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西安半坡博物馆9月11日迎来了建馆六十周年纪念日。1954到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距今6000年前的仰韶时期半坡文化遗址,进行了5次大规模发掘,出土了“人面鱼纹盆”等很多珍贵文物。 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从1958年开放至今,60年来累计接待的中外游客数量超过4000多万人次,其馆藏文物除了人面鱼纹盆、人头壶这些珍贵的国家一级文物外,还收藏了4000多...
游客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里参观 首席记者 张佳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 张佳)当半坡博物馆的上空响起用埙演奏的美妙音乐时,躺在展柜里那枚6000年前的陶哨,也用它的存在讲述了远古的文明。9月11日,中国第一座史前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迎来了自己60岁的生日。整整一个甲子, 这座以展示仰韶文明为主的遗址博物馆向上亿人展示了史前的中国。 西安半坡博物馆自1958年建立至今整整60年。为了纪念这一特...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微博是“2017年度十大文博新媒体影响力微博”,依靠其影响力举办的线上活动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其带动下加入到微博宣传的行列中,联合举办线上活动,提升博物馆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不仅仅是依靠活动来吸引公众的兴趣,而且不忘身为文博机构的宣传责任,接连发布有关文物知识的微博头条文章和微信推送,向公众提供丰富、系统、专业的信息。 文博新...
位于西安市东郊庭河东岸半坡村北的半坡博物馆是在半坡遗址上建成的,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一座比较完整,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最近一组西安半坡博物馆史前人类做成的器皿“表情包”,引起了网友的围观。 “西安半坡博物馆志愿者队”日前就发布微博称:史前人类欢乐多……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些器具虽然年代久远,但是上面仿制人形...
9月28日早九点半,开展仪式在展厅前正式开始,博物馆馆长张礼智发表讲话表达对展品提供者崔智涛先生的感谢以及对红军长征精神的感慨,之后崔智涛先生进行了致辞,并表示自己后续的收藏品展览将在半坡博物馆持续展出。开展仪式结束过后,嘉宾及游客们相继步入展厅参观,崔智涛先生对展品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据了解,该展览分两部分,共展出崔智涛先生收藏有关红军长征物品107件:第一部分“星火燎原——红军的由来”,...
中秋佳节,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西安市东城第一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与半坡Hua中秋”教育活动。来自东城一小的13名优秀学生在半坡博物馆里一起话中秋、唱中秋,感受原始文化气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 西安半坡博物馆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承担着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本次中秋特别活动通过参观展厅、了解中秋起源、讲述中秋故事、诵读中秋诗词、学唱中秋歌曲、制作美丽相框等环节...
在第67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西安半坡博物馆于5月30日赴智慧岛儿童智能培训中心,开展“新石器学堂”教育动,为30多位特殊儿童及家长送上了节日的祝福。 “新石器学堂”教育活动是为这些特殊儿童专门定制的,分为半坡文化小课堂和典型教育活动体验两大板块。半坡文化小课堂内容丰富,首先由宣教部讲解员为大家讲述半坡文化的相关知识,然后组织小朋友们观看六千年前半坡村落的动画视频、聆听原始房屋建筑及...
尖底瓶、人面鱼纹盆、陶埙……这些陶器都是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典型代表,半坡先民6000年前已经能烧制、使用陶器。昨日,半坡博物馆时隔6000年后,再一次点燃窑火,重新开始制陶,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第一次借助火的威力,使一种物质通过化学变化,从而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另一种新物质,这是人类的一次伟大创造。半坡博物馆的代表器物尖底瓶,是仰韶文化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也是半坡人最常用的一种水器。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以...
记者13日从西安半坡博物馆获悉,从明年起,西安市民凭身份证可10元钱无限次、不限时畅游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规模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生动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记者13日从西安半坡博物馆获悉,从明年起,西安市民凭身份证可10元钱无限次、不限时畅游西安半坡博物馆。 西安半坡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座史前聚落遗址博物馆,是黄河流域规模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遗址中的房屋、地窖、灶坑、男女分葬的集体墓地、各种生产及生活用品等遗迹遗物,生动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先民生产与生活情况。1961年半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11月25日,在西安半坡博物馆举办的“纵横万里跨越千年——丝绸之路的璀璨文明”展览成功展出。本次展览以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为主线,分为丝路遗珍、佛法东渐和文化融合三个单元,展品包括汉、唐、辽等织品,佛教造像、金质经书、彩绣幡挂、玉器、玻璃等各类文物131件,照片及图版30余幅。在众多展品中,被称为镇馆之宝的《金刚经》金册页惹人注目。这批丝路遗珍具有高度精湛的艺术价值、博大精深的历史价值和很高的收藏价...
中外游客参观丝路文物展品(记者李明摄) 丝绸之路纵横万里,跨越千年,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大动脉。昨日,130余件丝路遗珍亮相西安半坡博物馆,它们是丝绸之路璀璨文明的实物佐证。 此次“纵横万里跨越千年——丝绸之路的璀璨文明”展由西安源浩华藏博物馆与西安半坡博物馆联合举办。展览共分为丝绸遗珍、佛法东渐、文化融合三个单元。展品包括汉、唐、辽等织品、佛教造像、金质经书、彩绣幡挂、玉器、琉璃等各类文物共...
由于地势比较低等客观原因,西安半坡博物馆成为了洪涝的重灾区。在这些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之前,业已开发到博物馆“脚下”的房地产项目,更是让半坡博物馆雪上加霜。人们不禁发问:这样堂而皇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是如何通过相关部门层层严格审批,拿到相关开发手续的? 来自上海的陈先生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到古城西安旅游,景点就在市区内,竟然也会遭受“洪水”围困。“女儿今年小学毕业,趁着假期,我们计划到西安,让孩子切身...
7月下旬至8月西安屡降暴雨,截至昨日,西安半坡博物馆因近期的暴雨已被水淹3次,那么馆藏文物与遗址区在雨水倒灌的情况下是否安全,成了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3次雨水倒灌 只是淹了院子 西安半坡博物馆半个月内因暴雨被水淹过3次。8月3日18时许,东郊地区突降暴雨,博物馆门前及附近道路很快成了一片汪洋,积水最深处没过了膝盖,博物馆院内严重积水。几乎同样的情况在今年7月20日和8月2日也分别出现过,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