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潮汕地区的过年习俗 除夕 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除夕前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是日起,家家户户大扫...
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荆州、沙市一带,第-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二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武昌以正月初四...
孔府年节 孔府年节有一些和民间不同的地方。 腊八。腊八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腊八粥进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户人”中的烧火户在这天专来烧火。支起大锅,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里。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粗的,给当差的喝,粥里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类,喝粥时,一个还给一斤馍馍;另一种是细的,用薏米仁、桂元、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红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这样的粥是供...
维吾尔族是一个十分热情而又好客的民族,每当客人来他们家里作客时,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客人来到后,主人在门口热情迎接,热情让座和互相问候。款待客人的第一个程序是请客人喝茶。在喝茶时,要端出馕、方块糖、冰糖、葡萄干、杏干、瓜果及自己制作的各种小点心和饼干。 待客的茶是新烧的,有条件的还用大碗奶茶招待,他们还喜欢把馕掰碎放在碗里,让客人吃好喝好。 喝过茶后,还要做饭招待。用什么样的饭来招...
满周岁行“抓周儿”礼的风俗,在民间流传已久。宋·吴自牧《梦梁录·育子》载:“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缎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谓此为“小孩之盛礼”。 清末民初,北京民间仍然盛行这种小儿“抓周儿”礼。虽然,小儿周岁并不搭...
中国以农立国,所以,百姓们非常重视土地,祭拜土地也就成为生活必不可缺少的程序。他们认为有土地才能栽种五谷、有了五谷才能生存。那么,土地公应如何祭拜呢? 祭拜时辰:头牙、中秋节上午吉时、尾牙下午吉时,平时每月初二、十六日。 供品:半生熟的三牲、果品、金衣符纸、茶三杯、酒三杯、其它随意、求财者再加上五路财神金、土地发财金。 祭拜:点香后先要对屋内拜一下、这是拜地基神,然后在拜土地公,...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谈及死就会涉及到“做七”。民间对于做七也十分有讲究,有做七也必有落葬的程序,而落葬在整个丧葬仪式显得非常关键,因为这往往是整个仪式的休止符。人们往往也会选择一个适宜落葬的良辰吉日将逝者安葬。那么,在骨灰落葬中我们要如何祭拜呢? 第一步:选个落葬吉日 人们常认为选个好日子为逝者落葬能够阴泽后代。因为丧葬吉日不可忽视。那么选择丧葬吉日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以下几种选...
信仰佛教的共同观念,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香,年轻人也会随着大人做做样子拜一拜。但是,烧香也是有讲究的哦,不能随随便便的拜,稍有不慎可能会是对佛的一种不尊敬。在此,小编今天带来中国礼仪文化中有关初一十五上香的相关知识,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礼仪常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左传·曹刿论战》...
中国素来是礼仪之邦,坐立行走都有一整套的规矩。民谚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一个举止优雅,待人礼貌的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个人观念的改变,导致很多人丧失了基本的礼仪常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中国民间民俗礼仪大全,希望通过中国礼仪文化的学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同一个七夕节,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色。这里略加阐述各地区的活动。 在浙江嘉兴塘汇乡古窦泾村,有七夕香桥会。每年七夕,人们都赶来参与,搭制香桥。所谓香桥,是用各种粗长的裹头香(以纸包着的线香)搭成的长约四五米、宽约半米的桥梁,装上栏杆,于栏杆上扎上五色线制成的花装饰。入夜,人们祭祀双星,乞求福祥,然后将香桥焚化,象征着双星已走过香桥,欢喜地相...
中餐点菜的“三优四忌”,一顿标准的中式大餐,通常上菜的顺序是,先上冷盘,接下来是热炒,随后是主菜,然后上点心和汤,如果感觉吃得有点腻,可以点一些餐后甜品,最后是上果盘。主人在点菜中要顾及到各个程序的菜式。 中餐点菜优先考虑的菜肴: 1.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宴请外宾的时候,这一条更要重视。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饺子、狮子头、宫爆鸡丁等,并不是佳肴美味,但因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
长期居住在新疆的俄罗斯族,主要是在18世纪后从沙皇俄国迁来的移民,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伊犁、塔城等地。 俄罗斯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遇到喜事更是放喉高歌,手舞足蹈。俄罗斯族青年男女的婚事,主要自己做主,大多经过自由恋爱而成婚。也有经父母介绍或朋友提亲而成婚的。婚礼主要在教堂举行。由神父主持仪式把各种蛋糕分给新郎、父母及亲属和朋友,也表达了新郎新娘对父母和众人的祝福。 在婚礼上,新郎和新娘...
新疆的达斡尔族主要居住在塔城县。这个民族的人数虽然不多,他们的婚俗却十分有趣,男女结婚要经过媒人提亲。有意思的是媒人去提亲时,头上要戴一顶帽子,帽子右边还要挂一红布条,并要提上酒。别人一看这种装束,就知道是去女方家提亲说媒的。 不过媒人第一次去提亲,并不一定成功,女方家要认真进行考虑,媒人要等到第二次去女方家时,才知分晓。假如婚事谈成,女方的父母要对未来的女婿进行各种考察,所以男方要随父母到...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