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对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最新一次的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150多件佛经残片,有汉文,也有回鹘文,其中包括唐玄奘奉诏翻译的佛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在新发现的一座塔庙窟淤泥层中发现的,出土时,有20多厘米宽、18厘米高,保存较好,体量较大。虽然文物上明确写有“玄奘奉诏译”,但是否由玄奘亲笔书写尚需进一步考证。
这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壁画(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提供) 2015年12月2日,记者从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了解到,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考古有了新收获,发现大量壁画、塑像残块和纸质文书。 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副所长王龙说,这次考古由多家单位共同联合发起,从2010年开始,2015年结束,2012年和2014年没有进行考古,迄今为止共完成了三期保护性考古发掘工作。这些发现的文物来自今年发掘的石窟群...
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出土的壁画 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辛勤工作,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考古日前有新收获,大量壁画、塑像残块和纸质文书被发现。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回鹘文-汉文双语完整卷轴、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梵文残片、古藏文册页等,内容以佛教经卷为主,鲜有世俗文书。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地处火焰山东段吐峪沟大峡谷南端,是新疆东部开凿年代最早...
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辛勤工作,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考古日前有新收获,大量壁画、塑像残块和纸质文书被发现。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回鹘文-汉文双语完整卷轴、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梵文残片、古藏文册页等,内容以佛教经卷为主,鲜有世俗文书。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地处火焰山东段吐峪沟大峡谷南端,是新疆东部开凿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佛教石窟遗址群。为配合丝绸之路(...
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出土的壁画。王龙供图 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年的辛勤工作,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西岸中区考古日前有新收获,大量壁画、塑像残块和纸质文书被发现。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回鹘文-汉文双语完整卷轴、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梵文残片、古藏文册页等,内容以佛教经卷为主,鲜有世俗文书。 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地处火焰山东段吐峪沟大峡谷南端,是新疆东部开...
2010年——201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研究院、龟兹石窟研究院3家单位合作,对吐峪沟石窟寺遗址实施了第一期保护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纸质文书等珍贵文物,对研究吐鲁番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该考古发掘项目当年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今年4月,吐峪沟石窟寺启动了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此次发掘工作是第一期考古工作的延续。计划发掘面积为500平方米...
5月22—23日,“丝路遗产——吐峪沟石窟寺遗址保护筹划会”在吐鲁番市召开,会议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承办。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韩子勇,文化厅党组成员、文物局局长盛春寿,吐鲁番地区地委委员、秘书长牛学兴,出席了会议并讲话。 会议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以及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的相关专...
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精美壁画、绢画、数量巨大的文书残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 5月23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龟兹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徐光冀、刘庆柱、谢辰生、林梅村、王建新等颇具影响力的历史考古专家齐聚吐鲁番市,对这处汇集有祆教、摩尼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与文化历史...
中新社吐鲁番5月23日电 (张强)记者从23日在此间举行的“丝路遗产-吐峪沟大遗址保护筹划会”上获悉,考古人员在对新疆吐鲁番吐峪沟石窟寺考古发掘中,发现大量文书、陶器、木器、壁画等珍贵文物。 此次会议上,来自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以及新疆文物保护部门的专家学者,研究探讨了吐峪沟石窟寺的考古发掘与保护。 吐峪沟石窟寺位于吐鲁番市吐峪沟峡...
东区出土的绢画残片 东区出土的画笔 西区中心柱窟壁画 东区出土的《大般涅槃经》写本残片 西区中心柱窟 东区出土的《金刚经》写本残片 地面佛寺出土的壁画残片 据新华社新疆吐鲁番5月23日电(记者毛咏、江文耀)我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精美壁画、绢画、数量巨大的文书残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 ...
新华网新疆吐鲁番5月23日电(记者 毛咏 江文耀)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精美壁画、绢画、数量巨大的文书残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 5月23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龟兹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历史考古专家齐聚吐鲁番市,对这处汇集祆教、摩尼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与文化历史遗存...
近日,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精美壁画、绢画、数量巨大的文书残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吐峪沟曾经是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最早交汇的地区。吐峪沟石窟最早开凿于十六国北凉统治时期,自北凉至鞠氏高昌统治时期,也就是公元5至6世纪,吐峪沟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佛寺建造与石窟开凿活动,并逐渐成为高昌统治集团全力经营的佛教重地。 图为吐峪沟西区中心...
中国考古工作者首次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吐峪沟内进行的考古发掘连续获得重大发现,其中包括精美壁画、绢画、数量巨大的文书残片、陶器、雕塑、生活用品等。 5月23日,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古所、龟兹研究院等研究机构的历史考古专家齐聚吐鲁番市,对这处汇集祆教、摩尼教、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与文化历史遗存的吐峪沟大遗址保护及数量众多的考古重大发现进行探...
3月31日,记者了解到,2011年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吐鲁番学研究院将继续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龟兹石窟研究院合作,进一步对吐峪沟石窟寺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工作。 吐峪沟石窟寺遗址考古发掘被列为“2010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将对提升吐鲁番国际知名度,增强吐鲁番发展的“软实力”,促进吐鲁番文物事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 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