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底,为期两个月,投资600多万元的汉家公主纪念馆展览提升工程即将完工。该项目由李长春同志亲自批示,国家文物局协调,江苏省南京博物院组织博物馆专家具体实施。为了贯彻落实李长春同志的指示精神,江苏省文物局在今年6月接到国家文物局的通知,委派南京博物院1名领导和相关专家于7月23日来伊接洽考察,经过实地调研于8月底完成展览提升陈列大纲与陈列方案,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的审核;9月7日,汉家公主纪念馆展览...
楼兰古城的保护即将加速。 三间房是楼兰古城地标之一。 国家启动大楼兰保护工程 楼兰将建35米高的瞭望塔 本报记者探访神秘的楼兰古城 站在楼兰古城里,李鹏飞神色凝重,一言不发。李鹏飞是楼兰文物保护站的一名工作人员。他驻守的地方寸草不生,却埋藏着无数国宝。楼兰曾经无比繁华,后来却突然消失,变成了人类很难涉足的生命禁区。 长期以来,楼兰的保护牵动着许多人的心。若羌县文物局局长焦迎新说,现在...
近日,江苏省东台市文广新局组织召开泰东河工程文物考古勘探协调会,来自南京、无锡、镇江、淮安、徐州、盐城等专业考古人员,以及东台市泰东河工程指挥部、时堰、梁垛、五烈、西溪等镇区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泰东河工程涉及泰州市、姜堰市、兴化市及东台市,西接泰州引江河,东连通榆河,全长55公里。泰东河历史悠久,沿线文物资源极其丰富。先后经省文物考古调查队、盐城文物局和东台市文物部门考古调查勘探,泰东河工程沿线发...
11月11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梵天寺经幢科技保护工程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这座始建于吴越时期的文化瑰宝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防火墙”。 梵天寺经幢科技保护工程是该处于2009年启动实施的一项综合型、高科技文物保护工程,它通过对经幢本体的现场勘察、室内外实验,研究分析文物遗存存在的病害以及病害的破坏机理,同时有效借鉴其它石质文物加固保护工程经验,针对性制定实施梵天寺经幢的结构加固、构件修复、防...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尉露)11月12日,记者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朝阳展会上获悉,BON蓝海视频通讯社将正式启动“千万亿工程”:于2012年内,实现向数千家的全球媒体用户,发布数万个中国的视频信息和电视节目,到达数亿海外观众。“千万亿工程”的目标是将海量的中国信息,向全球爆发式的发布,并以此创建一个“标准化、规模化...
11月7日上午,2010-2011年度鲁班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的200项优质工程的承建和参建单位参加了此次颁奖仪式。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馆项目荣获此项大奖,这是继该项目5月18日《长安佛韵》荣获全国十大精品陈列以来的又一国家大奖。 石刻艺术馆项目是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陕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等参建单位的大力合作下,在碑林博物馆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共同取得...
随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快速有序展开,日前,保护工程安消防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须弥福寿之庙、安远庙、普乐寺安、消防工程,溥仁寺安防工程、殊像寺消防工程已于近日顺利开工,工程总投资2657万元,设计工期一年。溥仁寺、安远庙、普乐寺、殊像寺始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均为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对加强清政府与西藏、蒙古等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统一的多...
历时近三年,总投资约200万的南宋石刻公园古墓修复工程日前正式完工,近期将对外开放。 东钱湖墓葬石刻群类别多样,尤其是南宋部分更是我国现存南宋时期规模最大、雕刻最精的墓葬石刻遗存。由于古墓年代久远,为尊重史实、保护文物,真实再现古墓原有风貌,东钱湖管委会经历了漫长的现场考察调研、方案策划论证过程。前期工作自2008年启动,先后进行近十次专家论证,最终于2011年4月正式确定修复方案,6月开始实施...
2010年11月30日,四川省三台县全县部分文保单位维修加固项目通过公开招标,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中标该项目一标段(王爷庙、地祖庙)的维修加固工程,截止2011年9月底该项工程已全面完工,并于9月29日对该项目进行了阶段性验收,针对验收发现的相关问题施工单位已于10月10日前全面整改。2011年10月26日“三台全县部分文保单位维修加固项目(王爷庙、地祖庙)工程竣工验收会”在郪江镇召开,邀请...
10月24日,由山东省文化厅主办、山东画院承办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中国画展”创作工程在济南启动。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出席并讲话,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芹介绍了山东非遗的有关情况,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宣布了创作工程实施办法。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中国画展”创作工程是以山东省第一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41个美丽...
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张文强视察坎儿井工程10月下旬,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对两县一市坎儿井二期工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督查,利用3天时间深入11个乡(镇),实地督查了14条正在实施维修加固的坎儿井。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张文强亲自到现场视察并做了重要指示。他强调,坎儿井保护与利用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点惠民工程,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坎儿井工程的实施,工程实施两年来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并受到...
随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顺利推进,日前,溥仁寺古建筑保护修缮工程顺利完成了施工招标、材料采购、现场测量等前期准备工作,并于10月中旬开工。承德溥仁寺始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是清政府为团结蒙、藏、维等少数民族,于康熙六十大寿之际,应专门来承朝觐的蒙古各部王公贵族请求在山庄东侧修建的皇家寺庙,是外八庙中最早修建的一座寺庙。寺庙建筑融合了汉、藏建筑艺术的精华,气势宏伟,形制...
一座棺木裸露,却没有尸骸;一座有尸骸却未见棺木;一座保存完整的砖室墓葬,等待着考古人员开棺一探究竟…… 这就是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区幸福中路道生碱店北侧的“1897项目考古工程”现场所看到的一幕。 “我们考古挖掘出了10余座墓葬。”现场考古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多数为两汉时期的墓葬,只有一座是民国时期的墓葬。 民国墓葬可能是衣冠冢 在考古工程现场南侧,有一个墓葬坑,巨大的棺木裸露在外。棺...
10月25日上午,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敏竹林寺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在山南地区扎囊县举行。 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洛桑江村出席仪式并宣布西藏“十二五”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暨敏竹林寺、查杰玛大殿、拉萨卓玛拉康保护工程开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新杂·单增曲扎出席仪式,自治区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
天放楼修缮竣工照片 红楼修缮竣工照片近日,江苏省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天放楼、红楼修缮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天放楼,建于1947年,为纪念著名的清末民初爱国志士,著名的学者和诗人金松岑而建。红楼,建于1916年,为吴江市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同川自治学社的教学楼。建筑面积共计471.5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建筑出现屋面坍塌、墙体渗水,室内木结构朽烂、油漆剥落,白蚁蛀蚀等险情。今年4月,在镇人大代表的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