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从长治市文物局获悉,长子县崇庆寺宋代彩绘泥塑及壁画修复项目日前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验收。 崇庆寺坐落于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全寺坐北朝南,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彩塑跨越宋、金、元、明四个时代,寺内体量超过1.5米的大型人物塑像有47尊,其中24尊是宋塑,23尊是元明彩塑。其余小型的人物彩塑有200多尊。崇庆寺的宋塑被...
记者12日从长治市文物局获悉,长子县崇庆寺宋代彩绘泥塑及壁画修复项目日前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验收。 崇庆寺坐落于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全寺坐北朝南,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彩塑跨越宋、金、元、明四个时代,寺内体量超过1.5米的大型人物塑像有47尊,其中24尊是宋塑,23尊是元明彩塑。其余小型的人物彩塑有200多尊。崇庆寺的...
11月11日,海林市横道河镇,中东铁路建筑群横道河子机车库维修工程现场,技术人员正在安装火车转盘。 近日,由海林市相关部门共同组织的横道河子机车库、圣母进堂教堂两栋中东铁路建筑群建筑保护性抢修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今年4月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海林市文物部门启动“中东铁路建筑群”的横道河子机车库和圣母进堂教堂的抢救性修复工程,承建工程的北京文物古建工程公司采用先进技术,相继完成了横...
2014年11月13日,工人在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现场施工。受2013年“4·20”芦山地震影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祠内大量古建筑受损。2013年8月22日,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启动,一年来,工程进展顺利。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约五亩的庭院,明代洪武元年为纪念“三苏”而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
昨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刚刚结束的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评选终评会评选出了2013年度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其中,“陕西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成功进入十佳。 本次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文物报社共同主办。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设计并承担实施的“陕西紫阳北五省会馆壁画保护修复项目”入选首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会馆壁画修复从2011年开始,历时3年完...
日前,已修复完毕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云塔及其景区正式对游客开放。宝云塔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旧城村宝云寺院内,为宋代早期建筑。宝云塔坐北朝南,塔形为八面棱锥体楼阁式砖塔。 图为11月2日,游客在宝云塔景区内参观。
11月2日凌晨,益阳市资阳区明清古巷玉陵坡巷发生垮塌,使这条“中国江南最美小巷”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创。益阳市文物局昨日表示,该局正在商讨古巷修复方案,并将在最短时间内启动修复工程。 据介绍,玉陵坡巷垮塌事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目前,为了行人安全,古巷的通道已经封闭。益阳市文物局经现场勘探,确认此次垮塌为意外事故,“主要是因为当天下雨,加之古巷两旁建筑年久失修。”益阳市文物局局长曹伟说。 ...
青铜器的鉴定专家,一般是从铜器的造型、纹饰、铭文、地子、锈蚀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形成了一套鉴定的方法,它是经过长期的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传给了一些人,有很多的人学习了这些经验之后便用于鉴定。但也有一些人学了这些经验之后,专门研究仿真作假。历史上作伪者就大有人在,加之现在收藏又是热门,便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造假大军。 从文物修复的角度辨其真伪,一般情况下还是比较准确的。铜器的修复人员...
在把玩瓷器的时候一定不要戴手套,因为这样瓷器很容易从手中滑落。你的双手应该保持洁净和干燥,应该从手上取下戒指或其它的珠宝首饰。在触摸没上釉陶器的时候更是要做到这一点,这些陶器很容易掉色或吸收灰尘、油脂和水分。拿瓷器时要抓住它们的主体,而不要抓把手或末端,如喷口等,因为这些地方都很容易断裂。在拿起一件瓷器时,要把能分开的部分(如盖子等)取下。 东西方存放和陈列瓷器的方法大相径庭。在亚洲,收藏...
意大利考古学家修复罗马斗兽场方案引发争议 本周一,意大利考古学家Daniele Manacorda提出修复罗马斗兽场方案,并引发巨大争议。 罗马斗兽场是公元80年修建的,原来场内铺有木质地板,地板上覆盖有沙子。在19世纪,人们将这些地板和沙子移走了。 今年7月份,考古学家Daniele Manacorda建议应该恢复斗兽场铺设地板的原状,这一建议受到了Dario Franc...
11月2日上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三河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燕郊高新区建设中国考古研究基地项目。 中国考古研究基地项目将建设国内独家以互动体验为主题的考古体验馆,国内唯一一所以展出田野发掘出土文物珍品为主体的精品展示馆,国内首个集田野发掘文物保管、整理、修复于一体的综合性文物库存馆等,主要开展文物修复和复制研究、文物精品展览展示、设计考古体验活动项目、组织考古专业培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中山舰出水文物大规模修复工作近日在汉启动,文物修复人员将首次对200多件残损瓷器及5把“中正剑”进行修复。 武汉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介绍,中山舰出水文物有5000多件,分为舰载设施、武器装备、生活用品、铭牌标志四类,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1件(套);这些文物中有大量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器物,如各种官兵生活用瓷器、铜火锅、铜烘笼、温酒壶、水烟枪及等。 瓷器占了中山舰出水文物大多数,也是受损最多的文物...
近日,记者从滕州市博物馆获悉,为加快该馆馆藏青铜器修复保护进度,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专家一行六人来滕进行现场修复工作,目前已完成20余件青铜器的修复。 据了解,22日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专家来到滕州博物馆,现场进行馆藏青铜器修复工作,将完成20余件青铜器的修复。目前修复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中。据悉,自2012年以来,滕州市博物馆分三批运送青铜器到国家博物馆科技保护中心进行修复,共修复文物...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