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8年6月14日,由市文化局、文物局主办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暨克拉玛依市“文物保护宣传周”启动仪式在克拉玛依文化街钟楼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局局长常锋英主持,市政府副市长祝贺香、市政府副秘书长图逊江.苏莱曼、市油田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木塔力甫.克里木等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副市长祝贺香对本次活动做了重要发言。祝市长特别...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钱板”演唱 在六月十四日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文化部今天在此间通报了是次地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损失状况,并透露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日即将公布。 受灾最严重的四川省北川县、汶川县、茂县是藏、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县城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30日在四川考察灾后文化重建工作时表示,此次特大地震给四川省文物古迹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国家重点文物古迹损毁严重。灾后文化遗产 抢救保护工作将是文化工作的一项头等大事。 蔡武说,四川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修复受损文物古迹,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弘扬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而且对恢复四川旅游业、推动灾区经济恢复也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指导下,...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文物局日前下发《关于做好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有关地区文物部门要加强与各级气象、水文部门和各级政府防讯指挥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及汛期和地质灾害的预防,严密监测灾害天气对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展示设施的影响,制订有针对性的保护和防范措施。 通知指出,5月下旬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造成...
6月30日,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古建筑群抢救保护工程正式开工,这是震后我省启动的第一个文物抢救保护工程。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王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副省长黄彦蓉等出席开工仪式。 蔡武在开工仪式上致辞。他指出,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作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重建物质家园,也是重建精神家园;既是对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支援,更是一种精神慰...
6月14日,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举办了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一是在山门、码头、售票处、卧佛殿、陈列馆等醒目位置悬挂“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横幅,张贴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宣传画;二是对参观炳灵寺石窟的游客实行门票半价优惠,全天共接待游客384人,并向每位游客赠送了《炳灵寺石窟》小册子;三是与《丝绸之路》杂志社合作,邀请了4位作家、编辑开展了为期两天...
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国庆十大工程”,充分体现了首都的性质,也标志着我国的建筑技术和创作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其中的经典建筑华侨大厦因诸多原因早已被拆除。 于1908年建成的济南老火车站,曾经是济南市的标志,是建筑学教科书中的范例,其坚固的构造足以再支撑两个世纪,却在1992年尘封在济南人的记忆中。 6月14日是我国的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在由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国家...
昨日下午,中国文化部在蓉组织召开了四川灾后文化重建工作会,记者获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恢复重建工作将从6月30日起正式启动。昨天的会议正式敲定了四川省文化遗产灾后重建工程的“开工”日期。除了就文化系统对口支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外,文化部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建。 由于在汶川地震中受灾严重,世界遗产都江堰二王庙景区几乎成了一片废...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将组织一系列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其中四川地震灾区的民间艺人将来京演出别具风情的民族民间歌舞节目,向全国人民展现灾区同胞面对重大灾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国务院日前公布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涉及7项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内容,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被纳入重建规划,这充分表明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单霁翔说:“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环境,与当地居民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和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已经成为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成为...
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也是重建家园——访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记者 廖翊)“国务院日前公布实施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涉及7项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内容,文化遗产保护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被纳入重建规划,这充分表明国家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单霁翔说:“文化遗产植根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
碉楼 “5·12”地震,羌族文化遗产受到极大破坏,羌族建筑究竟有何特殊文化意义,灾后重建该如何下手?本报专访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陈同滨。 “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李白笔下的巴山蜀水。而早在几千年前,羌族人就在这崇山峻岭间建筑起了自己的“根据地”——非常具有特色的碉楼及用石...
文化遗产日中的“众志成城·重建家园”专场演出。在6月14日文化遗产日当晚,将有88位四川民间艺人亮相,其中包括23位来自重灾区的羌族民间艺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精彩演出。 昨日,《蜀风古韵》演出队在四川省歌舞剧院展开了紧张热烈的彩排活动。据了解,此次演出共分为川韵古调、古羌乐舞、凉山彝风、康巴舞韵四个篇章,整台节目魅力缤纷,风采无限,将带给观众天府之国的天籁之...
记者11日获悉,为迎接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等部门将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来自震区的民间艺人将一展绝活 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从6月11日开始,至9月1日结束。展演的节目是从全国各地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表演类项目中精选出的,以传统戏曲为主,包括福建的高...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将组织一系列演出、展览、讲座等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其中四川地震灾区的民间艺人将来京演出别具风情的民族民间歌舞节目,向全国人民展现灾区同胞面对重大灾难,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6月14日文化遗产日的当天,将在白塔寺举办两个专题图片展,一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摄影图片展,二是文物系统抗震救灾图片展。中央电视台将播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