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年来,广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投入大量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 从今年唯一代表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越国宫署遗址,再到全国最大的水下考古发现“南海Ⅰ号”……广东都投入大量资金保护。 “开平碉楼与村落”...
6月13日—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虽然已经是慢慢离我们远去的日子,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那些还在为了我们的文博事业辛勤工作的人们,正是有了这些文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文博事业的累累硕果。 虽然现在的文物保护形势还是十分的严峻,大面积的文物遗产还缺少相应的保护和关注,而且每天都会有文物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这并不能磨灭文博工作者们的辛勤劳动和累累硕果。更何况文物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巨大的...
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今天在此间圆满落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各地文化部门的官员和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重大课题发表了建设性意见。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作了“承续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任重道远”的主题演讲。 周和平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给我们留...
目前,宁夏已发现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4000余处,及近百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做好保护文化遗产工作,宁夏将在3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文物资源档案和数据库。 据自治区文化厅介绍,已发现的4000余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中,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自治区级104处、各市县级232处。 银川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区共有博物馆、纪念馆20个,拥有国有馆藏文物6万余件。此外,宁夏还拥有近百项非物质文...
9日,由建设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举办的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在不断扩大。从重视古代文物、近代史迹的保护,向同时重视“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的保护方向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批具有代表性的20世纪遗产、当代遗产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保护。 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个文物...
为迎接6月9日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的到来,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博物馆精心准备的一系列活动将于6月9日-16日在省博物馆、真庆观举行。 据了解,从2006年开始,国务院把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中,省博物馆将推出《海外回归文物展》。同时,在云南文物总店和云南典藏拍卖承办的“2007年文...
晨报讯(记者 李若馨)继全聚德挂炉烤鸭技艺和北京便宜坊焖炉烤鸭技艺之后,昨天又有29项老字号绝活被列入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2002年,北京还有老字号300多家,而去年年底,这一数字则降到了160多家。几乎所有老字号都有自己的一手绝活儿,换言之,已经有相当一批老字号绝活儿随着老字号企业的倒 闭而失传了。“鸿宾楼的服务绝活儿‘老堂经’的传人王守谦已经...
5月11日,安徽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安徽省副省长任海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秘书长谢广祥主持会议,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暨省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汇报我省文化遗产保护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会议确定了领导小组的工作目标和运行机制,研究了我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和今年的“文化遗产日”活动安排等有关工作。 任...
乡土建筑广泛分布在传统村镇中,它们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964年通过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明确提出保护能够见证某种文明、某种有意义的发展或某种历史事件的城市或乡村环境。此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又通过《乡土建筑遗产宪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把一些历史村、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也有愈来愈多的古村落和其他乡土建筑被指定为保护对象,其价值得到科学认定,并受到法律的保护。 一 ...
2006年,在国家文物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省文物局从基础入手,抓重点,抓难点,切实从法制培训、行政执法、制度建设、文化立法等方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全省文物法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各界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一、顺利出台《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为做好《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省文物局多次会同有关部门赴省内外进行考察调研,广泛...
——读明十三陵“城墙—古树”报道有感 据报载(《京华时报》,2006-11-29,A03版),明十三陵永陵城墙上生长的一些古树,已危及城墙安全。城墙是文物,古树亦是文物。此时的遗产保护,使两者择一还是两者全保,形成了解决“城墙—古树”问题的两难。这一报道值得从发展我国遗产科学的角度,进行关注、认识和评论。 1、关于遗产保护概念 明十三陵的&...
由西津古渡的保护与修建问题发端,专家们深入探讨了古街区历史文化遗产修建后增值期望与城市经济发展的联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遗产项目官员杜晓帆介绍说,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备受各国关注,已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大的项目。在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抱有极大热情的同时,文化遗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怎样理顺,文化遗产怎样为现代社会服务,已成为各国专家关注的重要课题。 专家指出,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全体大会第九届会议于1990年10月在洛桑通过) 发文单位: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发文时间:1990-10-1 生效日期:1990-10-1 导言: 众所周知,认识和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对人类鉴别其文化和社会根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考古遗产构成记载人类过去活动的基本材料,因此,对其保护和合理的管理能对考古学家和其他学者代表人类当前和今后的利益对其进行研究和解释起到巨大的...
(圣萨尔瓦多公约) (1976年6月16日通过) 发文单位:美洲国家组织各成员国政府 发文时间:1976-6-16 生效日期:1976-6-16 美洲国家组织各成员国政府,鉴于:本半球各国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所遭受本国文化遗产之被持续不断地掠夺和侵吞,并考虑到:此类劫掠行为破坏并损减各国民族特性由以表现的考古、历史及艺术财富;存有向后代传送其文化遗产的基本义务;该项遗产仅于美洲各国间最成功合作...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十七届会议于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通过) 发文单位: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发文时间:1972-11-16 生效日期:1972-11-16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 注意到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越来越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同时变化中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