地面...
自然博物馆、电影和书中展现的一些恐龙形象可能需要修正了。多国研究人员25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第一次发现了一种长着羽毛的食草恐龙化石,这说明羽毛不是食肉恐龙专利,也许所有恐龙都长着羽毛。 研究人员在西伯利亚东部新发现了一种食草恐龙的6个头部和数百个骨头化石,结果在其前肢和后腿上发现了复杂的复合结构羽毛,“看上去像鸡的绒羽,由六七根细丝在根部连缀而成,每根细丝长达15毫米”,保存得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