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29日从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海外征集的民国时期文献填补了中国国内相关一手资料的空白。 民国时期文献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民国时期纸张一般寿命是50-100年,纸张酸化、脆化、老化加剧,目前民国文献普遍出现了严重的老化或损毁现象,有的一触即碎,有的已经碎成纸屑无法使用。同时,民国时期文献正是记录和反映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诸多方面的主要载体。...
近代天津自1864年开埠以来,逐渐形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金融业是经济流通的血脉,最初它是以我国传统的钱铺、钱庄、银号的形式存在。“银行”这种近代金融形态,始于1890年进入天津的外商银行,中国自己的第一家新式银行,是官商合办的中国通商银行,于1898年在天津开设的分行,1905年因故撤销,后又恢复营业,解放后成为第一批公私合营银行之一。 民国时期天津的民营银行,最著名者莫过于“北...
近日,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故里西路发现两处墓葬,经过考古工作人员抢救性发掘,共出土春秋时期、东汉早期文物计29件。 经了解,本次出土的文物分属两处,其中春秋灰坑内出土文物共计8件,分别为板瓦、环底罐、陶水管;在另一处东汉早期墓葬内,出土陶器、陶罐等12件,新莽时期“大泉五十”钱币8枚、汉镜1件。 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直径11.7厘米、厚度0.7厘米做工精美的“昭明镜”,镜背有13...
摘要:历史上,江南与华北民众分别针对面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意向。具体以清末至民国时期为例,江南人虽较多食用麦类,但认为麦饭是一种粗劣的食物,因而对麦类种植并不重视。相比之下,华北民众虽然食用面食比例不很高,但认为面食是一种非常尊贵的食物,因而极为重视麦类种植,并进而产生了与麦作相关的神灵——麦王奶奶。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观念上的不同,是因为两地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所造成。 关键词...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时代虽然不同,但今天重温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对于我们做好这项工作,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 者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二届一次参议会期间,毛泽东把一份提案整个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重要的地方还用红笔圈起来,并且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
资料图 图片来源:中新网 100余份由抗战时期云南各级军人书写的家书、公函、电文15日亮相云南省博物馆,从更加生活化的角度讲述抗战历史,让更多抗战军人的形象通过书信、公函回到人们的眼前。 当日,“家国情怀——抗战时期云南军人家书、公函展”开幕。云南省档案局利用服务处副处长陈静波介绍,此次是云南省博物馆与云南省档案馆首次开展合作,精选了100余卷讲述抗战故事的档案,反映云南战士在...
日前,考古人员在对赤峰市元宝山区高家台子遗址考古发掘时,发现了约3500年至4000年前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文字。据介绍,考古工作队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组成。考古发掘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块刻划着“符号”的陶片,笔画简洁流畅,推测该符号是当时的祭祀用语。这一发现为探寻中国古代文字及甲骨文的起源等提供了新的依据。据了解,高家台子遗址总面积1万余平方米,目前共发掘...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期) 通高102.1厘米 清道光年陕西省岐山县礼村出土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盂鼎是西周早期青铜礼器中的重器,因作器者是康王时大臣名盂者而得名,与之同出的小盂鼎已佚。 大盂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大方,双耳立在口沿上,腹下略鼓,口沿下及足上部均饰饕餮纹,足上部有扉棱,腹内壁有铭文19行,共291字,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铭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三段:...
在北京大兴见到一张老地契,说是民国十年农历十月,大兴康营村一位姓刘的佃户从地主手里买下四亩三分地,总共只花了七块大洋。也就是说,一亩地还不值两块大洋。 大洋的购买力是很强的,但是购买力再强,民国时代一块大洋也买不了一百斤米,撑死了相当于现在两百元人民币。两块大洋呢?最多相当于四百元钱。花四百元买一亩地,是不是白日做梦? 真的不是白日做梦,民国时代农村的地皮就是这么便宜。 ...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范昕,原题为:《“永宣盛世”里那些艺术的风雅和传说》 时下的艺术市场上,“永宣”艺术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这指的是明代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艺术,历时虽只33年短暂一瞬,却博得后世高度评价。 今年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中截至目前的第一高价拍品,就是一只明宣德款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碗,以2.29亿港元于苏富比香港春拍成交。即将举槌的佳士得香港春拍上,一系列来自“永宣盛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