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承载着衢州王姓历史的木活字 活字印刷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精彩演绎的活字印刷曾让世人惊叹。而在我们衢州,一套13万字的古代木活字印刷字模也让人叹为观止。 据介绍,这套13万字的木活字是衢州迄今为止保存最全、字数最多的木活字印刷字模,对研究衢州古代活字印刷文化有着重要的史学价值。 市民胡先生是古代文化的爱好者,近日他从外地征集到这套保存完整的有关衢州王...
10月21日,衢州市召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会议。市普查办副主任、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郑乐平主持会议,全市各县(市、区)普查办主任和业务科室负责人(普查队长)参加了会议。会上各县(市、区)普查办汇报了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实施以来的工作进展情况,市普查办对今年工作进行了回顾,对各县(市、区)普查进度进行了督察,并对明年工作进行了安排。 衢州市各地普查工作扎实有序:一是普查工作细致深入,阶段性成果喜人。全...
十二月二十六日,江山市文物普查现进入双塔街道莲塘村进行文物普查。发现了一座单孔石拱桥。该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3.5米,宽3.5米,高4米,东西横跨约5米的莲塘村水口溪。桥西侧有棵樟树主杆最大直径达2.17米,其樟树根侵入石拱桥。桥面可见直径三十余厘米的樟树根四根。桥面原有青石板铺砌,由于樟树侵入勃起,许多石板已松动。桥身由规整的青条石浆砌成拱型。桥墩、桥孔保存尚好,桥面虽然部分石板遗失,但小桥还...
12月5日,笔者从文化部门获悉,江山市将对市区西塘古民居进行修缮。 西塘古民居群建于清末至民国年间,地处市区西塘巷,四幢相邻的古建筑占地面积为18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20平方米。作为一处遗留下来的古迹,西塘对于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但长期以来,西塘因缺乏规划,景观与功能都不能满足当代城市景观的基本要求。此次设计修缮的目的是将其改造成一处雅致的休闲空间,提高该地区的...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家孔氏家庙之一,素有“南宗”之称的衢州孔氏家庙恢复性修缮工程最近动工。据悉,这是自1984年以来该家庙首次大面积修缮。完工后的孔庙将恢复清代孔庙的原样。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大举南侵,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建炎三年(1129年)正月,高宗驻跸临安(杭州),因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率近支族人扈跸南渡有功,赐家浙江衢州。 衢州孔庙现址即为明正德十五年(...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衢州孔氏家庙修缮工程于6月29日正式开工。由浙江海宁金隆古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施工,浙江省古典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监理,工期140天。 范围圈定为1984年修缮后的孔庙建筑群中的东、中轴线上的大成门、大成殿、东西两庑、崇圣祠家塾等部分,同时将在原址上复建报功祠、照壁等建筑。此次修缮是上世纪80年代末完成的孔氏南宗家庙中轴线上主体建筑修缮保护之后的又一次方位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