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更好地做好文物征集工作,促进灌云县文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业态。灌云县博物馆近期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鉴宝活动和文物半捐半赠活动,县内热心于文物收藏的爱好者欢聚在县博物馆会议室,让各自的收藏品纷纷亮相。 这次活动一是请专家给藏家宝物把把关,二是希望收藏爱好者在鉴定结果基础上半价向博物馆转让文物。本次活动请到原市民俗博物馆馆长纪达凯和市重点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高伟两位专家为收藏爱好者鉴真去伪...
近日,由安徽省文物局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名人馆承办的“寻珍数典薪火相传——安徽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安徽名人馆展出,将持续到4月22日结束,共展出文物390余件。 为真正实现“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安徽省文物局精心策划举办了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本展览从百万件文物中遴选出390余件展品,分为“硕果累累、普查历程、保护与利用...
图为警方集中将文物返还给被盗者。刘净摄 记者26日从重庆南川区公安局获悉,该局近日破获一宗跨省盗窃文物系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破获系列案件19件,追回被盗物品24件。警方成功摧毁了一个在渝黔两地流窜作案的文物盗窃团伙。 重庆南川警方2017年年底接到谢女士报警称,她家门前一对石狮子一夜之间不见了,曾有人出价2万元购买这对石狮子。根据谢女士提供的信息,民警第一时间调取了案发现场周边...
隋 仓贮铭砖 传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长32.5厘米、宽16厘米、厚6.4厘米 这块砖上端残缺,有铭文为“大业五年十一月廿三口,纳社仓粟壹万伍仟硕(石)讫,仓吏刘口、史赵方、仓督刘冠、正李玑”。这是当时社仓向官府交纳粟粮的砖刻。据《隋书·长孙平传》记载,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长孙平为度支尚书,见天下州县多遇水旱,百姓不给,便奏令每年秋天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间巷...
隋 明器 1956年湖北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 高65厘米 此俑褒衣博带,头戴笼冠,足穿舄,双手抬至胸前。 笼冠据《隋书·礼仪志》载:“武冠,一名武弁,一名大冠,一名繁冠,一名建冠。今人名曰笼冠,即古惠文冠也。天子元服,亦加大冠。今左右侍臣及诸将军武官通服之”。可见,笼冠本为武官之冠,然隋时已非武官专用,皇帝的近臣等皆配戴。 孙机先生曾就笼冠有所论述。根据...
隋 货币 直径2.3——2.5厘米 隋五铢钱皆有周郭,“五”字旁边有直划形成内郭线,文字笔划粗壮。隋初钱币紊乱,当时关东通行北齐的常平钱,关中仍行北周的五行大布、永通万国等钱。这些钱不但大小、轻重不一,且币质低劣,对商业交易极不便利。隋朝建立后新铸五铢钱,质量精良。铸成后,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下诏四面诸关,各付百枚新钱为样,从关外来的钱,勘样相似,然后允许入关,其余杂钱,即...
旧石器 旧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约28万年 原物1984年辽宁营口大石桥金牛山出土 颅长20.6厘米,颅宽14厘米,颅高14厘米 金牛山遗址出土了丰富的人类化石,包括1个头骨、6块脊椎骨、两根肋骨、1根尺骨、1块髋骨、1块膝盖骨、9块手骨和26块脚骨。这些化石全部属于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子个体。 金牛山人颅骨低矮,颅骨的最宽处高于北京人,脑量约为1390毫升,比北京人的脑量大。...
南北朝 北朝 北周 货币 直径2.6厘米、2.8厘米、3厘米,重4.3克、3克、6.1克 这三种钱币均为铜质。布泉钱(上)为北周保定元年(公元561年)铸造,有内外郭,一枚当西魏五铢钱五枚。五行大布钱(左)为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铸造,亦有内外郭,且轻重不一,小型的直径为2.3厘米,重2.1克。一枚五行大布钱当布泉钱十枚。永通万国钱(右)为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铸造,...
元 公元1206年-1368年 1970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郊元代丰州城遗址出土 高58.3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8厘米 此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为瓶形,下为镂空瓶座,连为一体。瓶口外敞,长颈,螭形双耳,瓶腹浑圆,四面各有一铺首衔环。瓶体通施天蓝釉,釉层较厚,釉色不匀,部分流于底部,俗称“流釉”。釉面有多处紫红斑,是釉料中的铜在烧制时还原所致。 元代钧窑釉色以青蓝为...
元 至顺四年 公元1333年 1955年安徽合肥孔庙旧基元代窖藏出土 高51.5厘米、口径9.5厘米、腹径23.5厘米、足径12厘米 此瓶带盖,敞口,细颈,垂腹重心较低,颈、腹部过渡比较明显,圈足略向外撇。圈足里刻有“至顺癸酉”、“庐州丁铺”、“章仲英造”字样。庐州就是今天的合肥。可见这件银瓶是由安徽合肥丁家店铺的工匠章仲英制作的。 玉壶春瓶,也叫玉壶春壶,这种形制可能是古...
隋 明器 1982年陕西省西安市郭家滩罗达墓出土 高27.1厘米、长20.5厘米 此俑头戴尖顶兜鍪,身穿明光铠,肩披覆膊,胸前有两圆护,下身着战裙,脚蹬长靴,坐马披以铠甲,是当时重装骑兵形象。文献记载,东汉末年已经出现了较完备的马铠,南北朝时期已较普遍使用,这和当时少数民族长于骑兵作战有关。身穿铠甲的战士骑着穿上马铠的战马为当时的重装骑兵。隋朝时,军队的主力仍旧是这种重装骑...
隋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高34厘米 此两俑头戴盔,有护耳、护项,身穿明光铠,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腰束带,肩部绘有黑花,下着袴,足穿黑靴。右手下垂,拳间有孔,似原执武器,左手曲于胸前,下按一长方形盾牌。盾脊微凸,中心绘一黑彩兽面饰。制作时,头与身躯分别模制,再将头部插入躯体粘合,全身先涂白粉,再于一定部位施以朱色或墨色。隋朝统治时间虽短,但战争频繁,因此...
南北朝 南朝 陈 货币 直径2.45厘米、2.5厘米,重3.35克、3克 这两种钱币均为铜质。五铢钱(左)为陈天嘉三年(公元562年)铸造,故又称“天嘉五铢”。其面、背有较宽的外郭,一枚当十枚鹅眼钱。太货六铢钱(右)为陈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铸造,面、背有内外郭,一枚当天嘉五铢钱十枚,后来减为一枚。
隋 盛水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个体高3.5厘米、口径2.5厘米 七联盒造型独特,一盒居中,其余六盒绕成一周。盒大小相等,皆为圆口,鼓腹,下附假圈足,肩部用瓷釉粘联在一起。盒的口沿下及腹部各有弦纹数周。盒表施釉仅及腹部,盒里施全釉。釉为豆青色,有冰裂纹开片,是隋代青瓷中的精品。
元 作者: 关汉卿 关汉卿,大都(今北京市)人,生于金朝末年,卒于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是元代著名剧作家。他一生创作杂剧60余种,现存者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楼》等完整剧本13种,其散曲作品现存14套、小令52首。关汉卿的作品多以歌颂英雄和纯真的爱情、揭露社会黑暗、抨击贪官污吏与土豪劣迹为主题,写出了被压迫者的苦难遭遇与反抗精神。其曲词简练优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