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司南玉佩是汉代辟邪玉之一,数量不多却很重要。司南佩形若工字形,扁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为两长方柱相连形,横腰环一凹槽。顶部琢一小勺,下端琢一个小盘,全器光素无纹。在中间凹细处或小勺柄处,有一个横穿或竖穿的孔,可穿系佩挂。 司南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古代的司南形如勺,也像瓢或北斗星形,其构造上有勺,下有地盘。无论地盘如何防止,勺如何转动,最后勺的定向...
本文是一名资深传统文化爱好收藏者所述,很多观点都值得一看。 收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过去历史的尊重,是对未来的启示。今天就以和田玉收藏为中心来谈一谈,玉器收藏背后的文化属性及价值。 毕竟,一件玉器收藏品的价值是否有上涨空间,不仅仅取决于其稀有程度,商品的理化特性,等这些产品本身的硬实力,更重要的还是要看由人们赋予它的文化价值。 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风俗等...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但在教科书和历史文献中,可资考据的文字记载最多也只有三千年。我们缺乏像埃及金字塔、两河文明时期那些五千年历史的古建筑,但这并不等于我们的文明历史就没有世界上其他地区久远。在诸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中,我们或许忽略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东西——玉石。事实上,中华民族的玉石文明可以直追上万年。 今天,“丝绸之路”妇孺皆知,而“玉石之路”却鲜有记载。在我国考古...
《礼记•月令》云: “仲春三月,祀用圭璧。”《周礼•春官•大宗伯》中也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可见玉已从祭神、通神,发展到以“玉”喻神、称神的阶段,从而使玉与神仙思想紧密地联系起来。 道教发源于历史悠久的华夏大地,从中国的洪荒时代起,人类首先开始寻求自然的庇佑。 “万物有灵”是原始人类在形成宗教之前最先出现的理论,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敬信、灵魂...
玉不是神器,而是君子灵魂的凝结物,散发着士人知识分子德行的浓郁香气。 越过玉的形态和气质,儒生看见了自身的端庄面影。玉就是士人精神投射在矿物上的伟大镜像。 玉从器物转变为德行的象征物是从春秋时期开始的,儒家学者在进行精神诠释的时候,急需一件器物、一个实实在在的物体作为无形的德行的载体。 而玉在这时进入他们的视野,它所包含的物理特征恰恰与儒家所要宣扬的道德标准相一致,于是,玉与儒家...
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中国区域内最早的用玉记录是在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正式发掘出土玉器的总数已达100余件。经放射性碳元素测定,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7400——8200年,由此认定兴隆洼文化玉器是迄今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玉器。 从考古学分期说,兴...
刻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钟鼎文,都是我国古老的文字。在这两种古代文字中都有“玉”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玉”曰:“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大概的意思是“玉”是一个象形字,最初来源于把三块横玉用一条玉贯联结起来。“石之美有五德者”,五德指“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絮之方也”,这是古人对玉广...
经部是头脑,史部就是文明的躯干,史部的确是中华文化的又一骄傲。在四大古文明里,埃及公元前3200年就已经有了成熟的文字,苏美尔前3100年出现楔形文字,印度前2300年的哈拉巴遗址中发现了至今没有破译的文字,而中国的文字目前为止只能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国人重史,虽然在古文明里中国的文字出现得最晚,但完全不妨碍我们把文字用到最极致和最有生命力。 从甲骨文开始,我们的文字就为记史服务,直到清代,这一传...
经部里还有一部《诗经》、一部《周礼》也是玉文化大本营,《诗经》走的是文艺路线,《周礼》走的是思想路线。 《周礼》和玉 《周礼》打的是周公旦的大旗,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真实存在感的政治圣人,他的家族地位相当于父亲、政治权力等同于天子、道德高度称得上圣人,且善始善终、功成身退还能千古传颂,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人。后世人物,地位如父的诸葛亮鞠躬尽瘁也换不回蜀汉不亡,权势比君的多尔衮一朝身...
藏族有祈子的习俗吗?生男孩、生女孩有着不一样的庆祝仪式吗? 藏族也有“男尊女卑”的规矩,但比起汉族要宽松的多。在西藏小孩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就要前来祝贺。这种活动叫做“旁色”(藏语“旁”是“污浊”的意思,“色”是“清除”),也就是清除晦气的活动。客人一进屋,先给生母和襁褓中的婴儿献哈达,给生母敬酒、倒茶;然后端详初生婴儿,对孩子的出生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一般要说“次仁”...
文化,是一个地区或民族存在的理由,一旦这个地区或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她就会渐渐在强势文化中消失(然而文化却不是一种很容易失去或形成的)。 广东有几大特色地域文化: 1、潮汕文化:这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注目的文化,他们的文化并不受行政区划限制。 2、五邑文化:以江门为中心,这个侨乡文化的势力在广东也仅次于潮汕文化。 3、嘉应文化:以梅州—惠州为中心,形成了客家文化带,这一...
“拜太岁”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一个内容,也是我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传统习俗。 早在元、明时代,拜太岁活动便被列入国家祀典。其所尊奉的对象为主管岁星的神灵,称太岁神。 “拜太岁”是中国道教文化的一个内容,也是我国民间一种化煞消灾、祈福纳吉的传统习俗。早在元、明时代,拜太岁活动便被列入国家祀典。相对于中国内地居民来说,潮汕人算是最擅长“拜老爷”的族群,自古以来便流传着“拜太岁”以及类似于“...
牛娘戏”亦称牛戏、地戏或长衫戏,解放以后定名为牛娘戏,是岑溪市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牛娘戏中有说、有唱、有戏,娱乐性很强,深收当地农民喜爱。 牛娘戏是在当地民间歌舞“舞春色”基础上衍变而成。每逢春节前后,当地群众自发开展迎春活动,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舞春牛”是活动的中心。“舞春牛”由二至四人拉着一个披上画有图案的彩布装扮的牛形,至各家各户拜贺新春,边舞边唱。最初只唱些祷祝之词,由一...
防城港有京、瑶、壮、汉等民族,使用的语言有:普通话、粤语、壮语、客家语、瑶语、京语等。 防城港各民族间如兄如弟、友好相处,团结互助共同建设着社会主义祖国南方边疆这一块美丽的土地。 瑶族:自称“勉”、“金门”等。市辖区的瑶族有“板瑶”和“花头瑶”两种,来十万大山区定居已有300年左右的历史。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瑶语支。 瑶族的恋爱、社交较为自由,男女青年相会,常对歌叙情,感情深者,即...
婚俗,男婚女嫁,玉林民间称“红事”。 婚前,旧时玉林不少地方有哭嫁的习俗:待嫁女子一当明确知道自己已定日“过门”,便当在出嫁前一个月开始哭嫁(唱哭嫁歌),以表示留恋娘家,并非情愿出嫁的情绪。这是旧时劳动妇子借以反抗封建婚烟制度的一种表现。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这种哭嫁旧俗已很少见了。 婚礼日,民间谓之“日子”。现在的婚礼日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或春节前后。玉林民间传统规例:嫁女家上午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