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新华社西宁6月30日电(记者吕雪莉、李亚光)近日,在柴达木盆地西缘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镇,考古人员发现一具距今1700年左右的干尸,保存十分完好。据专家介绍,该干尸出土的地点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上,是青藏高原上迄今发现保存最完整、年代最久远的一具干尸。 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发现千年干尸 距今1700年左右陈列在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馆的千年干尸(6月13日摄)。 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11月5日上午,在南昌市昌东镇阳门村的一处施工现场,挖掘机在作业时,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古墓中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干尸。村民称,干尸有胡子和头发。南昌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初步分析,古墓属于明代。 据昌东镇阳门村村委会欧阳支书介绍,11月5日上午,村里准备建设南塘湖路,正在对工地附近的坟墓进行迁坟。挖掘机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挖到了白色的石块。石块的体积很大,挖掘机把石块砸...
沉睡千年的干尸,经历了岁月风霜,韶华不再。如今,考古专家通过三维技术复原了他们的面貌。 在近日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上,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主任朱泓教授做了“关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干尸复原成功”的发言。 2月14日,记者通过电话联系到朱泓,了解到根据头骨复原干尸生前样貌的过程。 复原像分析二者为汉人 据了解,这两具干尸为一男一女,出土于吐鲁番阿斯...
昨天上午,家住成都新津县花桥镇马王村的王女士向记者报料称,当地在搬迁一座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墓时,竟然在坟墓里面发现了一具还尚未腐烂的干尸,十分罕见。 随后,记者立即赶往现场。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当记者赶到现场后发现,村民们口中的这具干尸已经被运走火化了。原来,当地村民为了响应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从昨天起开始对村里的坟墓进行搬迁。 从村民们当时拍摄的照片上记者看到,这具所谓的干尸,实际上是一具...
3月9日上午,家住新津县花桥镇马王村的王女士向记者报料称,当地在搬迁一座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墓时,竟然在坟墓里面发现了一具还尚未腐烂的干尸,十分罕见。 随后,记者立即赶往现场。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当记者赶到现场后发现,村民们口中的这具干尸已经被运走火化了。原来,当地村民为了响应政府新农村建设的号召,从昨天起开始对村里的坟墓进行搬迁。 从村民们当时拍摄的照片上记者看到,这具所谓的干尸,实际上是一具...
3月2日上午,衡阳市高新区新桥村狮子岭地段一工地上,发现一座不知名的墓葬,并挖掘出一具干尸。衡阳市文物局接到线索后,第一时间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考察,并要求工地停止施工以保护现场。 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干尸置身在一副窄小的棺材里,在施工挖掘过程中,棺材被破坏,里面的白石灰散落出来。除了两件细小的不知名物件外,未发现其他陪葬品。令人惊奇的是,墓主四肢保存比较完好,手指的肤色清晰可见,身上的衣服、鞋子仍比...
12日,张氏宗亲会在广东惠州市博罗县城的罗浮药业工地迁祖坟时,发现祖坟竟然是一座“官墓”,张氏宗亲会已经向当地政府报告并联系文物部门,申请保护。墓碑文记载是明朝成化(明宪宗的年号)3年立,距今至少已有580年历史。 据博罗县城下街余庆里张氏宗亲会理事会负责人张祥稳介绍,祖坟是11月11月开始迁移的,破土后看到里面的石棺庞大,迁移不便,于是请来挖机来挖,当他们破开像石头一般硬的三合土后,发现里面是...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教授李辉在一处遭到破坏的古墓群表面搜集尸骨。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董广辉为尸骨拍照做标记,编号。 大家在一处遭到破坏的古墓表面发现了不少被风化的尸骨。 四辆沙漠探险车顶部插着一尺见方的五星红旗,猎猎而响,穿行在犬牙交错的睡胡杨谷间,平添生机,划破千年的沉寂。胡杨一株株都赤身裸体,没了枝桠,躯干如舞蹈者,更显庄严肃穆,似在招手表示对造访者的欢迎。 地貌时而...
黔张常铁路永定区施工地惊现女干尸,年代有待考究。 9月6日下午,有市民致电红网张家界站(张家界在线)新闻热线,称在永定区阳湖坪镇建新居委会洞湾处的黔张常铁路施工现场挖出一具棺木,发现一具保存尚为完好的女干尸,且文物部门已介入。 随后,记者立即赶赴现场了解情况。“是挖掘机挖出来的,最先挖到棺木,打开后只看到衣物,以为没有尸体,没想到还是一具干尸。”据现场目击者—建新居委会支部书记李雪能介绍,在当...
现代流行的文身艺术,2800年前,可能就已经在新疆南部流行。当时的古人用植物制成颜料,用钢针蘸着颜料水在手臂刺青。 近日,自治区博物馆原创专题展《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干尸陈列》对外展出的一组手臂有刺青的新疆古尸图(下图),引起众多参展者关注,据对新疆干尸手臂刺青现象进行过研究的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员王博分析,和现代流行的文身艺术不同,新疆古人刺青可能源于一种宗教图腾,或是身份象征。 昨天,记者在...
经过半年的装修改陈,新疆博物馆大型原创专题展《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干尸陈列》昨天重新开放,科学艺术的布展,拉近文物与观众的距离。 一说到古代干尸,很多人的第一感受可能有些害怕。但在新开放的新疆博物馆干尸展厅里转了一圈,与几十具距今两三千年前的干尸近距离接触,看到的却是几千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 科学艺术的布展是这次装修改陈的特点,用现代技术重现的罗布泊,绿波荡漾、水草丰美,将古代干尸放...
5月20日下午,宜宾县喜捷镇云峰村安柏组狮子坡,宜宾市绕城高速路施工现场,挖掘出一具棺木,棺木内女尸干化且保存十分完好。施工人员立即向喜捷镇派出所报了案。喜捷镇派出所马上派出民警现场警戒。 宜宾县文物管理所接到报案后,连夜赶到现场查看,并将情况向市文广局作了汇报。由于宜宾县文物管理所不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现场商量决定由喜捷镇派出所派出两名民警,云峰村安排了10个村民协助看守,确保现场的安全。...
彭泽被发现的一墓葬 8月18日,网友微博曝料,九江市彭泽县发现一具干尸,称开棺时尸体皮肤略显黄色。随后,记者从彭泽县文物管理所了解到,该坟墓年代很近,棺内疑似干尸,断定墓葬非文物。 近段时间,彭泽县上十岭一小学因建食堂需要,在学校后山清理无主坟。8月16日,意外挖开一处坟墓时发现棺木成色较新,有胆大者打开棺木,居然发现尸体保存尚好,着装完整。 17日,彭泽县文物管理所考古人...
图为游客在且末博物馆参观。 耿丹丹 摄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耿丹丹 摄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耿丹丹 摄 新疆且末是“玉石之路”发祥地,“丝绸之路”南道重镇,1985年,新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干尸,这个考古发掘又为且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6月7日,记者...
图为游客在且末博物馆参观。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图为出土于扎滚鲁克古墓群的干尸,经科学测定为欧罗巴人种和蒙古人种的混合后裔 新疆且末是“玉石之路”发祥地,“丝绸之路”南道重镇,1985年,新疆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干尸,这个考古发掘又为且末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6月7日,记者从且末县文物局获悉,至今,且末县总共挖掘...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