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唐 盛器 高60.8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5.5厘米 唐代陶瓷器的某些造型曾受到西亚和中亚的影响,如盛行于初唐的凤头壶和双龙耳瓶均吸收了“胡瓶”的特点。这件青瓷双螭耳尊也是初唐的此类作品。
唐 盛器 1957年浙江省余姚县在出土 高30.5厘米 口径19.3厘米 该器黄釉,腹上刻有“大中四年”和姓氏等内容共43字。此器自名为罂,即瓶。唐代青瓷以越窑水平为高,被称之为“如冰似雪”,排在各窑之首。越窑在今浙江省慈误县上林湖一带,产品种类多,胎质细密,釉色均匀,青翠润泽,装饰手法以划花为主,还有印花、刻花等。越窑青瓷多有外销,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古代遗址中都曾发现。此...
清 纵40.8厘米,横714.2厘米,纸本 设色 作者: 黄璧 《董卫国纪功图》是清朝一幅纪实性画卷,它描绘的是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江西总督董卫国率清军在江西崇仁、乐安、宜黄平叛的过程。画卷的作者是生活在当时的江西籍画家黄璧,据画幅末尾款署,可以知道他时年71岁。 “三藩”指的是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三个汉人藩王。吴三桂、尚可喜及耿精忠的祖父耿仲明都是降清的明朝将领...
唐 盛器 1956年河南省陕县唐墓出土 高17.6厘米、口径2厘米、底径7.4厘米 该器呈葫芦形,造型别致,釉色晶莹。唐代青瓷生产主要在南方,如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和洪州窑。这些名窑,除鼎州窑外,其他窑址均已发现,还发现了文献中未曾提到的铜川窑。今浙江省金华市一带唐时属婺州,多生产民间日用主瓷,质地较粗糙。岳州窑在今湖南省湘阴县,釉色以青绿为主。洪州窑在今江...
清 身长146厘米、袖长101厘米 这件龙袍是康熙帝穿过的一件朝服,为石青色实地儿纱料,彩绣片金,胸、背、袖饰团龙纹,中腰及下摆饰海水、云龙纹,边饰片金云龙八宝图案。清代皇帝的服装分礼服与常服两大类,朝服是主要礼服之一。清代皇帝的朝服保留了具有满族风格的披肩和马蹄袖,以及上衣下裳的传统形制。 康熙帝即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1722年),满族,年号康熙。他因为出过天花...
大爱无疆,扶贫兴教。近日,行业着名爱心企业广州轩诚艺术品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走进新洲村开展兴教助学扶贫活动。本次下乡扶贫助学旨在积极响应国家爱心号召,将温暖带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广州轩诚艺术品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作为行业高端艺术品货运代理机构,公司自成立以来专业加专注与艺术品鉴定、艺术品送拍、艺术品参展等综合性服务项目,不仅为我国的艺术品发扬和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更加注重对于我...
清 长142.1 厘米、宽112厘米 多铎(公元1614——1649年),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封贝勒,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为正白旗旗主。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随皇太极出征蒙古有功,赐号“额尔克楚呼尔”,不久封和硕豫亲王。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随多尔衮进关,打败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再率师南下,至南京,破扬州,俘南明福王,驰骋江南,战功卓著。顺治四年(...
唐 明器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王琛墓出土 磨高12.1厘米、底径12.65厘米,碾径10.6厘米,米碓长30.5厘米,高13厘米,井栏高7.7厘米 唐代随葬品中被统称为“俑”的可分为四类:一类是为出行安排的,二类是为室内家居配置的,三类则为生活用具明器及家畜、家禽俑,四类属镇墓性质的。陶磨、碾和米碓都与粮食加工有关,陶井栏表示水井,这四种明器象征着庖厨用品。在墓中随葬生活...
唐 原砖于1971年河南省洛阳市含嘉仓遗址第19窖出土 铭砖是在粮食入窖时刻成投入窖内的。其上记录了该窖储粮的品种、来源、数量、时期和仓窖的位置等。从已钻探出的粮窖得知,含嘉仓有粮窖400余座。现存窖口最大者为18米,最深达12米,其中一座还盛有250多吨粟米。在已发掘的14座仓窖中大多数置有铭砖,记载这里的储粮来自包括现在的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河北、山东等省。含嘉仓粮窖的发现,表...
扶贫兴教,大爱壮举。广州轩诚艺术品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下乡献爱心行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热烈赞许和报道。本次走进新洲村献爱心扶贫兴教旨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价值观,同时作为行业的优质企业,共同为推动社会文明和爱心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而努力。 广州轩诚艺术品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国内高端专业艺术品货运代理机构优质代表。公司自成立以来,专业承办国内高端艺术品参展或艺术品拍卖展等项目服务,旨...
唐 采自王祯《农书》 筒车形同大纺轮,直立与江河岸边水中,轮周系有小筒。当立轮受水力冲击时会日夜自转,小筒没入水盛水,转自高处则自动泻水入槽中,即省人力,又可不停地灌溉农田。
唐 农具 山西省天镇县出土 长28厘米、宽21.4厘米 唐代耕犁的变化很大,各地有明显差异。据唐人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江东犁由11个部件组成,结构完备,比例合理,便于翻转土块,易于调整入土的深度。此件铁犁铧呈三角形,突出两翼,正中起脊,宽大于长,相当锋利。其他地方出土的犁铧有尖锋等腰三角形的、也有尖锋体小具长銎的,不同犁铧的耕犁形制也各不相同,镵是一种...
唐 农具 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出土 长30厘米、宽3.4厘米
明 作者: 杨东明 明朝中后期,黄河经常泛滥,给黄河中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河南黄河段发生严重水灾,大片农田房屋被冲毁,人民流离失所,惨不忍睹。当时刑部右给事中(监察官员)杨东明亲身经历了这场大灾害。他把这场水灾及灾后当地人民的悲惨处境,用图绘的方式编辑成册,取名《饥民图说》,连同自己的奏折题本,进呈万历皇帝。图绘分图绘和文字两部分,以文配图。
唐 农具 河南省三门峡市唐墓出土 长17.5厘米、宽28.5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