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2011年春夏之交,由中国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紫砂分会、江苏宜兴陶瓷行业协会联合北京爱家国际收藏品市场、北京爱家红木大观楼共同举办以“盛世文化收藏、品阅紫砂精品,博览大师佳作,体味紫砂文化”为主题的紫砂精品博览会,将于2011年4月29日至5月4日在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举办。这次展会活动为期6天。 此次展会将集紫砂博览、收藏鉴赏、紫砂文化的交流、探讨,为一体的同时,继往...
广州市民梁先生从古玩市场上淘得一只焐黑莲子壶,卖方告之是一只早年名家制作紫砂老壶,由于不知真假,特请专家为其“鉴宝”。记者所见,该焐黑莲子壶形态简洁、舒展,壶盖上镶入六颗能活动的莲子,壶把为藕节状设计。其壶盖内有一枚印章,刻“熙臣”二字,而壶把下方同样有该枚“熙臣”印章。 该壶经广东省收藏家协会紫砂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小平鉴定,...
据悉,由紫砂收藏家李俊著作的《古壶鉴藏——李俊藏宜兴窑紫砂器鉴赏》即将出版。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紫砂工艺品诞生以来,特别是明代、清早期、清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各朝,以及民国紫砂工艺品的鉴赏要点。《古壶鉴藏——李俊藏宜兴窑紫砂器鉴赏》也是一部紫砂艺术鉴赏的工具书。该书评点的各个时代的作品,既兼顾到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同时也兼顾到各种类型的艺术作品,可以说是一部完备的紫砂历史。 ...
宜兴紫砂陶起源于北宋,经历明清两代壶艺先人的发展成就,作为中华杰出的茶文化陶艺品发展到今天,它不但以它天然的“本山土砂,能发真茶之色香味”而传人,而且沏茶能持茶道“色、香、味”之精神。由于茶文化和陶文化的互相交融,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如今的壶艺日臻丰富完美。可是,有的紫砂壶在拍卖市场上能叫价几十万元,有些卖茶具的商店,一把紫砂茶壶也就几十元。同是紫砂壶,价格何以相差那么大呢?厦门聚祥春茗茶相关人士...
2011年4月1日,韩国驻华大使柳佑益到访鲍志强紫砂艺术馆和“紫砂第一村”西望村等地,了解紫砂艺术。 柳佑益说,在去年北京举办的中韩陶瓷艺术展上,他真正领略到了紫砂的魅力,同时也结识了鲍志强等一批紫砂艺术家,建立了友谊。神奇的材质,独特的成型技巧,让他久久难忘。此次他专程来宜,就是为了在紫砂源头欣赏这一独步世界陶艺之林的传统艺术。 他还补充说到,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在经贸、文化、艺术、旅游...
常常会在静谧的夜晚,微闭房门,隔开尘音,然后沏上一壶醇香的绿茶,把自己沉入芬芳馥郁的文字里。坐得久了,就随手捧起桌上温热的茶壶,轻啜几口,那暖香瞬间会从舌尖直抵心底,让思绪和灵魂都变得柔软而温情。 由于茶是我的至爱,自然而然,壶肯定不会逊色。和大多数嗜茶的人一样,我所摩挲的茶壶也是紫砂的,并且在购买时特意挑选了一番,壶身呈古朴的根雕造型,壶口上卧着小巧玲珑的盖子,尤其是镌刻在壶腰的五个镏金隶书“...
中福古玩城4月2日—10日在福州路542号举办《遗珍瑰宝—天工神作紫砂精品展》。此次大展得到日本资深紫砂鉴赏家山田登美男、小林国雄、森前诚二、德尾真砂弘等通力合作,并从众多收藏家手中精选了年份好、品相佳、来源出处清晰、历史传承有序的珍品,可以零距离接触到众多从日本回流的紫砂古盆器,其中一些古盆更是曾在日本国风展上屡获大奖。 现代紫砂部分名家云集,其中紫砂大师徐汉棠、徐秀棠、施小马、李昌鸿、蒋蓉、...
周桂珍,1943年生于宜兴丁蜀镇,为现代紫砂壶制作名家,1997年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制作的紫砂壶,造型典雅、色泽甜美。师从著名老艺人王寅春、顾景舟门下学艺,后即长期从事紫砂壶艺的创作设计。 周桂珍天生具有艺术天份和女性纤巧的心思。1958年初中毕业后,进入宜兴紫砂工艺厂,在紫砂名艺人王寅春门下习艺,学习紫砂成型的基本技法和知识。1961年又得“壶艺泰斗”顾景舟的 悉心调教,为她在日...
顾景舟大师是紫砂界公认的一代宗师、壶艺泰斗,为紫砂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用毕生的精力对数百年的紫砂艺术发展史进行梳理,是当代紫砂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品让世人充分领略了紫砂之精神、气质、神韵,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已故著名艺术大师亚明先生在世时曾经有评:“紫砂自明正德至今500余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 顾景舟大师的作品随...
1937年生于江苏宜兴丁蜀镇,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曾任宜兴紫砂工艺厂副厂长、总工艺师,现为宜兴紫砂行业协会副会长,宜兴昌华陶艺有限公司董事长。2007年元月,国务院授予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李昌鸿先生是海内外闻名的紫砂艺术大师。他从艺紫砂已超过半个世纪。从上世纪50年代初踏进紫砂工艺厂大门的那天起,紫砂艺术就成为他...
吕饶臣,宜兴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著名紫砂陶艺家。他生于1941年,师从紫砂名家吴云根。他的作品造型新颖别致,做工细腻严谨,深受紫砂同好和陶瓷专家赞叹,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以当代珍品收藏。 吕尧臣善于思索,紫砂制作技巧扎实。在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能在生活中捕捉美,并勇于实践,结合紫砂特质加以创作。设计独特出众、奇趣无穷,整体造型比例恰当,意涵深刻隽永,配合独树一帜的制壶手法...
谢曼伦17岁步入紫砂艺术殿堂,1982年开始紫砂陶艺专业创作设计。经过50多年的刻苦磨炼和工作实践,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作经验,先后推出近70多件(套)新作和精品之作。她设计创作的作品构思新颖、优雅唯美、稳重而纯朴、严谨而周正。创作题材源于自然,来于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集大家之精髓,又具鲜明的个性,形成自己的创作主题。 迎客松 黄山迎客松久闻其名,站在它们的面前时,作者仍为其英姿痴迷,...
说起紫砂中的竹器,高湘君的“十六竹”远近闻名。这位紫砂艺苑中的女将,用从容的态度,将自己的作品做出了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气度。 高湘君先后师从李碧芳和谢曼伦,两位师傅无私的态度至今让高湘君心存感恩。人总说“一个人的作品风格与其性格有关”,在谢曼伦身边十几年的高湘君也与师傅一样,行为做事有着男子汉一样的气魄。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曾经对高湘君说过“如果只看你的作品会以为你是一个男子汉”。高湘君...
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为继承传统和推动紫砂艺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著名紫砂七艺人中,朱可心是对行业极具影响、极受后人敬仰的一位紫砂素饰花货巨匠。他创造了新中国紫砂史上的多个第一;他培养出了一批在当代紫砂艺术界极有艺术成就的大师或紫砂艺术名家,为当今紫砂艺苑的繁荣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他不为利诱,保持晚节,到自己无力做壶时将印章全部销毁,在当今的市场状况下尤为值得敬仰。 朱可心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北厂...
吴云根是民国时期宜兴陶业界首批被外省邀请的技师,对山西平定的陶业发展起到比较大的作用。后来,他受聘于专业陶瓷学校,编写紫砂技术教材,为当时的紫砂制作技艺教育做了大量工作。他是著名的“紫砂七大名艺人”之一,在紫砂工艺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尤为突出的贡献。当今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几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如汪寅仙、吕尧臣、鲍志强等都曾经得到他的言传身教,显示出他对当今紫砂艺术界的深刻影响。所谓壶如其人,吴云根的作...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