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许昌市文化局联合成立的“河南许昌古人类研究中心”,8月7日在郑州举行签字仪式,这是河南省首家由中央和省级科研所等共同组建的古人类研究机构。 灵井“许昌人”遗址从2005年至今已出土3万余件石器和化石标本,尤其是2007、2008两年度出土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国内外具有很大影响。出土的大量精...
近日,河南省许昌市召开文博事业发展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登喜,市人大副主任白虹光,市政府副市长秦春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格慧出席会议。座谈会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杨宏杰主持,各县(市、区)委宣传部长、分管县(市、区)长,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管委会分管副主任,各县(市、区)文化局局长、文管所所长,经济开发区、东城区社会事业局局长、文物专干;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
2008年是科普事业极大发展的一年,科普活动大放异彩,公众对科学话题的关注热情高涨。2009年1月11日,《新京报》评出2008年中国十大新知话题,中原出土“许昌人”与确保奥运环保、“神七”宇航员太空行走、南极“昆仑”站的动工兴建等一同成为2008年中国十大新知话题之一。 1964年,灵井“许昌人”遗...
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距今约1.5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数十枚用动物牙瓷做的片状器具,很可能是当时人类衣物上的「纽扣」。 这批片状器具已经形成化石。考古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牙片的使用光泽集中在中部,这显然不同于其它尖刃工具使用光泽集中于尖刃部的特点。因此,考古人员认为这批片状器具可能是一种有著特殊用途的器物。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还发现,有的片状器具中部有「束腰」现象,因此推断可能是衣...
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文物价值认识的提高和许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市不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组织文物保护单位晋级申报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3处,我市灵井“许昌人”遗址等19处文物保护单位榜上有名。 此次成功晋级省保的文物单位,禹州市有8处,鄢陵县有5处,许昌县有3处,襄城县有2处,市区有1处。分为三类,包括...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又发现一批距今8至1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 继“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之后,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又发掘出土一批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断块,包括额骨、颞骨外耳孔部、枕骨、顶骨等化石,共计12块。 去年12月17日,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10万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对研究东亚古代人类进化和中国现...
考古发掘现场 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西侧。2005年6月进行首次考古发掘,面积9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5452件。2006年发掘120平方米,石制品5690件。2007年发掘49平方米,除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外,在TG9深4.99米处(距基点)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 人类头骨盖化石 2005年至今,发掘259平方米(仅60平方米见底),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约3万件,类型...
记者昨日上午从省文物局获悉,日前,位于我省许昌的灵井旧石器遗址“许昌人”的重大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该遗址环境整治已取得良好成效。 据悉,“200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榜的次日,省委书记徐光春专门批示,高度赞扬包括灵井“许昌人”...
发掘单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发掘领队:李占扬 考古发掘现场 遗址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镇西侧。2005年6月进行首次考古发掘,面积9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和动物化石5452件。2006年发掘120平方米,石制品5690件。2007年发掘49平方米,除出土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外,在TG9深4.99米处(距基点)发现人类头盖骨化石。 人类头骨盖化石 2005年至今,发掘25...
在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发掘出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二00七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八日在此间揭晓,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毫无悬念成为十大之首。 被评为二00七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是: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河南新郑唐户遗址、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河南洛阳...
河南省、许昌市分别在灵井“许昌人”遗址召开保护管理工作现场会以后,按照许昌市市长李亚“宣传好、保护好、规划好、利用好、争取好、服务好”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总要求,许昌县及灵井镇大力开展了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工作。许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委书记王堃亲自到现场协调指导有关工作,要求认真落实李市长要求,以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
头盖骨中一块较为完整的顶骨 2008年1月22日,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管理局联合对外宣布,在河南省许昌市灵井遗址发现了距今8万~10万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并被正式命名为“许昌人”。这一发现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是东亚现代人类起源发现的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为此,全国人大代表、许继集团董事长王纪年建议:应在许昌灵井遗址设立国家级“许昌...
等待复原的“许昌人”头盖骨化石 “这不仅是河南省发现的第一个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更是我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早期地层中首次经过科学发掘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对于研究东亚古人类演化和中国现代人类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缺环,是我国古人类考古的一次令人振奋的重大发现。”——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对于2007年12月17日,河...
头盖骨中一块较为完整的顶骨 昨日,许昌市召开“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与宣传保护工作座谈会,会上透露,适当时候,将展示“许昌人”复原头像,并着手准备将灵井遗址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予辉介绍,“许昌人”头盖骨化石发现后,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新闻界的高度关注,从国家文物局1月22日下午正式发布发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灵井考古发掘队领队李占扬说,灵井头盖骨用光释光测年初步结果为距今8万-10万年左右,是研究现代人类起源的重要时段,可望为东亚和我国现代人类起源提供直接证据。 当今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有两大热门课题:一为人类起源,另一为现代人类起源。人类起源于非洲已成共识,因非洲发现从距今400万年至几万年的人科标本达数百件,且演化关系清楚。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国际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