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序 壬申之春,读书小憩,偶于他处案头见杨升庵墨池琐录一册,其于六书之旨以及千载之名留金石者,无不辨晰源流,如离娄督绳、公输削墨而无可指议。余纵观之,不忍释手,询之,则藏板磨灭久矣。因急假以付剞劂氏,以广流传,俾后之好古者犹识先生艺事之粹美云。时嘉庆壬申春二月中旬。 金陵小云谷朱照廉识 刻墨池琐录引 慨古书学不传,后世乐简便自肆,篆隶行草,惟宗晋宋,云书虫篆,...
论用笔 学书者必先审于执笔。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意前笔后,此口诀也。用笔必以正锋为主,又不必太拘。隐锋以藏气脉,露锋以耀精神,乃千古之秘旨。 论次第 学书之序,必先楷法,楷法必先大字。自八岁入小学便学大字,以颜为法。十馀岁乃习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楷书既成,乃纵为行书。行书既成,乃纵为草书。学草书者,先习章草,知偏傍来历,然后变...
序 书有以品名者,锺嵘诗品、庾肩吾书品是也。二子皆梁人,其称名也同,其遣词也类,时代则然,非相假袭也。诗品以三品品诗,书品以九品品书,何区别之精而用志之勤乎!或言:书与诗均艺,而书又非诗。此谬矣。古者君子之于物也,无所苟而已矣。如一二小技,罔不致其极焉。故曰:传兵论剑,与道同符。今人不及古人,而高谈欺世,乃曰:吾道在心,六经犹赘也。以此号于人曰:作字欲好,即为放心。趋简安陋者靡然从之,是...
卷上 书契之来,原于画卦,形势生于篆籀。字则自少而入多,法则自难而趋简。淳薄渐更,世代非一,溯观作者,可得而言。至于心手相师,笔墨无间,穷生成之用,极神化之模,无古无今,苍颉所不能易,佐吏所不能废。自昔名书,未经向人拈出,苟非窥测有限,实由缄秘自私。虽造化之巧,未易尽泄其藏,意千古以还,必有独行不谬者。予学书垂三十年,目穷手诣,颇详其指,聊述一二,以示来叶,且冀同志者览焉,因共质辨尔。 ...
《题墨葡萄诗》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如荷兰的梵高那样发疯,生时寂寞,死后并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二十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与有司”。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自负才略,好...
觚管士有“书奴”之论,亦自昔兴,吾独不解此。艺家一道,庸讵缪执至是,人间事理,至处有二乎哉?为圆不从规,拟方不按矩,得乎?自粗归精,既据妙地,少自翔异,可也。必也革其故而新是图,将不故之并亡,而第新也与。故尝谓自卯金当涂,底于典午,音容少殊,神骨一也。沿晋游唐,守而勿失。今人但见永兴匀圆,率更劲瘠,郎邪雄沉,诚悬强毅,与会稽分镳,而不察其为祖宗本貌自粲如也(帖间固存)。迩后皆然,未暇遑计。赵室四子...
大字结构84法 明 李淳 名 称 注 释 例 字 名 称 注 释 例 字 天覆 上面要盖尽下面 宇宙官宫 长方 四面要直而宽大 罔周同册 地载 下面要载起上面 直且至里 短方 两肩要平开 西曲回田 让左 要左高右,低右让左 助幼即却 搭钩 钩要足搭 民氏良長 让右 要右高左平,左让右 晴流绩收 重撇 两撇不要平行 友及反皮 分疆 左右平而...
祝允明·评书 虞文靖公曰:“大德、延祐间称善书者,必归巴西、渔阳、吴兴。谓邓文原、鲜于枢与赵荣禄也。然邓书太枯,鲜于太俗,岂能子昂万一也。魏晋以来,未尝不通六书之义。吴兴公书冠天下,以其深究六书也。” 米元章评蔡襄书“如少年女子,访雨寻云,体态妖娆,行步缓慢,多饰铅华。” 王延之曰:“勿欺数行尺牍,即表三种人身。”言书法之难也。 苏子美似古人笔劲,蔡君谟似古...
祝允明·奴书订 觚管士有“书奴”之论,亦自昔兴,吾独不解此。艺家一道,庸讵缪执至是,人间事理,至处有二乎哉?为圆不从规,拟方不按矩,得乎?自粗归精,既据妙地,少自翔异,可也。必也革其故而新是图,将不故之并亡,而第新也与。故尝谓自卯金当涂,底于典午,音容少殊,神骨一也。沿晋游唐,守而勿失。今人但见永兴匀圆,率更劲瘠,郎邪雄沉,诚悬强毅,与会稽分镳,而不察其为祖宗本貌自粲如也(帖间固存)。迩...
冯班·钝吟书要[节录] 余见东坡、子昂二真迹,见坡书点画学颜鲁公,体势学李北海,风卷云舒,远之若将飞动。赵殊精工,直逼右军,然气骨自不及宋人,不堪并观也。坡书真有努猊抉后①,渴骥奔泉之态,徐季海世有真迹,不知视此何如耳? 坡公少年书《圆觉经》小楷,直逼季海。见老泉②一书,亦学徐浩。山谷称东坡学徐季海,苏斜川③却云:“不然。”我信山谷。 赵子昂用笔绝劲,然避难从易,变古...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东海先生语也,宜其名高一世。 书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则直率而无化境矣。 字之巧处在于用笔,尤在用墨,然非多见古人真迹。不足与此窍也。 作书须得提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转、束二字,书家妙诀也。今人只是笔作主,未尝运笔。 作书最要泯没棱痕,不使笔笔在纸...
金华胡翰曰:楷法虽出于汉、魏,未见于三代,其源要从篆隶而变也。其点画、波、磔、横从、曲直、圆锐、端侧岂徒然哉,其中必有法矣。夫分上而分下,辨左而辨右,宜偏宜中,或藏或露,有起而有止,当向而当背,其俯仰,其收驻,其推让,其回折,先后开合之次序,大小长短之类聚,必使相称相应,然后体始成而少合乎古人变楷初意尔。不然,字势虽可爱而无法之可尚,不过一楷书俗吏,如涪翁所云何足重哉。此编名书法三昧,不知撰者谁氏...
干、莫,利器也;补履者,莫能用。欐梁,大材也;窒鼠穴者,莫能举。故求此道,必得于此道,则达于此道矣。既达矣,止斯可乎?曰:不可。夏后氏治水,水之道也,汨使之流,道使之注。山泉之蒙,尾闾之虚,不相与违,斯所谓道。偶得此说,因写为《学古编》序。 大德四年五月二十五日,真白居士吾丘衍子行序 三十五举 一举曰:科斗。为字之祖,象虾蟆子形也。今人不知,乃巧画形状,失本意矣。上古...
至正二年冬,余闻汪延年得书法于金谿陆氏,遂从戴尚文处传钞之。惜其凡例尚淆,点画多缪,既改而正之矣,乃作目录一篇以条理之。其点画则识之于各目云。歙朱昇题。 第一执笔法 卫夫人云: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或作二寸一分。)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或作三寸二分。) 拨镫法,李后主得之陆希声。希声所传于光者止五字,后主更益二字,曰导送,谓之七字诀。 趯。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
谓“极为中之至”何也?言至中,则可以为极。天有天之极,屋有屋之极,皆批其至中而言之。若夫学者之用中,则当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义,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衍极》之为书,亦以其鲜久而作也。呜呼!书道其至矣乎!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况书道乎! 若夫执笔之妙,书道之玄,则钟。王不能变乎蔡邕,蔡邕不能变乎古。今古虽殊。其理则一,故钟、王虽变新奇,而不失隶古意。瘐、谢、萧、阮、守法...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