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传统的中国画绘画学习,笔与墨的应用是最为基础的,也是最为关键的要了解的知识。以笔作形,用墨作意,笔墨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本文与大家分享一些国画创作里对于笔和墨的运用方法,对于国画初学者而言,应当仔细了解。国画在用笔方面讲究很多,古人有言“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对于一幅画作而言,用笔是造型的基础,而造型为立意的先行,用不好笔,作不好画,即是如此。而创作中国...
创作国画山水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画不同的事物,注意的方面是不同的,目前介绍的是水墨山水和设色山水两种,这个也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山水画技法。下面我们来看看创作国画山水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用墨要有浓、淡、干、湿等层次变化。浓墨又有浓湿与浓干,淡墨又有淡湿与淡干的区别。一笔墨可出现浓淡干湿和墨色变化。古人啖“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变万化,仿佛有色彩的感觉。因此,要掌握墨性。 ...
现存最早的帛画是两幅战国楚帛图。一幅是《人物龙凤帛画》,上绘一妇女、一龙、一凤。另一幅是《人物御龙帛画》,上绘一个男子驾御一条巨龙,还有仙鹤、鲤鱼。 现存最早的纸本画是晋代的《地主生活图》。这幅画1964年出土于新疆。上边画着墓中主人生前呼奴使婢的傲慢神态。画的名称是这幅画出土后根据内容起的。 传世最早的绢衣画真迹,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这是一幅山水卷轴画,由历代宫廷珍...
中国画的起源,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如果从内蒙古、甘肃、山东、新疆以及东北各地的原始岩画和1986年发现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5000年。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
一。揉纸法 将纸揉皱后,一般可在正面刷墨色,背后衬浓墨或浓色;也可根据需要衬淡墨色。 1.全纸揉皱 2.局部揉:熟宣纸常用。主要形象完成后国画,根据需要,揉局部成规则或不规则纹路,展平后处理。 3.先画后揉:画时不必过于具体。正面画反面画均可中国国画,二者可得不同肌理效果。 4.折纸:折成细密的或横或竖的纹路。 5.扎纸:将纸中间提起,握...
学习中国画,首先要对国画进行理解、结构等国画入门基础知识。本文从国画的特有的艺术特点来介绍一下国画的十大要点,分别是笔墨、气韵、气势、意境、写、散、玄虚、形、写意、空白。掌握了国画的这十个要点,就学会了国画的基本特征。 1、笔墨:笔墨是中国画以文载道的表现手段,并不仅仅是绘画技巧。这一点好多人或不知,或不会用,会用了又没有文化的关怀。文化的缺失是笔墨无法得以理解、无法得以传承的“硬伤”。...
在美术学院毕业后,除了不懈地努力创作之外,一直利用文化馆培训班这个平台,让我所学的专业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我的学生大部分是成人,应该说学工笔画更适宜成年人,因为成人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儿童更耐心、细致,理解能力也较强,我的学生大都已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有的十年八年,有的已经超过二十年,希望在工作之余寻回昔日青少年时代的梦想,他们非常把握余下的青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在多年的成...
“国画四君子”是指中国画中的梅、兰、竹、菊,中国古代绘画,特别是花鸟画中,有相当多的作品是以它们为题村的,它们常被文人高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因此,素有“君子”之称。 我们先说梅。我们知道,梅花较耐寒,花开特别早,在早春即可怒放,它与松、竹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人们画梅,主要是表现它那种不畏严寒、经霜傲雪的独特个性。那么,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开始...
众所周知,自古而今,“笔墨”对于中国画而言,那就是核心。是根,是本。 一、“笔墨”的本质知道了笔墨是中国画的根和本,至于“笔墨”是什么或者什么是“笔墨”等等一系列可能提出的问题,想来这种概念性的提问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在这里,需要大家真正清楚明了的,即如何去理解“笔墨”的内涵和形式以及技法等等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也许更加重要。毕竟,形式、内涵和技法,乃一切艺术之必须。想来在这里先读几段前人关于...
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依照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趋向及因此而产生的艺术手法而创作。 国画的起源 一、国画的起源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画有互相追逐的鱼,跳跃的鹿。甘肃永靖出上的一件摹拟船形的陶壶,使我们如身处岸边,情...
国画配色,应当注意国画的韵味,淡雅古拙是国画的特色,曾经偏爱艳丽颜色,但是国画配色时会发现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颜色要过度,晕染时候尽量能体现颜色的渐变,体现画面立体感。我爱画画网于本文为国画爱好者提供47种颜色的详细国画配色表。 草 绿:70%花青+30%藤黄调配而成,画工笔花卉的叶子最常用的色彩之一 汁 绿:80%藤黄+15%花青+5%朱膘调和成的嫩绿色,常用来作为反叶的...
蔬菜瓜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画家们从很早以前就把蔬果选作画材,历代画家以蔬菜瓜果为内容组成美丽的画面,留下许多不同风趣的佳作。蔬果从来都属于花鸟画科,花鸟画家应该在表现花鸟题材的同时,认真对蔬果进行观察研究,掌握其表现方法,推陈出新地去创作新的表现技法。 宋《宣和画谱》中“蔬果叙论”里说:“然蔬果于写生最为难工,论者以为郊外之蔬而易工于水滨之蔬,而水滨之蔬又易工于园畦之蔬也。盖坠地之果而...
谷豆棉麻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是人民衣食所依。《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彼黍离离,彼稷之苗”,“采菽采菽,筐之筥之”、“丰年多黍多禾余”等句。这里说的菽就是豆类,菽就是稻类。又有“麻麦幪幪”、“九月叔苴”和“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爱求柔桑”的关于艺麻和采桑的诗句。唐宋以来,画家们多将它们取为画材,表现在绘画中,创造出《嘉禾图》、《瑞麦图》、《纯谷图》等佳作。 花鸟画创作中以农作...
图为展览现场。杨韵仪摄 “书画作品是中国的国粹,要自己主动走出国门,通过国外的展览让更多的人看见。”浙江杭州江南书画院院长宋柏松16日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说道。 当日,董也山、宋柏松两位当代中国山水画家联合展出了他们创作的西湖20景墨宝,用画笔留下杭州西湖的诗意与神韵。这也是首次以西湖20景作为主题的集体创作和展出。 西湖的“老十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
近日,由塘沽博物馆、塘沽文化馆主办的“喜迎八•一建军节14省市国画邀请展”在塘沽博物馆展厅拉开帷幕。展览展出了天津、北京、山东、内蒙古等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38位画家的80余件作品。展出将持续到8月中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