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岑巩发现民国时期防匪屯 1月14日,岑巩县文物普查组复查文物时,在羊桥乡龙统村蚂蟥田自然寨发现民国时期建造的一所尚完整保存的防匪屯。 防匪屯建在一座遍布石头的小山丘上,平面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宽。屯以原生石头垫基,用青石块依山就势垒砌石墙,石墙内的空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可容纳五六百人。石墙的东西北三面较高,墙上安有20多个大小不一、内宽外窄的炮眼,东西墙上各造有一道高2米的石拱门;南墙...
记者18日从江苏省文物局获悉,江苏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已完成第二阶段工作,全省共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13371处,江苏省文物总量实现翻番。 自2007年启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来,江苏省目前已经完成第一、第二阶段工作,在全国率先完成实地文物调查阶段性工作,春节前将完成对县域单元的验收。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苏省共登录不可移动文物点21299处,其中新发现13371处,占调查总数的63%,...
截至2009年12月31日,经过近4年的文物普查,内蒙古自治区文物部门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2939处,登记消失文物1871处。 内蒙古在2006年成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试点地区之后,近4年间共组织98支文物普查队,完成了覆盖全区所有乡镇(苏木)、行政村(嘎查)的实地文物调查工作。调查中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点22701处,其中除了新发现的文物点,还复查了9762处文物点。 在新发现的文物中,有一些...
工作人员在清理车马坑 工作人员在清理墓室 16日,考古人员在湖北沙洋严仓战国古墓群獾子冢车马坑中,发掘出土6车14匹马。其中发掘出土的1车2匹马,车舆内有旗杆,兵器铜戟、铜戈,军乐器铜铙等组合完整的器物。考古人员表示,该车属于典型的指挥战车,在楚国车马坑中尚属首次发现。 严仓古墓群位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后港镇,属于以纪南城为中心的高等级墓地组成部分之一,是楚国贵族墓群。2009年...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最近在长安区发现一个大型墓葬群,从70余座中古墓中发掘出近千件文物。这些墓葬及其出土文物跨越了10个朝代,其中在一座隋朝的高官墓中出土了6件赤裸上身的女俑,在一座十六国墓葬中出土6件伎乐女俑。在一座北朝墓中还出土了罕见的“双人搂抱踏碓女俑”。 这一古墓群位于西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内,被考古专家命名为“少陵原凤栖原墓葬群”。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所长程林泉说,双人搂抱踏碓女俑...
14日,记者获悉,在衡茶吉铁路井冈山市古城镇寺源村施工段,施工人员近日发现了一批石镞、石碗等石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据了解,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根据遗址的现场和出土的文物判断,这是距今有3500年以上历史的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的古人类居住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记者彭晓华) ■ ...
窑具 2009年9月至今年1月,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学系合作,对贵州天柱县白市电站淹没区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 本次发掘先后在远口镇坡脚村、六池村、中团村的坡脚遗址和瓦罐滩窑址等8个地点展开,出土石制品9500余件,完整或可复原瓷器3600多件。 此次发掘是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贵州黔东南地区展开的首次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而瓦罐滩窑址是贵州经科学考古发掘的第...
锈迹斑斑的大钟亟待保护。 韶关市仁化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座清代乾隆时期的精美生铁大古钟。当地文物工作者认为,该钟遍布工整文字与美丽图案,钟声洪亮,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该钟是在仁化县周田镇雷坑村委会田寨村小组被发现的。高约60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该钟为生铁铸造,重达200多斤。钟体表面通体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均为阳刻,字体皆是楷书,仍然十分清晰。其中最显眼的是对称...
明代万历年定国将军墓。 清远市博物馆昨天透露,清远市文物普查队最近在飞来峡镇普查时,发现一座罕见的明代万历年定国将军合葬墓。 该墓位于飞来峡镇黄口村委会新一村旁,葬于明万历七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为灰沙砌筑。墓的山手呈直线八字形,在清远市比较少见,灰沙构件厚40厘米,高约130厘米。祭台和碑楼形成一个半圆,碑楼为四柱三间三楼“门楼”式,明间(即第二间)底部立有墓碑,阴刻楷书...
昨日,备受瞩目的严仓古墓群主墓葬椁盖完全揭开,令人惋惜的是各墓室均已遭严重损毁,更令人吃惊的是,墓室内居然留下一只现代黑色橡胶桶,疑为现代盗墓贼所为。 昨日上午,严仓古墓群主墓葬獾子冢发掘现场,工作人员一早就开始工作,将昨日遗留的数块椁盖成功开启并搬运出坑外,墓室则用木板遮盖。现场的人们均无法对墓室一探究竟。 昨日下午,发掘现场周围挤满了围观群众。下午1时许,工作人员搬开墓室上的木板,撩开了墓...
16日下午,严仓战国古墓群主墓獾子冢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松林村开棺,在獾子冢西侧的车马坑内出土的指挥战车,是在国内车马坑中首次出土发现的楚国指挥战车。 严仓古墓群是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发掘项目,从2009年10月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严仓墓群中规模最大的獾子冢及附属的车马坑进行了科学发掘。从墓葬的规模看,属于大型楚墓。 车马坑由南北并列的一号坑和二号坑组成。一号...
日前,为期一年的“甘肃重大文物考古发现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对外开放。此次展出的三百余件珍宝,以时间为线索,涉及新石器、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十六国、隋唐五代及宋西夏金元等时期。内容涉及被评为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的大地湾和居延汉代遗址,以及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临潭陈旗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等,时间跨度长、类型多样,在国内外影响...
锈迹斑斑的大钟亟待保护。 韶关市仁化县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了一座清代乾隆时期的精美生铁大古钟。当地文物工作者认为,该钟遍布工整文字与美丽图案,钟声洪亮,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该钟是在仁化县周田镇雷坑村委会田寨村小组被发现的。高约60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该钟为生铁铸造,重达200多斤。钟体表面通体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均为阳刻,字体皆是楷书,仍然十分清晰。其中最显眼的是...
明代万历年定国将军墓。 清远市博物馆昨天透露,清远市文物普查队最近在飞来峡镇普查时,发现一座罕见的明代万历年定国将军合葬墓。 该墓位于飞来峡镇黄口村委会新一村旁,葬于明万历七年,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为灰沙砌筑。墓的山手呈直线八字形,在清远市比较少见,灰沙构件厚40厘米,高约130厘米。祭台和碑楼形成一个半圆,碑楼为四柱三间三楼“门楼”式,明间(即第二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