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考古现场 近日在江西新建,考古人员发掘一座距今2000多年、迄今保存最完好的西汉古墓。墓中出土一万余件珍贵文物,包括10余吨西汉铜钱(200万枚,相当于现在50公斤黄金)、编钟、竹简、伎乐俑……文物展现了西汉高等级贵族生活,具有重大考古价值。 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 根据墓葬、墓园和出土文物的特点,...
《塔县发现2500年前拜火教遗址》追踪 :继喀什吉尔赞喀勒墓地发现2500年前3女1男头骨后,近日,考古人员又在一座墓葬中首次出土代表拜火教核心文化内涵的鹰头墓葬,此次发现可证明之前发现的墓葬中头骨主人或为拜火教神职人员。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队队长巫新华率领的考古队,在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曲什曼村东北的一个台地上发现一片吉尔赞喀勒墓地,在吉尔赞喀勒墓地A区标号...
位于山东省定陶县的定陶灵圣湖墓葬被评为201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0年10月至今的种种考古发现表明,该墓葬主人很可能为定陶王刘康的妻子丁昭仪。 据山东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墓葬没有出土明确纪年的文物,难以对墓主人身份作出判断,但该墓葬典型的多室墓葬结构、楷隶兼行书的墓砖文字等符合西汉晚期的时代特征,充分确证该墓葬年代为西汉晚期。 评审专家认为,在已发现的“黄肠题...
上图:出土的石锛器形完整,制作精细。 下图:出土的玉环和绿松石。 本报记者 秦玉 摄 经过20多天抢救性发掘,位于大连双D港产业园区的张家岚屯积石冢墓群目前有了重大发现,发掘出斜刃石斧、石锛、石箭、蛋壳陶、玉环、绿松石,证明该积石冢墓群规格较高,是目前大连黄海沿岸发现年代最早的积石冢墓群之一。 记者在现场看到,出土的石锛器形精美、制作精细,刀刃仍然锋利。现场还摆放着大量出土陶片,从陶片中可辨器...
6月27日,文物专家在对项城市区湖滨北路一建筑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座船型墓葬。经发掘,文物专家初步认定此墓为北宋时期砖石结构墓葬,造型独特,在当地很少见。 经现场测量,该墓葬长2.1米、宽0.7米,呈南北走向,墓砖交叉结合,紧密完整。从保存较为完整的骨骼,及骨架特征,文物专家初步推断墓葬主人为一名北宋时期的女性。 经过现场发掘清理,文物专家在墓葬内发掘出8枚铜钱和1个铜铃。其中,有3枚铜...
祢仁秀墓中的镇墓兽(图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出土的鼓吹依仗俑(图片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唐长安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其时各国上层人士的心仪之地。最新考古发现的三座盛唐墓葬表明,来自朝鲜半岛的祢氏家庭在唐长安生活优裕,为东北亚地缘政治史、人口迁移史等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主持家族墓地发掘负责人、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研究员张全民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发现的祢氏家族墓地,揭开了唐朝与当时...
历经千载风雨沧桑,北魏古墓始露真容。近日,考古工作者与任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有关人员在对任县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时,发现一座南北朝时期古墓,经研究考证,古墓的主人为北魏假梁郡公游雅。 文献记载,游氏起源于春秋时期,秦汉时聚于广平任城,即今天的任县,后建广平堂,史称广平游,直至隋唐年间,任县一直是游姓繁衍的中心,游氏后人多出于广平堂。游雅,字伯度,公元403年生于任城,少有高才,天资聪颖,素有过目不忘之...
这个瓷罐的“兽面耳”有鼻子有眼,有胡子,还有一对卷曲的角。 考古人员小心发掘6月28日下午,在萧山城厢街道东湘村的菊花山下,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越窑青瓷罐和几件已经碎裂但有修复价值的瓿、壶等被发掘出土。 “大瓦罐”腰围有144厘米,线条流畅,外表淡黄,印有粗麻布纹。一位有着20多年研究经验的文物爱好者猜测,这些是西汉时期的器物。 围观的村民们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