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 建筑材料 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 残长14.5厘米、宽18.8厘米、厚4.3厘米 此砖为陶质,有“上京”两字,对研究渤海上京城的建筑机制砖技术均有参考价值。上京龙泉府是渤海五京之一,上京龙泉府城的布局和隋、唐长安城极为相似,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布局而规划的。
战国 楚 衡器 传安徽寿县出土 一件长23.1厘米,宽1厘米,厚0.35厘米;一件长23.15厘米,宽1.3厘米,厚0.35厘米 两件铜衡形制相同,体扁长,衡干背都刻一“王”字。杆中部上方有拱形突起,中有孔,系拴提绳的鼻纽。铜衡杆的长度相当于战国时的一尺。两件衡杆正面均刻线,一件刻十等分,每等分一寸;一件中间二寸有寸刻线,其余每半寸刻一线。两件衡杆都以刻线来计算称锤到提点的...
唐 原碑立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大昭寺前 碑高4.76厘米、宽0.95厘米 唐蕃会盟碑又称长庆会盟碑或甥舅合盟碑,是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吐蕃赞普可黎可足为纪念长庆元年之二年间唐蕃会盟所建。碑面以藏汉两种文字铭刻盟文全文及唐、蕃参加会盟人员的职衔、姓名。又因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弃隶缩赞先后与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联姻、故碑文中吐蕃赞普可黎可足自称为甥,而称唐穆宗为舅。文中强...
明 全卷纵31.1厘米、横572.7厘米,绢本设色 此图卷描绘了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历史画卷。画面从海面出现倭寇船只开始,由倭寇登陆、烧杀抢掠、居民避难、明军出阵、水上激战、倭寇被歼、报告胜利等组画面组成。与此相似的另一幅明人绘抗倭图卷,现藏日本京都大学。图片所示为“水上激战”和“报告胜利”两组画面。 倭寇是困扰明朝的一大祸患,所谓“北虏南倭...
唐 建筑材料 1958年云南省巍山县龙吁山南诏遗址出土 残长17.3厘米、高9.1厘米 此瓦为陶质青灰色,花纹为云纹或涡纹组成的图案,周围饰以乳钉。
唐 建筑材料 1958年云南省巍山县龙圩山南诏遗址出土 这块方砖为陶质,青色,残砖中央为莲花图案,四周饰以缠枝花纹。其式样与花纹和唐长安城大明宫、兴庆宫出土的方砖酷似,为宫殿内铺地所用。
唐 建筑材料 1958年云南省巍山县龙圩山南诏遗址出土 残长17.3厘米 这块瓦陶质青灰色,质地坚硬,瓦上印有“□□”字样。此文字类似汉字而实非汉字,遗址内出土的某些有瓦字和南诏国早期都城太和城遗址出土的有字瓦文字相同,因此可断定其时代亦相同。经研究,此为南诏国时期的“白文”,形状类似汉字。
清 作者: 陈奕禧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描写神猴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降魔伏妖、克服重重险阻的故事。唐代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宋代以后,这个取经故事即在民间广泛流传,出现了带有神话色彩的话本。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最后加工写成小说《西游记》。小说中塑造的孙悟空,嫉恶如仇,勇谋双全,具有大无畏的精神,对唐僧和猪八戒的刻画也是个性突出,十分成功。陈奕禧题《西游记...
伴随着艺术品投资热潮的涌起,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艺术品巡展参展的流行风。然而,艺术品参展除了保证艺术品的整体完好外,它的运输安全更是牵动着每一个艺术家的心血。现在的艺术品货运,不在单纯依靠普通的物流方式,而是选择更加高端健全艺术品货运代理机构来完成。广州轩诚艺术品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作为目前行业中较为知名的艺术品货运代理机构,凭借高端的专业运输服务质量,备受好评。 作为高端专业艺术...
唐 建筑材料 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城遗址出土 长43.1厘米、高8.3厘米 这块板瓦色黑质坚,上端偏左处有一似“保”字的捺文,和唐代磨光的黑色筒瓦的色泽、形状均极相似,子口处也有捺文。
明 作者: 罗贯中 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他以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为题材,写出了这部结构宏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该书影响巨大,长期以来产生着历史教科书、军事教科书的作用,也奠定了演义这种文学体裁并影响着后来的演义小说。今见最早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嘉靖本,流传最广的是清初的修订本。
明 作者: 李贽 李贽(公元1527——1602年),号卓吾,福建省晋江县人。明代的反封建启蒙思想家。他26岁中举人,做过多年小官,晚年辞官,专事著述和讲学。他尖锐批判宋明理学,反对理学家用“天理”来压制“人欲”的禁欲主义,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焚书》是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完成于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焚书》刻印后,他对很多听他讲学的人解释,由于...
明 万历 长80厘米,宽57厘米 ,高95厘米 这件药柜,木质,方角,通体髹黑漆,正面及两侧饰描金双龙纹,背面及柜内饰描金花蝶纹,四足镶铜下脚。柜为双开门,内有八方旋转式药屉80个,每屉盛药一种;两侧各有长屉10个,每屉分3格放药,屉面贴泥金标签,写有药名,全柜能放药140种,柜下有三个大屉供放置取药工具及方剂。柜背用泥金书“大明万历年制”款。 此柜设计巧妙,纹饰精美。制作者加大...
明 作者: 李时珍 这是中国明代的一部药物学巨著,在植物分类学方面有重大贡献。作者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属湖北省蕲春县)人。他继承父业行医,自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起编写《本草纲目》,翻阅了800余种医学著作,加上自己的见闻和经验,经三次较大修改,最后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此著作。全书共190多2万字,分为16部、62类、50卷...
明 作者: 徐霞客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原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22岁时就开始了艰苦的旅行考察,直至去世前一年的55岁,足迹遍布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共16个省。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科学的记录,写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