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深入揭示“华夏第一都”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宫室营建制度,考古人员连续数年对遗址内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5号基址进行考古发掘,基本厘清其布局、构成和年代变迁等问题,近日获“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5号基址至少由4进院落组成,这是我国后世多院落宫室建筑的源头,将‘多进院落’建筑模式的源头上溯到3700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副队长赵海涛说。 ...
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产物,一直在显示着社会进步的趋势。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在穴居住宅依然存在的同时,出现了大型地面式甚至突 出于地面的台基式建筑。这类大型建筑的出现既与建筑技术的成熟相关联,又反映着事实上日益扩大的社会分裂。大型夯筑台基建筑的建造需要庞大的社会动员力 量,又因其首先成为表现礼制的宫殿和宗庙之所在而具有权力象征的意义。这决定了宫室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礼制和文明有着某种内在的关...
5号基址全景鸟瞰图 修复后的陶鼎 1类似紫禁城,有别四合院 自1959年偃师二里头遗址被发现,至今已有50多年。 50多年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代考古工作者默默地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发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之最”:中国最早的城市道路系统、最早的宫城、最早的大型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铸铜作坊、最早的车辙痕迹…… 昨日上午,...
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新一轮勘探与发掘工作又取得重要进展:距今约3600年、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早期宫室建筑问世,新发现的巨型坑或为商代国家级祭祀场的源头。据悉,这是正在实施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三阶段研究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基址面积超2100平方米 在二里头遗址的宫殿区,考古工作者揭露出一组多重院落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它至少由三进院落组成,总面积超过2100平方...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