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汉代双耳陶鼎赵冰摄 近日,安徽界首市热心市民殷俊民向该市博物馆上交了一批文物,共计19件。 汉代鐎斗 赵冰 摄 这批文物分别为汉代鐎(jiāo)斗一件,汉代双耳带盖陶鼎一件,唐代白釉绿彩高颈执壶一件以及不同朝代铜币15枚等,共计19件。文物整体保存基本完好,但也有令人惋惜的损毁之处,如鐎斗执手断裂遗失,陶鼎缺失一足,执壶执手断裂等。 唐代白釉绿彩执壶...
开幕式现场 2018年10月20日,由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复旦大学、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魂系汉唐”王朝宾书法展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此次晋京展是继2016、2017,河南、上海“魂兮汉唐”书法展后,“魂兮汉唐”王朝宾书法作品展第三站。 嘉宾剪彩 古稀之年的王朝宾先生,出生于河南尉氏县,是闻名国内的书坛宿儒,他在书法艺术创作、书法书籍编辑...
“金色记忆——中国14世纪前出土金器特展”9月21日起在四川省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对外展出,包括来自国内各大博物馆的350件(套)珍贵金器,其中珍贵文物比例超过70%。 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分为“初现——夏商西周时期”、“盛放——春秋战国时期”、“融汇——秦汉时期”、“耀世——魏晋隋唐时期”、“异彩——宋元时期”、“专题展示:黄金面具”等几大版块。据悉,此次金器特展是我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
人民网哈尔滨8月15日电 8月15日,由黑龙江省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在省博物馆正式对外展出。 陕西,简称秦,俗称三秦。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横跨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中部。地形南北狭长,北为黄土高原,中部则是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地区,南隔秦岭是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区。截然不同的地理地貌,孕育出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陕西古代文明。...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1月13日向媒体展示其重大考古发现。中新社发 龙宇阳 摄 13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解到,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共发掘西汉、东汉、南朝、唐代各时期墓葬27座,清理出各类文物200余件。中新社发 龙宇阳 摄 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该研究所在广州太和岗发掘西汉、东汉、南朝、唐代各时期墓葬27座,清理出土鎏金、玛瑙、青釉、铜、软陶等质地文物200余件套。 此次勘...
4月7日至8日,由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河南省非国有博物馆协会主办,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承办的“汉唐釉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开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及省内文博单位、高校的数十位专家学者与会。 釉陶是一种表面施釉的陶器,起源于先秦时期,汉代得到了极大发展,唐代达到了巅峰。唐代绚丽多姿的三彩器物是釉陶工艺发展的巅峰之作。随...
图为展出的珍贵的带有文字的纸质文物 图为展出的彩陶人俑 图为展出的彩陶器物 “汉唐火州丝路风采——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11日在广东东莞市袁崇焕纪念园综合展厅开展。来自新疆吐鲁番的50多件汉唐文物精品集中亮相,展现古丝绸之路灿烂文化。 新疆吐鲁番地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遗址1491处,被誉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馆之一”、“中华灿烂文明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
汉代铜镜制造业,是继战国之后铜镜生产的第二个高峰。其铸造工艺不断进步,铜镜应用日益普及。此时期的铜镜被赋予了丰富社会内涵和人文精神,开创了铜镜艺术的新格局。而唐代铜镜铸造业更是兴盛发达,并形成铜镜生产的第三个高峰。其形制、纹饰和铭文等都与汉镜大不相同,完全以全新的面貌引领时尚,展现一派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是中国历史上工艺水平最高的铜镜。现介绍二面汉唐时期的铜镜,来感受汉唐文化的无穷魅力。 图...
近日,“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600余件精品文物再现了华夏文明最精彩的乐章。 陕西人提起历史总是感慨追忆“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最鼎盛的王朝周秦汉唐在此建都”,但是很少有人深究盛世背后的故事。几千年的历史更迭,老祖宗就没给三秦大地留下些思考和启示?那就来谈谈让人自豪的盛世王朝——唐朝。 盛世不是偶然,是厚积薄发。唐代长安的人口达一百多万,...
日前,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获悉,该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从2008年开展至今,已经连续对外展出9年时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旧有的陈列已经不能反映陕西文博事业的新成就。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陕历博从1月7日关闭基本陈列,进行全面提升改造,5月18日将以新的面貌迎接观众。 基本陈列改造期间,为保证游客的正常参观,该馆于2018年1月9日推出“三秦华章 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
在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关闭改造期间,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月9日推出“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该展览展示了从该馆171万件藏品中遴选出的600多件精品文物,西周青铜器、秦汉陶俑、唐代金银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展现了陕西周秦汉唐灿烂的古代文明。 此次推出的“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凤鸣岐山”,从周族兴起、西周王朝和西周经济文化三方面讲述西周故事;第二单元“东方帝国”,从秦国...
据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12月2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的消息,该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将于2018年1月7日关闭,进行全面提升改造。2018年1月9日,该馆将隆重推出《三秦华章光耀四方-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 新基本陈列将于明年5月18日前对外开放 “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陕西古代文明》,是在原基本陈列《陕西古代史陈列》的基础上改造完成的,时至今日,已对外展出9年时间。”...
图为研讨会现场。 天山网轮台讯(记者王娜摄影报道)12月8日至10日,“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研讨会”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举办。 来自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遥感所、中国社科院、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学者专家齐聚一堂,从多角度揭示历史上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有效治理和中华文化在新疆的主导地位,对西域都护府遗址所在...
西域都护府究竟在哪里,目前在学术界众说纷纭。12月8-10日“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研讨会”在新疆轮台县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国内多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著名学者专家齐聚新疆轮台县,从多角度揭示历史上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有效治理和中华文化在新疆的主导地位,对备受关注的西域都护府遗址所在地理位置...
《陕博日历》发行仪式。田进摄 12月5日,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主编的陕西第一本文物日历——《陕博日历》正式发行。该日历将365件周秦汉唐的精美藏品与365天的日常生活搭配编辑完成。 据介绍,2018年《陕博日历》以“大唐长安”为主题,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历时半年精心撰稿,《故宫日历》原班人马设计打造。翻开日历,左侧是从37万余件馆藏文物中精挑细选的365件文物的图片和中英文双语介绍。右侧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