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绘画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最大表白,也好似中国哲学思想最亲切的某种形式。”那么,在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如何使公众真正读懂中国画?感受其精神的力量?吕立新以其独到新颖的视角和解读方式,为公众打开了一扇窗。 从2010年首次在《百家讲坛》开讲,到2014年做客央视四套《文明之旅》,伴随着《齐白石:从木匠到巨匠》《徐悲鸿:从画师到大师》《跟着吕立新去买画》等一系列著述的出版,吕立新...
8月23日,第二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已出版的《宋画全集》23册、《元画全集》16册,以及《明画全集》中的唐寅卷、仇英卷、徐渭卷、佚名作品卷共12册作品,惊艳全场。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2006年,《宋画全集》被纳入由习近平同志倡导设立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一期。2010年,在习近平同志的关怀下,编纂团队拓展...
中国画,因其运用笔、墨、纸、砚、绢等独特的绘画用具、材质,以笔墨作为独特的造型手段,又融入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强调“精神”,强调“以形写神”。中国画的发展,离不开传统传承与创新表现。 中国画的核心魅力在于线条,以线为主,皴擦渲染,黑白之间尽显人生理想和个人风范。即使用色也有着固定的用色方式。随着西方绘画在中国的兴起,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此产生了以西方绘画语言创作的现代中...
近日,一场名为“解谜:八大山人的艺术(1626-1705)”的展览在美国举行,43幅八大山人珍贵书画为十多年来首次公开展出。其实在西方,像这样藏有中国珍贵古书画的展馆不在少数。 不久前举办中国(2015)鉴藏大家紫金论坛上,几度重金购回国宝的收藏大咖刘益谦发出豪言:“每个民族强大之后,都会要买回自己的文化宝贝!”我们期待这些流失海外的宝贝有一天回到祖国——编者 近日,美国史密森尼弗利尔美术馆举...
内容提要: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独特而完整的形式体系和表现体系,是世界绘画中的东方代表。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表征,它构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精神之视觉图像。中国绘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特定的文化内容。中国绘画在其发展流变中,形成独特的形式与风格,并形成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神妙能逸”、“写胸中逸气”等美学观和艺术创作与品评的价值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视觉形...
中国画具有复杂深邃而迥异西方的体系,却一直缺少说明其发展过程、逻辑自洽的科学说明。这是由几点原因造成的:首先,除了南宋画院之外,中国绘画很少步入庙堂,缺乏官方的意识形态支持;其次,画家既然在江湖之远,便流派众多,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单一的理论描绘;第三,画家将绘画当作文墨余事,画论是文论的附庸;第四,中国的文艺理论自古没有建立理论体系的传统,即使形式上系统的艺术分析著作,也是细碎灵感闪现的集成。西方...
传承与守望——爱国主义教育系列之中国绘画史展 主办:李可染画院 协办:中国园林博物馆 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所 时间:2015年2月13日—3月15日 地点:中国园林博物馆 联系人:李可染画院 黄晓捷 13910628016 当今是数码的时代,信息的时代,媒介改革的时代。这个时代,绘画、图形、图像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李可染画院从图形图像学的角度出发,按原尺寸大小展示中国各个时代...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頫晚年人物鞍马画的代表作。图中画牧马官驱骏马十数匹驰逐于野水长堤、绿波红树之间。此图布局讲究藏露,中景露地不露天,林木、坡石、人马置于右半部,人马向左方走,把来处藏于画外。左方只露出树干和溪水,把树干和远山远水藏于画外。堤岸、溪水向左方延伸,通过岸上两马的奔逐,点出境外尚有无限景物,画似尽而意未尽。作者将书法用笔融入绘画,人马线描工细劲健,严谨中蕴隽秀;树石、陂陀行笔凝重,苍逸...
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中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宣扬功业,显示王权而进行的艺术活动,在事实上促进了绘画的发展。西汉统治者也同样重视可以为其政治宣传和道德说教服务的绘画,在西汉的武帝、昭帝、宣帝时期,绘画变成了褒奖功臣的有效方式,宫殿壁画建树非凡。东汉...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于水秀)“新文人画是当代中国画发展到后期的时候所产生的以文人情怀、文人个性抒发的艺术形式,强调绘画笔墨与抒情性的结合,同时又有时代的个性存在”。李小可开门见山的说。“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风格,绘画是一个相对宽阔多元的范畴,文人画更多的强化的是艺术家个人的性情、笔墨性情的一种表现。” 关于传统 在绘画语言上,作为一种独特的水墨语言,文人画有着属于自己的深度,这个深度具有...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根据盗墓者提供的线索,考古人员今年3月份开始对西安南郊一座拥有5个天井的唐代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意外发现其竟然是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父母的合葬墓。专家研究认为,墓室壁画内容十分珍贵,有男女乐队好似斗舞的休闲之趣,更有迎面而来的巨幅红日山水图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艺术文化、审美观念的发展演变和丝路文化交流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考古发掘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呆运说...
百多年来,中国绘画的演化主要立足在“集体立场”之上进行。各种变革或守护“传统”的运动,各种树立引导艺术的“权威”“主流”、或者反对这些权威主流的“非主流”行动与思潮,绝大多数都具备“集体”背景,都为各色规模不等的集团“圈子”服务,成为各自集体生存发展举措的一部分。 中国现代艺术的这一特殊状态,其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上世纪的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成为社会总题。艺术既...
中国传统哲学中蕴涵了“易简理得”的智慧,这一智慧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画中“尚简”之风的盛行。“立象以尽意”概括了绘画最高的美学追求。中国绘画不着意于再现事物具体复杂的形象,而是通过简洁洒落的笔触和画面,揭示一种内在的无穷意蕴。这就形成了一股“尚简”之风。 最突出的代表如梁楷的简笔画、马远的“半边”山水、夏圭的“一角”山水。尚简不是简单、浅显,是简约超然。 这种“笔简形具”、“笔不周而意...
“瞬息万变的现实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主题与材料的丰富资源,然而,大部分艺术家并没有赋予这种资源以个人的思辨与审美转化,而仅仅是一种稍加变形的现实主义‘再现’,他们的作品所呈现出的‘怪诞现实主义’或‘超现实主义’的图景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现实本身的面相。如果艺术家的创作仅仅与之保持一致,那么创作也不过是现实的模拟,而艺术家自身也将丧失超越现实的精神性,与之同化并被淹没于其中。”这是评论家朱朱在其...
本文所关注的不是某一种风格,而是一组相关的风格及其隐含的理想,或曰激发人们解释并证明这些风格的理想。这种理想就是表现手法的率意与天然。我们将通过这种理想所引起的一系列体现、反应和意义,追寻其兴衰与变迁。鉴于我们所论证的对象是理论和批评性反应,并非风格的发展,因此所援引的书画将仅作为说明论点的例子,大部分作品只注明标题,而不予讨论。我们不会以从中判定究竟存在几分真正的天然、抑或有多少刻意制造的天然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