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张家口市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考古工作又有了新的发现,距今200万年前的马圈沟遗址新发现3个文化层,把上古人类活动的文化层增加至15个,时代延伸距今120万年左右,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序列,证明古人类在泥河湾盆地演化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据了解,马圈沟遗址位于阳原县大田洼乡岑家湾村西南1500米处的马圈沟南端。该遗址最早发现于1992年。1993年进行第一次发掘,发现第一文化层,时代为距今1...
逛庙会、过大年,赏民俗、游涉县,过新年、创伟业。2018年2月14日至3月4日,涉县将举办中国北方年文化节,吸引更多人到涉县过大年,进一步聚集涉县旅游业人气,提高旅游综合收入,促进涉县旅游业快速发展。 涉县旅发委主任李奋军介绍,“通过举办”红红火火过大年•幸福美满到涉县“活动,就是让更多的游客到生态肺城、诗画涉县过味道更浓更烈的年,呼新鲜空气,食有机食品,品过年文化,登高山养生,聚全家幸福,...
2022年冬奥会会址内河北崇礼太子城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科技信息部副研究员黄信19日透露,最新考古调查表明,太子城是龙关镇一带唯一一处金代中后期有宫廷性质的城址,有可能为《金史》中记载的金章宗驻夏的泰和宫。 当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2017年考古业务汇报会举行,黄信在会上做出上述介绍。 此次发掘以各类泥质灰陶胎的筒板瓦、龙凤形脊饰、迦棱频伽等建筑构件为主,另...
历经8个月建设、总投资6000多万元的河北易县博物馆日前正式开馆。500余件(套)文物与公众见面,其中战国时期的瓦当、燕国宫门构件等展品重现了燕国风貌。 易县博物馆展陈面积3000多平方米,共展出文物500余件(套)。陈列以“易水长歌”为主题,采用实物、围板、雕塑、场景复原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手段,按照易县文化脉络分为先民足迹、燕都风范、郡县之制、雄关福地、易州遗珍等8个展区,并...
12月21日,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的243件(套)文物艺术品在河北博物院展出。该展览向观众讲述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历史的兴衰荣辱、俄罗斯宫廷生活的奢华精致以及沙俄皇室的缠绵爱情。 21日,《走进帝俄时代——俄罗斯彼得霍夫国家博物馆藏文物特展》开展。彼得霍夫宫(彼得夏宫)是彼得大帝于18世初始建的皇家滨海行宫,集中体现了18世纪—19世纪俄罗斯建筑艺术的辉煌成就,有着“俄罗斯凡尔赛宫”的美誉...
文物部门日前在河北定州发现一处先商时期遗迹,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泥质灰陶最多,可辨器型有高领鬲、蛋形瓮、盆、罐等,这为研究太行山东麓商文化起源提供了证据资料。 定州文保所所长高云波说,本次发掘发现遗迹时代较为丰富,先商、春秋、汉代、唐、宋金时期遗迹均有发现,反映了该区域历代为人类生产生活的聚集区。 此次发掘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陶器以泥质灰陶最多。瓷器多为白釉瓷,兼有黑釉、酱釉、...
12月19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雷金明(左)和同事检查待修复文物的损坏程度。 近日,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宣化站启动金属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项目。据介绍,此修复项目包括青铜器、铁器等珍贵文物200多件,涉及年代分布从春秋战国到明代。文物专家将据文物实际情况确定修补程度,修复工作主要是清洗除锈、除氯、缓蚀、矫形补全、做旧、封护、微环境控制等,预计2至3年内完成。
文物保函〔2017〕878号 河北省文物局: 你局《关于呈报雄安新区区域系统考古调查计划的请示》(冀文物字〔2017〕90号)收悉。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 一、该项考古工作为进一步搞清河北雄安新区地下文物埋藏状况,推进重要遗址保护利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对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请你局指导有关单位,尽快开展相关工作。 二、该计划应作以下调整、完善: ...
日前,河北区召开文物安全工作会,副区长刘彤听取区文化和旅游局、区文物管理所相关负责同志关于我区文物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情况,全面了解我区文物安全工作重点和难点。 刘彤强调,要聘请专业人员配合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分清轻重缓急,对于风险高的文物要先检查,反复检查,尽快将区内的文物单位全部检查完毕。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要多渠道多方式来解决,区文化旅游局要认真研究,拿出整改方案,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曾漂泊海外的文物,几经辗转终于回家。日前,我省著名民间收藏家郭鹏向河北博物院无偿捐赠他从日本收购回来的两件北朝墓志,分别为北魏祖莹夫人郑氏墓志和北齐长乐郡长公主高宝德墓志。 记者在捐献现场见到,两件墓志厚重朴实,墓志碑刻书法精美,顶盖篆书,底部铭文介于隶楷之间。据河北博物院文物专家介绍,祖莹系北魏大臣、著名文学家,为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人。《魏书》记载了勤奋好学的祖莹“映炭夜读”的故...
近日,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上,正式公布了第三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3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河北省3处遗址分别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或列入立项名单。 河北省元中都遗址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河北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中山古城遗址和邺城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有1处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遗址被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
唐代双鸾衔绶纹铜镜、元代龙螭纹青玉洗、清代青花莲纹赏瓶……12月9日,“撷珍·邂逅——河北博物院典藏文物展”在河北博物院北区13号展厅开展,共展出从河北博物院24万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80件珍贵藏品,其中不少是首次与公众见面。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月7日。 兽首、饕餮纹、云纹……在展厅正中醒目位置,摆放了一件名叫“作父丁”的青铜器,其造型古朴典雅,厚重中不乏灵动,吸引了众多观众...
唐代双鸾衔绶纹铜镜、元代龙螭纹青玉洗、清代青花莲纹赏瓶……12月9日,“撷珍·邂逅——河北博物院典藏文物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共展出从河北博物院24万件馆藏文物中精选出来的80件珍贵藏品,其中不少文物是首次“走出深闺”与公众见面。展览将至2018年1月7日。 “河北文物资源丰富,河北博物院常年开放的九个基本陈列,展出文物5000余件,更多的珍贵文物仍深居闺中。此次展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
图为易县博物馆展出的古兵器。于俊亮摄 12月6日,总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展现易县千年文化遗存的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易县县委书记杨义宝介绍,该县历时5年共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易县博物馆的建设和展陈等工作。易县博物馆总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展陈面积3000多平方米,基本陈列以“易水长歌”为主题,采用实物、围板、雕塑、场景复原等形式,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
12月2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场工作会在浙江举行,会上公布了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河北元中都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我省首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据悉,我省中山古城考古遗址公园和邺城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启动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截至7月底,共有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92处遗址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