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贵州省考古人员日前对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出土了三座东汉时期房屋模型,对于研究赤水河流域建筑工艺发展、风格传承以及文化传播等,都具有较高价值。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黄金湾考古队队长张改课说,黄金湾遗址是目前黔北地区和赤水河流域已知的规模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至汉晋时期古遗址。这三座房屋模型,一座为干拦式陶仓,上下层有楼梯相连;一座为悬山顶式住居;一座为庑殿顶式较大型...
近日,记者从贵阳孔学堂获悉,贵州收藏家于海将与孔学堂共同合作建设“孔学堂博物馆”,将由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担任艺术顾问。 据了解,“孔学堂博物馆”将由孔学堂提供场地,于海先生提供主要藏品,建成后将对公众开放。届时,孔学堂将又有一处供市民朋友观赏、体验、研究中华历史文化精品的场所。接下来,孔学堂博物馆将进入实质性的规划、设计、建设阶段。 此外,著名收藏家、古董鉴赏家、中国第一个私人博...
由贵州黔西南州携手多彩贵州非遗村、深圳市艺立方手信文化产业园共同举办的2016年“多彩贵州·寻美黔西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日前已完成作品征集,正式进入评审期,各奖项将于9月中旬在深圳揭晓。 此次大赛,作品征集自由度较高,无论是山地旅游商品及产品、景区主题旅游纪念品,还是特产产品,只要创意、设计与黔西南山地旅游、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丰物特产有关,均可报名参赛。 据了解,大赛启动...
8月7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省级重点项目“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举行开馆仪式。 据介绍,位于三都县城所在地的贵州水族文化博物馆是以展示中国水族历史与文化为主题的民族类专题博物馆,是水族文化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馆内设有两大展区,6大板块,31个展位,以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结合来展示水族概况、美丽家园、民族历史与社会发展、水族文化、习俗与节日、欣欣向荣的水家新...
图为当地水族民众向博物馆捐赠展品。 三都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地处月亮山北部,居住有水、布依、苗、瑶、汉等21个民族,常住人口28.31万人,水族人口23.75万人,全国过半数以上的水族人居住在这里,三都是中国唯一一个水族自治县。 图为民众观看现场捐赠的水族文化藏品 水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自称“睢sui”,汉译为“水”,水族先民由中原南迁,融入百越族群之后,很多中...
多彩贵州山地文创旅游商品设计大赛昨日举行媒体见面会,目前大赛正面向社会招募设计作品,并将从中选出30组作品,给予资金、团队、渠道和企业扶持,打造“爆款”商品。 大赛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化改革发展办主办,多彩贵州文化产业集团承办,是首次由官方举办省级层面的文创赛事,作品不论是文创产品设计或包装设计,都要与贵州文化有关联。 大赛主办方强调,本次大赛要选出的是商品。要求参赛作品可以被...
贵州考古人员在贵安新区罕见发现大量古人类洞穴遗址,并发掘出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的大量遗物和遗迹。 贵安新区是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级新区,地处黔中腹地,喀斯特盆坝众多,境内河网密布。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调查,贵安新区所涉及的马场、高峰、湖潮、党武4乡镇,共发现洞穴遗址38处。调查表明,古人类至少在距今3万年左右,便开始在贵安新区境内繁衍生息。在洞穴中居住的历史,至少可以追...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度嵌入,多元文化价值的传承、传播和发展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贵州多民族族群创造和保存的多元文化价值逐渐得到全世界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人群的高度认可。 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一直处于政府、学界、文化、产业发展部门和机构的关注前沿,以政府引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转变到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推...
贵州贵安发现3万年前古人类洞穴遗址
海龙屯,变得熟悉又陌生 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先后申遗成功,名列世界遗产名录。 就在一年前的7月4日,贵州遵义的海龙屯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当时,文化版以《田野考古每个日子都不平淡》为题进行了报道,介绍了申遗背后的准备工作和考古发掘。有人好奇,申遗成功除了给景区带来更响亮的名声,还会有哪些帮助和提升,给当地居民带来...
卡拉鸟笼技艺省级传承人杨福生展示技艺 拥有一项世界级“非遗”、53项国家级“非遗”以及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有着“非遗天然博物馆”的美誉。近日,建州60周年成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推出,包括苗族银饰制作、侗族刺绣、苗族芦笙制作等多项国家级“非遗”技艺的国家级传人现场进行了技艺展示。 在展览现场,身着苗族服饰的演员表演了传统歌舞,还搭建了黔东南特色的木制建筑。苗...
贵州省考古人员日前对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黄金湾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十余座崖墓,为研究赤水河流域乃至贵州境内的建筑艺术、着装服饰、文化信仰、社会风气、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介绍,在黄金湾遗址发现的崖墓中,2015年发掘出5座,时代从东汉晚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2016年发掘的3座崖墓,与2015年发掘的5座崖墓,在墓葬风格上有所差异,出土遗物也明显不同...
黔宝银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从大量的出土文物和古代历史文献记载中,证明了我国货币的生产与发展,至少已经有了四千年的历史,在历代 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华民族货币文化,它伴随着我国商品贸易的不断衍生,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金融等方面的历史面貌,一枚钱币体现了劳 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也是历朝历代政权兴衰、国家民族强弱和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佐证。 贵州钱币是具有地域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