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和·夹钟清”钟,通高27.6cm,舞广13.8cm,舞修17cm,鼓间14.7cm,铣间18cm. 此钟属椭圆筒式乐钟。钮作相对的扁体双夔龙,龙首饰粟纹,龙身饰回纹,二龙之间有一方形小环钮。钲部周廓及篆带饰多层蟠虺纹,乳枚作螺旋式半球体,隧部以蟠虺纹组成翼形图案。钲部正中正面阴刻篆书“大和”二字,周围有明显的铲磨痕迹,显然是在原有刻铭上改刻的;背面阴刻篆书律名“夹钟清”三字。 此钟...
蟠螭纹编钟(9件),战国前期,通高21.1cm,宽14.6cm,重2.57kg;通高19.8cm,宽13.8cm,重2.17kg;通高18.9cm,宽12.8cm,重1.7kg;通高16.9cm,宽11.5cm,重1.36kg;通高15.6cm,宽10.8cm,重1.12kg;通高14.3cm,宽9.9cm,重1.04kg;通高13.2cm,宽8.8cm,重0.89kg;通高11.8cm,宽8.2...
俑是古代墓葬用的偶人,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随着中国历史上奴隶社会的消失和封建制度的建立,从而产生了代替活人殉葬的模拟物——俑。明代的一般墓葬不再以俑随葬,但一些王公官员的坟墓中还经常出土俑。1986年在灵宝大王乡南营村明代许氏家族墓中一次出土60件各类各式精美的明代铜俑,在全国也是极其少见的。 灵宝明代许氏家族首要人物是许进,字季升,明成化二年中进士,历任山西大同巡抚,善边...
不久前,在朋友处见到一面图案极特别的汉代铜镜见图一、二,其直径12.5厘米,厚0.7厘米,红绿锈,品相极佳,山东坑口。图案为四条鱼纹交叉而成,只有鱼身而无鱼尾,鱼头向外,嘴尖部每侧有两道胡须,应为鲤鱼,鱼眼呈乳钉状,鱼鳍从鱼鳃部向外呈放射状排列,鱼鳞呈括号状向镜钮整齐排列,每条鱼三行,四鱼中心是镜钮和柿蒂纹,四鱼外部空隙处衬有四只凤鸟;图案简洁流畅,外围宽缘无纹,其形制为典型的东汉铜镜。 ...
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有二:一为战争,二为祭祀。商周时期,凡有大事之前都要进行占卜以预知吉凶。 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铭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对伐商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就在当天,周师一举打败了商军。到辛未这天(七天以后),武王在驻军处,赐给有事(官名)利(人名)以金(青铜),利觉得很荣耀,遂铸此簋作为纪念。 周武王...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共有两件。后来都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此件为日本所藏。 这件虎食人卣的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梁上饰长形宿纹,以雷纹衬地。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
盘,是一种水器。形制较小的盘也用于盛水洗手,大型的盘则可用来洗浴。一般是浅腹,圆形,有足,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这只蟠龙盘为侈口,方唇,高圈足。腹部外以六道棱脊间隔成六组纹饰,每组以同向双鸟纹为主纹,衬以雷纹为地,鸟身上饰云纹。 盘内铸出一条蟠龙,龙首昂起,挺出盘心10厘米,龙身两边鳞纹,中间夹以重斜方格纹,圈足纹饰由六道棱脊间隔分组。每组饰一虎耳龙纹,雷纹为地。盘口径61.5厘米,...
这是一件古代蜀国的青铜面具,它表现神话的、半人半兽的形像。 它的额际低而扁宽,眉阔目凸,鼻形圆硕,大口紧闭,两只尖状兽耳高翘外张,额中又饰以巨大的卷云纹扉棱(现仅有一长方形孔)。 整个面具表情威严肃穆,表现手法夸张,朴拙,奇诡,尤其是两眼作圆柱状外凸,高达16.5厘米,最为神异。结合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推断,此当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神像,又据其两颊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孔推测,此像可能是蜀...
提梁卣(商代) 通高41.5厘米 1994年山东省滕州市前掌大村出土 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卣,是一种酒器,专用以盛放祭祀时使用的一种香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卣的形状通常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椭圆或方形,也有做成怪兽食人状的。这件卣系子母口,竖颈,圆腹,下部微鼓,圈足。器侧面附有提梁,有盖,盖顶有一菌状纽。盖、腹和圈足均饰一首双身的...
“爵”,听来十分雅致的名字,令人顿生精巧而高贵的感觉,它是奴隶主贵族宴饮时使用的酒具,如同现代的酒杯一样。爵的名称是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 爵的常见形制为深腹、圜底、三尖足、前有流、后有尾,侧面有把手,口沿上有的分立两柱。至于长流和尾的造型,主要在使其平衡,又对称美观。爵的整体造型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反映了匠师的巧思。 爵盛行于商代,并与觚等其他酒器配...
从器形看,由于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使用陶范,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由于不可能铸造出完全一样的陶范,故也不会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型,如果有,则肯定一件是伪器,或二者皆伪。 从铜铁合铸上看,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中期,这类铜铁合铸器所使用的铁都是陨铁,那么究竟什么时候出现人工冶铁呢?1990年,河南三门峡西周晚期虢国贵族墓地出土了一把...
以今天的眼光看,秦始皇固然有残酷无情的一面,也有超前的眼光与惊人的想象力。他建立的中央集权帝国出现在距离纸张发明尚有300多年的时代,正如美国汉学家顾立雅赞叹,在基督诞生之前,中华帝国就显示了与20世纪超级国家的相似之处。 季风与黄河造就的契机 为何中国的首次统一大业需要由一个身处文明核心区域之外的政权来完成?我们就需要把目光投向孕育这古老文明的土地本身的特征:中国地区属东亚季...
秦始皇在位,大兴土木营造宫室修筑长城,激起天下老百姓的强烈反抗。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就是这些造反者的头头,不过不管是谁,都缺乏必要的军事战略眼光。上天似乎格外垂青一个名叫韩信的人身上。那么这个韩信又是何许人也? 韩信的出身并不是名门望族,当初做平头百姓的时候,因为贫穷又没有良好的品德,所以被人看不起。这韩信不会造假,也没有学历,以致找工作连连碰壁,尽管肚子里有满腔才华,可是那些居高位的个个都...
秦王朝建立的这套中央集权机构的政权机构,以后一直被历代王朝所仿效。其中汉代的“三公九卿”,基本上是照搬秦制。 秦之中央最高统治者是皇帝,皇帝以下,中央最重要的官职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 【丞相】:战国时秦国原有相、相国,统一全国后,称作丞相,李斯为第一位丞相,乃百官之首。“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原称尉、国尉,统一全国后称...
叔孙通,薛县(今山东滕县东南)人。初为秦博士。秦末,先为项羽部属,后归刘邦,任博士。汉朝建立后,与儒生共立朝仪。因博学升太子太傅。历史上的叔孙通能说出老百姓穿绫罗绸缎的话来吗?不能,因为秦朝百姓不能衣丝。 百姓在西周时期是贵族的总称。《诗经·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东汉经学家郑玄笺:“百姓,百官族姓也。”群黎指万民,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老百姓。战国以后,百姓的词义发生变化,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