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故宫外一名店主告诉记者,“金水桥”从去年就开始修建,一直都有围挡遮挡,而从上周开始,里面工人突然在原有围挡上又围上了一圈一米高的塑料布,后来就听说是要拆桥。 沈阳故宫东大门前的“金水桥”现已基本完工。 即将完工的“金水桥”,突然被沈阳市文物局限期拆除。沈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声能说,沈阳故宫正门前的“金水桥”属于违法建筑,与故宫风貌不相符合。 拆桥工人只称“改造” 9月25日14时30分...
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十一”当日门票半价优惠政策,观众可30元参观故宫,并且能够看到沈阳故宫不常露面的“镇馆之宝”—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大金天命云板、皇太极御用常服袍等。 据了解,“十一”黄金周期间,沈阳故宫博物院内共有十余个展览同时开放,包括《清前文物展》《沈阳故宫老照片展》《院藏清代宫廷艺术珍品展》《清代宫廷钟表展》《沈阳故宫古建筑技术展》等。走进《清前文物展》展厅,观众不仅能够看...
9月16日,记者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看到,《沈阳故宫老照片展》正式与观众见面。博物馆专业人员多方搜集的95幅老照片(拍摄时间从清末至1948年),突出展现了沈阳故宫近代沧桑历程。 沈阳故宫创建于1625年,作为清入关前的皇宫和入关后的陪都宫殿,一直受到清政府的特殊重视。1905年日俄战争时,盛京宫殿先是遭受俄军侵占劫掠,后又遭日本人入宫殿“大内”攫取秘藏,展览中就有“1900年俄军在大政殿前”...
9月11日——12日,沈阳故宫博物院召开“清前史研究中心成立暨纪念盛京定名3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马大正、朱诚如,辽宁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杨路平,辽宁省文化厅副厅长殷仁连,沈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冯彦,市文物局局长宋振虹等应邀参加研讨会。 “清前史研究中心” 在沈成立 9月11日,在会议开幕式上,“沈阳故宫博物...
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大金天命云板等120件见证清王朝奠基发展的历史文物于近日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的“清前文物展”亮相。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介绍,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习惯上称为“清前史”。沈阳故宫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历史遗迹,也是收藏清前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 白文煜介绍,本次“清前文物展”...
9月10日,游客在参观展出的文物。 9月10日,游客在用手机拍摄展出的文物。 当日,由沈阳故宫联合辽宁省内部分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清前文物展”在沈阳故宫开展。 本次展览共展出包括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等120件(组)清前文物,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分别从满族崛起、清初武备、宫廷生活和宗教祭祀等方面介绍清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宫廷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 据了解,从明万历十一年(15...
由辽宁省多家博物馆筹办的“清前文物展”10日在沈阳故宫开展,努尔哈赤宝剑、皇太极腰刀、大金天命云板等120件清朝入关前期的文物珍品亮相于此。 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创业,至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是清王朝在中国东北地区奠基发展的阶段,被学界称为“清前史”。而此次展览正是从满族崛起、清初武备、宫廷生活和宗教祭祀等四方面,介绍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宫廷生活习俗...
9月9日记者从沈阳故宫博物院了解到,“清前史研究中心”将于9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沈阳故宫博物院“特色立院,人才兴院,学术强院”,积极推行科研工作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清前史研究中心”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所属学术研究机构,旨在以博物院这一载体优势,利用清沈阳故宫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及馆藏明清文物藏品,和博物院数十年积累的学术基础,汇聚海内外清前史研究方面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开展各项...
8月8日上午,沈阳故宫博物院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来自沈阳市儿童福利院的70名师生。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参观博物馆、逛公园是很普通的一件事,但对于社会福利院的孩子而言,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为了迎接这批小客人,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早早地做好了准备:提前检查各种无障碍设施,保证孩子们游览顺畅;运用的讲解方式更加符合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献上一份关爱。 ...
为提升居民的爱国主义热情,8月初,沈阳故宫博物院“流动博物馆”走进嘉华新城社区,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 当天,在嘉华社区的活动室里,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张琦用生动形象的讲解方式,细致地为社区的大爷大妈们讲述了沈阳故宫悠久的历史、动人的故事以及满族传统的民俗风情,大家都听得入了迷。讲解结束后,活动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居民们还纷纷与讲解员合影留念。
私人定制款的瓷器、奢华的大盘、瑞士的钟表、精致的香水瓶……沈阳故宫近日举行的《慈禧珍宝展》上,百件珍宝引来参观者驻足观看,更揭开了慈禧太后神秘的面纱,她对于寝宫陈设的装饰用物及个人用品甚为讲究:既爱私人定制,又爱高端采购。 在展厅内,6件慈禧太后私人定制款的“大雅斋”瓷器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走近这6件慈禧私人定制款的瓷器,记者看到其釉色明媚清亮、纹饰花鸟争奇斗艳,淡雅的天蓝地配素净的白菊……不...
伴随着宛转悠扬的乐曲,十几位身着满族特色服饰的“宫女”在故宫大政殿前翩翩起舞……这不是中国古装电视剧中的情节,而是沈阳故宫庆祝“申遗”成功十周年的特色展演。 1日是沈阳故宫“申遗”成功十周年纪念日。十年前的7月1日,这座举世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以“明清故宫扩展项目”成功登上《世界遗产》名录;十年后,这里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牌。 沈阳故宫建于明清沈阳古城中心,占地...
图为清木柄三镶青玉象瓶纹如意 王嬴 摄 2014年“到沈阳故宫过大年”新闻发布会21日在沈阳召开。28件清宫如意将于1月23日至2月14日展出,4件如意作品提前亮相。其中,清木柄三镶玉象瓶纹如意是沈阳故宫首次展出带有和珅款的文物,也是沈阳故宫众多藏品中,唯一一件带有和珅款的藏品。 清木柄三镶青玉象瓶纹如意制于乾隆晚期,此件如意由紫檀木、和阗青玉雕刻制成,为传统的三镶式,又称“三块瓦式”。如意柄...
历史记载,沈阳故宫有四座楼很有名,分别是凤凰楼、日华楼、霞绮楼、转角楼。但随着年代更迭,前三座今犹在,转角楼却消失不见。 消失的转角楼哪去了?昨日上午,辽宁电子出版社鼎籍堂“历代瓷器精品展”上,收藏家詹洪阁向世人展现一张1929年出版的沈阳故宫全局图,上面清晰记载了转角楼的准确方位。 历史专家表示,沈阳故宫在近代经历过一段波折的命运,期间消失了上百间屋子,但本着R...
努尔哈赤龙虎将军宝剑▲剑柄8月29日,为了喜迎全运会的举办,在沈阳故宫博物院特别布置的院藏珍宝展上,一把闪着寒气的龙虎将军宝剑引起了观众的关注。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保管部主任李理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发现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唯一的珍贵遗物,是明朝封努尔哈赤龙虎将军时所馈赠。龙虎将军宝剑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臣服于明朝的物证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生于建州赫图阿拉城(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