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2007年3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第4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7年4月18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保障支撑计划项目目标的完成,根据《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课题是指由国家文物...
(2006年12月8日经国家文物局第20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12月8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在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中的作用,依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世界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的申报、保护和管理实行专家咨询制度。 第三条建立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库...
(2006年12月8日经国家文物局第20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12月8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更好地履行《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的责任和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部分。 第三条国家对世界文化...
世界遗产是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我国自1985年全国人大正式批准加入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各地发掘和整理民族及地方文化,开发自然资源申报世界遗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申报世界遗产的活动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响应。截止2001年1月,我国已有27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地事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是今年文化遗产日(6月13日)的主题。这个主题内涵丰富,笔者认为,正确理解这个主题,起码应当清醒认识以下几方面: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给文化遗产以应有的地位和尊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科学文化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发展等。经济发展是基础,当经济发展有了相当的基础以后,就必须在其他方面有一个全面的协调的发展。这样才...
记者4日从潍坊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获悉,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潍坊市为展示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打造潍坊特色文化品牌,将于当日举行大型文艺展演活动,25种民间传统艺术集中进行展演。 “文化遗产日”民间技艺展示将于13日在富华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与往年不同的是,市民可以现场尽享“民间艺术盛宴”。来自全市各地的民间艺人将...
广东东莞市中堂镇的龙舟文化节目前正在进行中。记者6月6日从中堂镇政府获悉,中堂龙舟制作技艺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中堂镇是典型的水乡,地处东江支流的水网地带,河涌纵横,水域宽广。中堂有规模的赛龙舟已有一百五十年历史。每踏进农历五月,中堂镇江面上就会欢呼声震天、锣鼓声动地。中堂龙舟景既有趁景(即自由竞渡),也有锦标赛;分别有五月初二的斗朗,初四的槎窖,初六的潢涌、江南,初八的马...
根据国家文物局和山东省文物局关于“文化遗产日”活动的部署安排,济宁市积极行动,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活动。一是《济宁日报》发表记者专访市文物局局长孙美荣的专题文章;二是在博物馆举办一个以“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大运河申遗为内容的展览;三是市李白纪念馆和市汉任城王墓在当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各县市区也举行多种活动。曲阜举办...
文物政发[2006]5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发布《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局机关各部门,局各直属单位: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1月26日经国家文物局第2次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六日 --------------------------------------------------...
(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保护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列入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三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6月2日,以“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在成都召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等国内外著名专家80余人参会交流。本次论坛由中国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是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重头戏”,同时,论坛将积累国际社会应对灾难的非物质文化...
笔者在日前由文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围绕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将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讲座、论坛以及咨询服务等活动。这些活动将以“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为主题,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宣传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以营造全民自觉保护非物质文...
连日来,洛龙区区乡两级文化人员纷纷深入各乡镇行政村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目前,洛龙区已有“大里王狮舞”、“李楼海神乐”两项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万宫廷乐”等五项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搞好普查工作,洛龙区专门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会议,会议下发了《洛龙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新华网成都6月1日电(记者刘海)40多支表演队伍,3000余名表演者,巡游时间长达100余分钟。在第二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开幕式上,天府大巡游给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也唤起了更多人保护的责任。 大巡游由神州风采篇章开启,在陕西绥米唢呐、绥德吉祥腰鼓制造的喜庆气氛中拉开序幕,激烈、强劲、变化莫测的鼓声和高亢的唢呐声如同黄河之水滚滚而来,展示了黄河儿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