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建始县文物管理所组成的联合科考队传出消息:建始岩风洞古人类遗址被发现。这是该县继建始直立人遗址之后又一个古人类遗址。15名专家和学者于今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在建始进行了科学考察,在曾发现过大量古哺乳动物化石的高坪、业州、花坪等乡镇共调查了18个洞穴。 根据调查情况,科考队分别在高坪镇建始直立人遗址巨猿洞东洞口外、窑场湾化石点、石垭子大岩洞和业州镇犀牛洞、岩...
匣钵 近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斌、孙国平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部主任江怀海等专家,专程到镇海区九龙湖镇三圣殿水库旁,对该区前期发现的越窑“匣钵”生产遗址进行现场考察,对地面上暴露的“匣钵”进行了鉴定。 据专家介绍,这是一处唐晚期专门生产“匣钵”工具的基地,其生产的“匣钵”工具,为浙东一带的上林...
近日,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村发现了一个大规模的明朝皇家军队的屯军遗址。专家称,如此规模的屯军遗址在安顺屯堡文化区是首次发现,该遗址就是当年屯集在安顺一带数十万大军的中心指挥部。 村民发现屯军古遗址 据了解,大西桥镇吉昌村距离安顺市区有25公里。村里人都知道,在村旁的一座高山上,600多年前是屯军的地方,不过由于山高林密,荆棘丛生,从来没有人上去看过。 今年1月份,几个村民一时兴起,相邀爬...
5月22日,记者从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文物专家在获得有关线索后,在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考察发现距今4亿年前古生物化石,这一重大发现表明,距今4亿年前的甘肃武威属浅海区域。 古生物化石现山村 5月22日上午,武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振华告诉记者,近日,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五沟村原村支部书记马驯在该村意外发现疑似化石的石头后,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5月9日至10日,获得线索的武威市文化旅游...
由三道围墙围住,有营房158间,填补了安顺屯堡文化的一个空白 近日,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吉昌村发现了一个大规模的明朝皇家军队的屯军遗址。专家称,如此规模的屯军遗址在安顺屯堡文化区是首次发现,该遗址就是当年屯集在安顺一带数十万大军的中心指挥部。 村民发现屯军古遗址 据了解,大西桥镇吉昌村距离安顺市区有25公里。村里人都知道,在村旁的一座高山上,600多年前是屯军的地方,不过由于山高林密...
古生物化石 贝类生物体造型清晰可见 近日,武威市文化旅游局组织当地考古专家在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一带经过紧张挖掘,发现了大批距今4亿年前的珍贵的海洋古生物化石,这也是武威考古历史上首次对古生物化石的发掘和研究。 村支书爬山发现古生物化石 5月初的一天,凉州区西营镇五沟村的原村支书马驯像往常一样到附近山里散步,不料在一处陡峭的山崖下,意外发现这里的石头都是一层一层的,而且石头上面...
考古人员在(湖北省)鄂州市郭家垴古墓群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三国时期的大型墓群,出土150多件珍贵文物。 昨日(5月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大型墓群共有7座墓葬,分布在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考古人员正在发掘其中的第5座。 考古人员介绍,这7座墓葬的墓室结构相同,每座墓长10米,宽5米。同时,墓室出土的砖的纹路和文物都是同一时期,这些墓也处于同一土层。考古人员初步认定,这一大型墓群属于三国时...
瞿昙寺外景 游客在参观瞿昙寺 瞿昙寺壁画走廊 专家近日研究发现,被称为“袖珍故宫”的青海瞿昙寺中保存的巨幅彩色壁画,是迄今为止西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壁画长卷。 始建于1392年的瞿昙寺,是青海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坐落在青海省乐都县境内,其总体结构布局、建筑风格与北京故宫十分相似,历史上又曾是明王朝的皇家寺院,因此被称为青藏高原上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