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广富林遗址公园自部分开放以来,一直受到游客的关注,今年“五一”期间,每天有超过5万游客到广富林参观游览。近日,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于宁做客“寻梦上海——2014区县旅游系列访谈”活动时介绍,广富林遗址公园计划2016年年底完成全部的项目建设以及各种物理空间的建设工作,将要植入20多个大大小小的主题博物馆,各类酒店、餐饮配套设施也将逐步建成。 于宁透露,未来在遗址公园内要建成的“历史文化展示...
6月7日,上海市文物局和上海博物馆考古部公布了对于形成于4000余年前的广富林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1.5万平方米广富林遗址也首度对公众开放。 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褚晓波介绍说,2012年,上海对位于松江的广富林遗址持续开展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由上海博物馆牵头,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共同组成全国联合考古队。这是上海地区考古有史以来发掘面积最大、参与发...
广富林遗址位于上海市西南的松江区方松街道,1999至2009年,广富林遗址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2010年4月至12月,由于松江新城开发建设,计划在原划定的广富林遗址保护区以外的西南区域进行施工,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对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墓地3处,墓葬279座,不同时期的房址2座、灰坑469个、灰沟52条、水井175口等重要...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出土文物(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出土文物(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曲肢葬(来源:外滩画报) 4000多年前的上海先民吃什么?怎么吃?这一问题的答案随着松江区广富林遗址新一轮考古调查和挖掘的展开,而渐渐浮出水面。记者获悉,市文管会考古部门工作人员日前对遗址挖掘保护区东部的4000平方米范围探方150个,发掘出土的古代遗存相当丰富,最新考古发现揭秘先民饮...
曲肢葬 4000年前的上海早期移民怎么生活?最新挖掘的广富林文化遗址或许能告诉你答案。他们住的是土烧房或者干栏式房屋,墙体中掺有木、竹的茎;他们主要以稻米为食物,也吃猪肉、麋鹿肉等;他们大量使用陶器炊具。“广富林文化遗址的发现,对复原上海先民的历史以及长江流域文明的传承研究,乃至中华文明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次考古总负责人、上海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宋建表示。 和...
周朝的水井 直播松江广富林遗址考古现场 发现第八座墓葬 松江,佘山以南,大学城不远处,有一块沟壑纵横的泥地,近6000平方米的地块上,每25平方米一个探方,将这片荒芜的田地变成了一张立体的方格纸——这里就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考古挖掘现场——广富林遗址。 昨天下午,这片日常只有百十民工和三五专家埋头勘探的土地,通过艺术人文频道和东方卫视的卫星直播,吸引了全国的目光。演播室里嘉宾和现场的考古进程...
作为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田野考古项目,自今年3月下旬发掘起,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就聚集了全国人民的目光。东方卫视联手艺术人文频道将于明天16时现场直播广富林考古挖掘,为观众展现4000年前上海先人的秘密,这也是上海有史以来第一次现场直播大型考古挖掘活动。 据悉,本次直播时长两小时。中国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余秋雨以及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等专家将来到直播室为观众们详细讲解,揭开神秘的广富林遗址之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