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王菲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面塑艺术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当代面塑代表人物张俊显先生,无论在面塑的制作材料、创作技艺,还是创作题材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和创新,其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时值93号院博物馆创馆周年庆之际,93号院博物馆特别策划张俊显面塑艺术展,以期让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零距离接触面塑艺术,了解传统工艺,感受传统文化。

面塑的历史起源

面塑艺术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中国特有的一门民间艺术。从文献资料来看,早在汉代就有了面塑记载,当时的迎神赛会行傩舞时使用面塑成鬼怪头部。从考古发掘看,汉代古墓中发现有用面塑造的陪葬品,新疆吐鲁番阿期塔那地区出土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葬中发掘出面制女俑头和面塑半身男俑,可以说是距今所知最早的面塑人物。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书中讲到诸葛武侯征孟获时,有人说蛮人多邪术,需用人头祭神并用阴兵相助。诸葛武侯即用面和牛、羊、猪肉做成人头形状祭神,从此有“馒(蛮)头”之说。[详细]

面塑的发展演化

面塑艺术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山东荷泽,河北掖县,山西的定襄、繁峙,陕西和甘肃等地农村,至今在逢年过节时仍保留着面塑“花馍”的风俗习惯。“花馍”又叫喜饽饽。造型有龙、凤、花、鸟、鱼、虫、狮子、水果等,人们为了庆贺,为了祭祀,乡村中到处可见互送礼馒的欢快动人场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观和生活的需求也有了新的需求。艺人们为了市场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从祭祀、礼馍、水果、小动物逐渐发展到了民俗戏曲人物。[详细]

子推燕

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相传,春秋时期,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重耳下令,在这一天禁用烟火,吃寒食,还用面粉和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这就是“子推燕”的来源。“子推燕”一直流传至今。[详细]

羊羔儿馍

霍州面塑当地称“羊羔儿馍”。古时“羊”通作“祥”,有“吉祥”的寓意,一般过年过节临近,农家妇女用自种自磨的最好的面粉,按习俗捏制猫、狗、虎、兔、鸡、鸭、鱼、葡萄、石榴、茄子、“佛手”等面塑制品,成为寄寓美好寓意的民俗文化。[详细]

送面羊

相传当地一农家老来得子,名二小,从小顽劣异常,母亲只好让他帮舅舅牧羊。二小看到羊羔吃奶总是跪着,疑惑不解。舅舅说这是对母亲孝敬。二小渐悟事理。此后每年舅舅都送二小一只羊,提醒他好好长进,街坊邻舍互为效仿,慢慢改为送面羊,渐成习俗。[详细]

面塑与人生仪礼

面塑在人生仪礼中一般是以食的面目出现的,而随着时代的推移,把它赋予了一种文化和宗教的意味,使其具有一种复合的价值,在生命的不同节点的人生礼仪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塑艺术,因而成为研究民间文化的一种不可忽视的资料。[详细]

1、制面

在和面的时候,要加入蜂蜜、甘油,以及防腐剂,上锅蒸制。这时的面团没有加入颜色,叫做“本色面”。

2、上色

把本色面压成小饼子,把颜色挤在面中央,将面反复揉直到颜色揉匀。颜色色度不够,可以分几次续加。

3、塑形

利用捏、搓、揉、掀等简单技法,捏制出面塑作品的大致轮廓,使其形貌初具,以便进一步加工。

4、细琢

在初步塑形的基础上,利用工具进行点、切、刻、划,进行细致加工。并按照这种方法,制作其余的部分,直至加工完成。

走近面人张:从独乐乐到众乐乐

1995年,联合教科文组织授予张俊显“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3年,北京经济和信息文化委员会授予张俊显“北京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同年北京玩具协会授予他“北京民间玩具工艺大师”称号。现在,张俊显有五名入室弟子,平时,他会为小学生讲解面塑课,社会讲座他也从不推辞。张俊显直言,他会利用一切平台,去宣传和推广面塑艺术,因为这项艺术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他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份快乐。他说,面塑本就是民间的艺术,还是要回到民间,他享受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也喜欢为更多的人表演面塑技艺。[详细]

张俊显面塑:人各一面 面面不同

北京地区的面塑,其特点是表现手法细腻,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衣褶的处理、动态的表现、用色的考究、造型的别致,常常于细微处见出深厚的功力。张俊显的面塑艺术,因受到山东面塑的影响,更加注重传达人物内在的神韵,通过人物的手、脸,乃至全身的骨架,表现出人物的内在情感。张俊显说,做面塑不能千人一面,要人各一面,面面不同。为了刻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面孔,以及表现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张俊显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张俊显说,只有揣摩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捏出来的面人才能各有其风格,各有其气度。[详细]

张俊显面塑艺术展将在北京93号院博物馆开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大精深,面塑艺术作为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深受大众喜爱。当代面塑代表人物张俊显先生,无论在面塑的制作材料、创作技艺,还是创作题材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改良和创新,其作品无一不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时值93号院博物馆创馆周年庆之际,93号院博物馆特别策划张俊显面塑艺术展,以期让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能够零距离接触面塑艺术,了解传统工艺,感受传统文化。此外,广大爱好者们还可以通过中国文物网及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了解关于张俊显及其面塑艺术的更多信息。

左移动 右移动
财神
貂婵拜月
恨福
李逵夺鱼
麻姑献寿
十八罗汉之二
十八罗汉之十七
四大天王之二
四大天王之四
苏武牧羊
铁拐李
韦驮
钟馗嫁妹
钟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