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在株洲市醴陵市烟花大市场,一幢毫不起眼的三层建筑内,醴泉窑艺总设计师黄小玲正专心绘画。她面前的胚胎瓷瓶经高温处理后,便可以称之为“釉下五彩瓷”,有客商曾花3万元上门“收购”,而5年前这一价格不会超过3000元。 醴陵是全国有名的瓷都,陶瓷产业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至东汉,经历了1700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以“釉下五彩瓷”为...
这艘400年前的沉船,2007年在广东汕头海域被发现,目前仍在打捞;现场捞出的漳州窑青花大盘,17世纪曾风靡欧洲上流社会 南澳I号位于汕头南澳县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海域 漳州市博物馆内这个青花仕女瓷盘(下图,本报记者毛朝青摄),跟从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出水的一件青花仕女瓷盘(上图)花纹、瓷质一模一样 考古专家对南澳Ⅰ号小部分已出水的瓷器进行鉴定 “南澳Ⅰ号有大...
由上海艺术博览会组委会、虹桥开发区和长宁区虹桥办三方联手举办的,主题为“艺博与世博同行,艺术让生活更美好——中国当代瓷雕大展”将于4月22日-28日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延安西路2238号 )举行。120多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教授以及多位陶瓷艺术新秀创作的精美瓷雕作品将免费供市民游客观赏与选购。相关链接:沪上首个“瓷雕大展”亮相...
这艘400年前的沉船,2007年在广东汕头海域被发现,目前仍在打捞;现场捞出的漳州窑青花大盘,17世纪曾风靡欧洲上流社会。南澳I号位于汕头南澳县乌屿和半潮礁之间海域漳州市博物馆内这个青花仕女瓷盘(下图,本报记者毛朝青摄),跟从南澳Ⅰ号沉船打捞出水的一件青花仕女瓷盘(上图)花纹、瓷质一模一样´,´考古专家对南澳Ⅰ号小部分已出水的瓷器进行鉴定“南澳Ⅰ号有大量瓷器产自...
昏暗的灯光下,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正坐在一张小桌旁一边看着一张照片,一边在黑色的瓷盘上雕刻着。小锤打在细细的刻刀上,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盘子上正在刻的是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肖像,已近完工的瓷盘上奥巴马的头像栩栩如生。老人叫刘效,65岁,山东省济南市的一位普通退休工人。他说,美国总统奥巴马如果下次再访问中国,他想把这作品送给奥巴马。至此,他已经将美国44届总统的肖像刻瓷全部雕刻出来。“我刻...
17日上午,福建德化瓷雕“世博和鼎”装上货车,正式启运上海参展世博会。这件由世博会组委会投保、保额达5.6亿元的瓷雕作品,运输问题令各方关注。福建德化有着悠久的制瓷历史,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中国白”是德化的特色文化品牌,为庆祝上海世博会,瓷艺设计大师、中国白艺术宫主席陈仁海历经三年多的精雕细磨,运用中国白瓷花捏塑技艺,创作了...
相关链接:触摸“尘封”的官窑 明官窑瓷器与上海世博会同行4月14日,随着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长、著名古陶瓷专家刘新园先生将一个一米见方的黑色木柜打开,一只精美绝伦、通体润泽的“宣德青花寿山福海香炉”展现在众人面前。本月25日,“明三代”官窑瓷器上海特展将向市民免费开放,记者从特展主办方上海世华艺术馆了解到,这批多达152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由上海艺博会组委会、虹桥开发区和长宁区虹桥办三方联手打造的“新虹桥•艺博苑”于去年落户新虹桥中心花园。这是一个面向市民的艺博常年展,在上海世博会开展前夕,三方将于4月22日联手推出沪上首个“瓷雕大展”, 120多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教授以及多位陶瓷艺术新秀创作的精美瓷雕作品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内免费供市民游客观赏与选购。据主办方上海艺术博览会...
清康熙青花加彩花鸟纹碗,底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款识是书写在青花瓷器上的文字资料。记载着器物的制作时代、地点、作者姓名或作坊牌号、定制者的姓名、堂名、画押记号等。青花瓷款识因属于釉下彩,一般与器物制作时代相同,很难后加款。所以,青花瓷款识的时代风格是鉴定器物真伪的重要依据。 从元代起出现青花瓷器款识,但目前所见者极少,仅有江西丰城县出土的“元后至元戊寅...
传统的古陶瓷鉴定,是古陶瓷收藏者必须苦学的基础课程,也是成为古陶瓷收藏家必须过关的终极功课,唯有过了“以标准器识年份”这一关,你才能个人独立上古玩市场辨真伪淘宝,你才能为他人鉴定高仿品真伪并进行美学、工艺、历史、文化之学术研究。 不少古陶瓷收藏爱好者,“以标准器识年份”这门基础功课也没学好、学扎实,就以一知半解的陶瓷鉴定常识上古玩市场淘宝,或掺杂淘...
“南澳I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 昨日,记者从汕头市文广新局得到证实,就在打捞工作开始的次日,“南澳I号”水下考古队就已打捞出水近百件古瓷器,多为青花瓷,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南澳I号”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出水近百件文物多为青花瓷 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东方网4月13日消息:“南澳I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昨日...
之前出水的瓷器多数为青花瓷。记者龙成通 摄 海事部门提醒过往船舶注意瞭望安全通行。记者龙成通 摄 近百件文物多为青花瓷 器型多为口径各不相同的碗、碟 “南澳Ⅰ号”古沉船遗址抢救性发掘重启后,首批文物终于出水了。记者昨日从汕头市有关部门获得证实,在4月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 出水文物器型多为碗、碟 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