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莫高窟千年营建、千年持续,为全人类留存了一座多元文明荟萃交融的文化艺术宝库,至今保存洞窟735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多身,成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群,是价值无与伦比的世界文化遗产。 河北博物院 为了让河北人民不必舟车劳顿远途跋...
图为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开幕式暨亮灯仪式现场。周毅摄 首届重庆铜梁中华龙灯艺术节开幕式暨亮灯仪式13日晚举行。在未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享有“中华龙乡”美誉的重庆市铜梁区将变身“灯的海洋”,亮起150组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龙灯灯组,喜迎2019年新春佳节到来。 铜梁区地处重庆西部,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灯)之乡”。在当地,铜梁龙灯扎制已有上千年历史,技艺始于唐宋,兴于明清,繁荣于...
1月10日,由台州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台州市博物馆承办的奔九·回家——丁立人艺术展在市博物馆开展,同时召开了丁立人艺术座谈会。 丁立人,1930年出生于台州椒江,六岁便开始习画。他人生的第一课,便是从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取经故事开始的。童年时期,受到家学的艺术熏陶,丁立人与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具有家乡特色的越剧、乱弹、道情等地方戏,是他灵感的来源,也构成了他多变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绘画语...
1月4日,《田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论文集》图书发布及学术座谈会在科学出版社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孙庆伟、科学出版社副总经理兼文物考古分社社长闫向东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田野考古与艺术史研究论文集》一书由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撰写,科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多年来的学术成果及研究论文31篇,主...
新加坡观众参观敦煌艺术文献展 2018年12月15日至今年1月6日,由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丝路:文明互鉴的见证——敦煌艺术文献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展览分为敦煌粉本、莫高窟旧影、敦煌拓片、朝圣敦煌和视频影像5个部分,除文献展览外,还设有文化创意产品专区和敦煌主题拓印体验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何鸿在展览开幕式后举办了题为《敦煌...
这几天,富阳龙门古镇景区义门旁的世德堂人来人往。这个已有300多岁的古宅,迎来了2500件古典摄影器材。 上个月底,随着富阳首个两岸文化艺术村落户龙门古镇,1826摄影博物馆也正式开馆。 1826年,全世界第一张照片在法国人尼埃普斯的庭院诞生。摄影博物馆的联合创始人李长江以此为博物馆命名,向摄影史前辈致敬。 穿梭在展厅内,历史的痕迹蕴藏于每一个角落。各种品牌、类型的中外相机类型琳...
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承办的“巧夺天工,精雕细琢——南京根雕艺术展”已开幕,59件根雕作品让观众大开眼界。据了解,此次展览的时间为2018年12月28日——2019年1月25日,展出地点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42号临展厅。 南京的根雕技艺在民间历史悠久,相传以前城南的三山街一带就曾有众多的根雕从艺者。根雕艺术在历史上也曾几经兴衰,时至今日,根雕以其独特的艺术...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将从今年1月开始至12月底在山西境内巡展,目前已经确定,将于1月8日-14日在太原美术馆展出。 拓片艺术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古老技艺。“5000年华夏文明,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主要展示部分帝王、文人墨客等的碑刻书法艺术的拓片作品。它让历史穿越岁月的时空,展现古代厚重的文化...
2018年12月29日,“意象之美——汉画像石拓片名家题跋展暨‘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举行,陕西文化文物系统、书画艺术界、高校等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出席开幕式。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原馆长李杰民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薛养贤为“中国书法艺术研究中心”揭牌。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书记、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庞任...
日前,全国省级艺术研究院(所)联盟2018年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宁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全国艺术科研院(所)跨地区、跨平台联动机制,推动全国艺术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本次年会中,到会的全国省级艺术研究院(所)负责人就进一步加强文化艺术和旅游研究工作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经验,达到互通有无、资源信息共享的目的。会上达成共识:为了更好地发挥联盟作用,2019...
开幕式现场 2018年12月31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市普陀区文化局、中华艺术宫共同承办,刘海粟美术馆分馆(上海市普陀区美术馆)协办的全国第三届册页书法作品展在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 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劲军,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尤存,中共上海...
12月29日,在奥地利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一名女子观看老彼得·勃鲁盖尔的画作《农民婚礼》。老彼得·勃鲁盖尔展10月2日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开幕,集中展出了16世纪荷兰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油画、素描及版画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1月13日。
2018年,中国湿地博物馆“垃圾减量·生活增靓”主题艺术展吸引了全城高校和市民参与,巨型“超人”小飞狗、废自行车改造成的公共座椅、能听到自然之声的拆迁垃圾、废弃画作组合成的“星空”梦想墙……这些天马行空的废弃垃圾艺术品,至今让人印象深刻。 为了积极响应“美丽浙江”行动,呼吁节约资源,让城市环境更加美观。2019年,中国湿地博物馆将再次联手浙江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举办第二届“JUNK ART...
将展出的拉斐尔油画《施洗者圣约翰布道》 《蒙娜丽莎的微笑和文艺复兴三杰—贝利尼家族收藏》特展将于2019年4月26日至8月8日空降山城。届时,由意大利望族贝利尼家族21代人历经600年收藏传承的161件文艺复兴艺术珍品将亮相重庆美术馆。 据介绍,本次特展是重庆迄今规模最大的文艺复兴珍品展,分为“不巧之作——意大利文艺复兴发展史”“家族传承——意大利贝利尼家族收藏史”“当代致敬——新文艺...
德国观众欣赏展览 王 娟 摄 12月10日,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中国非遗——铜雕艺术展”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中德观众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活动。 本次展览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的16组熔铜艺术作品,包括摆件、壁画、装置艺术等。据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建阳介绍,朱炳仁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首创了熔铜艺术,并参与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