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有着“中国原始第一村”之称的蒙城县尉迟寺遗址保护规划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目前,蒙城县正积极申请遗址保护建设资金,开展国家级遗址考古公园申报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许疃镇毕集村东150米,是5000年前人类文化遗址。因遗址地上曾建有一寺,相传是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 该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聚...
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许町镇毕集村东150米,南距北淝河约2公里。遗址现为高出地面2—3米的堌堆,呈不规则方形,遗址上原有一处寺庙建筑,相传为纪念唐代名将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因名“尉迟寺”。东西长约3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是淮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1986年蒙城县文物管理所文物普查时发现,从1989年至1995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进行9次发掘,发...
蒙城尉迟寺是皖北地区大汶口时期的一处大型聚落遗址,包括大型围沟、成组的红烧土排房屋建筑、墓葬、兽坑、祭祀坑以及各类遗物等。此外,该遗址还发现龙山时期的墓葬、灰坑等遗迹以及各类遗物。至目前为止,尉迟寺聚落是我国所揭露的史前时代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建筑风格和格局独特的以烧烤房屋为特征的聚落遗存,对全面研究大汶口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同周边地区同类文化的关系,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尉迟寺遗址位...
【摘要】 本文以淮河中游新石器早期的双墩遗址和中晚期的尉迟寺遗址的出土石器为主线,辅以其他遗存和遗址地层剖面的环境磁学、元素地球化学证据,探讨了石器工具的演变所反映的人地关系。研究表明:双墩古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是砍伐树木和狩猎,而尉迟寺则是谷物生产和狩猎。双墩古人使用投掷和其他多种狩猎方式,在猎物充足的全新世大暖期获取了大量的肉食资源。尉迟寺时期狩猎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剧烈波动的气候和迅速增加的人口...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