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文保所24日透露,近日,考古人员在临西县尖冢镇境内的跃进渠河底及河坡处发掘出一砖质结构的古墓群。经考古人员初步清理,出土了壶牙床、五铢钱、银簪、瓷器,漆器等随葬物品,其中壶牙床保存比较完整。临西县文保所所长张霞表示,壶牙床的出土在全国也比较罕见,专家对其鉴定正在进行之中。目前,考古人员正对古墓群的文物展开清理、修复工作。 据了解,此处古墓群是临西县龙潭村村民在渠道内维修...
记者24日采访四川大学考古系副教授原海兵时了解到,经过对青白江双元村墓地154号墓葬生物考古遗存的整理研究,初步可以判断出该墓葬主人为成年女性,年龄在35岁至40岁左右。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7组的双元村墓地共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260余座,为目前四川地区发现数量最多、揭露面积最大的一处春秋战国墓葬群。而154号墓葬是整个墓地葬具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座船棺墓葬,并且在...
古墓中发掘出的壶牙床,保存比较完整,在全国也比较罕见。方仁坤摄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文保所24日透露,近日,考古人员在临西县尖冢镇境内的跃进渠河底及河坡处发掘出一砖质结构的古墓群。经考古人员初步清理,出土了壶牙床、五铢钱、银簪、瓷器,漆器等随葬物品,其中壶牙床保存比较完整。临西县文保所所长张霞表示,壶牙床的出土在全国也比较罕见,专家对其鉴定正在进行之中。目前,考古人员正对古墓群的文物展开清...
商周时期 浮滨文化 食器 广东省饶浮县出土 高26.9厘米 此陶壶为夹砂褐色陶制,长颈,平底,腹饰编织纹。陶壶的瘦长形制与中原不同,是浮滨文化特有的器型。浮滨文化是广东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文化面貌。
时隔73年,一批珍贵的延安时期鲁艺版画飘洋过海,落户复旦大学图书馆。21日,美国空军航空部队飞行员乔治·韩伦(George A. Hanlon)中校的子女带着15幅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版画名家创作于上世纪40年代的木刻版画和版画背后的故事,回到中国。 韩伦中校为美国陆军航空队(今美国空军前身)队员,1944年9月8日,其所属机组在执行对日轰炸任务后遭日机追袭,飞机坠于渤海海滨。韩伦中校与其...
“乡贤柯国宏已经确定认领,目前我们正在商讨具体细节。”4月12日,龙游县塔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晓斌欣喜相告,自塔石镇发出乡贤认领认养古建筑倡议书之后,已有不少乡贤表达了自己想要认养古建筑的意愿。 出生于塔石镇柯泉的柯国宏,目前是浙江凯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那些粉墙黛瓦马头墙、青苔小巷里承载了他儿时的记忆。 塔石镇泽随村地处龙游北麓,是国家级传统村落,省历史文化名村。70...
西周 康王时期 炊器 清道光年间陕西郿县礼村出土 通高101.9厘米 口径77.8厘米 重153.5千克 1951年潘达于女士 捐赠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
商 武丁时期 拓片著录于《甲骨文合集》6057正、反 传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长22.5厘米、宽19厘米 这是一块残断的牛肩胛骨下部,骨正、反面刻满长篇卜辞,字口涂朱,内容是商王武丁分别于两个月之内的癸未、癸巳、癸卯与癸亥四日,占问本旬之内是否会有灾祸。 骨正面刻辞: 癸未卜,… 癸巳卜,贞:旬亡?王占曰:有求,其有来艰。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曰:土...
山西省太原市考古研究所10日发布最新考古发掘报告,在太原晋祠村发现一座后晋时期的古墓葬,这是迄今为止,具有4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太原发现的唯一一座后晋墓葬。 该墓葬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村,西边是悬瓮山,南面毗邻晋祠,北3公里处是春秋至五代时期的晋阳古城遗址。墓葬为单砖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和墓室组成。 墓室为仿木结构砖雕彩绘,周壁砌有6根红色柱子,柱顶两侧绘有黑彩阑额,上接一斗...
根据我国的历史文献,我们一般将夏作为王朝的开始。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夏开始的年代被暂定为公元前2070年。但由于处于晚商阶段的殷墟才发现大量青铜器以及铭刻有文字的甲骨等遗物,以致国际学术界一般都认为中华文明仅始于殷商时期。 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存在着三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将中华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而忽视了中华文明形成之前还存在着多个区域文明。第二个误区是将中原文明作为中国早期文明的...
春秋 兵器 1965年湖北省江陵县望山1号墓出土 长60.6厘米、宽5厘米 此剑剑身满布菱形暗纹,剑谭上嵌有蓝色琉璃及绿松石。剑的表面经硫化处理,有一层黑色硫化物保护膜,铜剑至今光亮如新,剑锋寒气逼人。此剑与著名的越王勾践剑同出,两剑又极为相似,只是没有铭文,大概也是越国铸造的。春秋晚期吴越之剑天下闻名,当时的铸剑师已经掌握了金属铬盐处理技术。
三国 吴 明器 1967年湖北省鄂州市出土 长54厘米、宽48厘米 这件陶院落前有厅堂,后有正房,两侧有厢房;围墙有前后门,前门正上方筑有门楼,门楼上有“孙将军门楼也”6个划刻文字;围墙四角各有1座角屋,门楼和角屋是用来守护院落的。陶院落虽是随葬冥器,但应是摹仿当时的建筑形式制作的。这座墓的主人可能是三国时期东吴武昌都督、平荆州事孙述。这种形式的院落模型多出土于孙吴的宗室墓...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