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烽火燃燃的岁月里,海南抗日战争是中国抗日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军民艰苦奋战,在琼州大地上留下了许多令后辈瞻仰的历史遗址。国家公布的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海南万宁的六连岭烈士陵园就入选在列。近日,南国都市报记者走访一些知名的海南抗战遗址发现,这些记录着历史的遗迹正随着时间的消逝渐渐“老去”,在保护修缮以及利用方面,依然有待进一步开展。...
今天下午,全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海口召开,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的文物工作,并对今后五年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 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对全省文物工作作出的批示。 罗保铭在批示中指出:文化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灵魂,文物是见证海南历史的重要文化。海南各类文物和“准文物”,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8月29日,记者从海南省文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近5年,海南已争取到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资金3853万元,支持海南省9处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等的保护设施建设。 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统筹将文物保护重点工程纳入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省博物馆二期建设和省民...
日前,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召开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全面摸清海南省文物资源基本状况。根据普查,海南省不可移动文物4274处,其中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墩、陵水桥山、莲子湾遗址的考古发掘,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的诸多空白,揭开了岛屿古人史前生活的神秘面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史前研究室主任、华南队队长傅宪国说,三亚英墩、陵水桥山、莲子湾遗址的...
在40米水深处进行调查 海南是海洋大省,也是水下文化遗产大省。海南的水下考古逐渐走向远海,足迹覆盖了南海诸岛的管辖海域。近日,海南省摸清水下文物“家底”,共有136处水下遗址,居全国之首。其中,以三亚英墩、陵水桥山和莲子湾为代表的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位列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填补了海南史前考古诸多空白。 不同于陆地考古,水下考古人员只能通过向深知海域情况的渔民们探...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海南省文体厅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获悉,海南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不同于陆地考古,水下考古人员只能通过向深知海域情况的渔民们探听,寻找水下遗产。1974年,海南水下考古工作者就开始在南海各岛礁开展水下文物调查工作,“1999年,我们找到华光礁I号的沉船遗址,就是通过潭门的渔民调查而来。”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
海峡两岸海南文创艺术交流中心近日在海口市杜杜鸟花道美学馆揭牌。海南省台办、台盟海南省委等单位负责人、一批海南艺术家代表和台湾130位海南籍乡亲参加了揭牌仪式。 海峡两岸海南文创艺术交流中心是经海南省台办下文扶持设立的一家民间机构。目前,该中心已汇聚了海峡两岸一批从事文创研究和产业发展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并整合“产学研官传会”等资源。 该中心主任、《海风》杂志主编陈水雄表示,交流...
水下作业 水下文物 一艘沉船带我们重回海上丝绸之路,2008年,距今800年前的南宋沉船华光礁Ι号在南海出水,让社会各界聚焦关注了海南南海丰富的水下文物遗产。然而,在南海的广袤海域中,还有数百艘像华光礁Ι号这样的沉船文物沉睡在静谧的海底。 日前,省文体厅在上半年工作会议上透露,全省水下文物“家底”已摸清,共有136处水下文物遗址,居全国之首。这些散落在苍茫大海的遗珠,是“...
7月18日,记者从2016年海南省文体厅上半年工作总结分析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文体部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保亭县、琼中县、三亚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4月顺利通过国家检查验收,一批重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和精品生产都取得进展;文化遗产保护不断加强,全省水下文化遗产136处、居全国之首,三亚英敦等遗址获评年度全国十...
近日,海南省博物馆从琼海市潭门镇征得一块“两院禁示”碑。从外形上看,这块石碑呈长方形,正面凿平,碑高约138厘米,宽37厘米,厚13厘米。石碑下方有突出的一部分,据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应该是当年立碑时,立碑者给石碑配有一个碑座。碑文竖行,以楷书篆刻,全文109字,无标点符号。 2000年,潭门镇村民伍振雄在建房挖地基时,从大约两米深的地下挖出了这块碑。2014年,省博物馆一行人赴潭门...
7月9日下午,海南省长刘赐贵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国家南海博物馆展陈工作。会议原则通过国家南海博物馆展陈内容设计方案,要求边建设、边 征集、边筹划,同步抓好工程建设、配套建设和展陈筹备工作,高水平建设好国家南海博物馆。 国家南海博物馆正在按计划加紧建设,展陈工作也在积极筹备,预计明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将开馆展出。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国家南海博物馆总顾问单霁翔 介绍了国家南海博物...
“见证祖宗海 南海更路簿”图片展29日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图片形式展示《更路簿》这一海南渔民经营和开发南海的确凿证据。 展览展期5天,共展出近200张图片和图表,内容分为“更路簿依南海而存”、“南海航行真经——更路簿”、“更路簿见证祖宗海”、“历史传承”、“见证人讲述”以及“南海新貌”六大部分,旨在宣传《更路簿》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开发和经营西、...
6月15日上午,由江苏省甲骨文学会主办,海南省书法家协会、海南省书画院协办的“江苏省甲骨文学会名家甲骨文书法篆刻海南特展”开幕式在省博物馆一楼大厅举行,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孙安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吴东民,著名书法、篆刻家王道云、苏金海、侯勇、陈爱民,著名学者虞友谦、杨颖奇、陈祖州等出席开幕式。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于6月15日至19日在海南省博物馆举行。此展汇集了王道云、言恭达、赵绪成等名...
宋青白釉花口凤首壶 唐三彩马 “越王亓北古”错金铭文青铜复合剑 “海南的文物及非遗都在呈现着琼岛独有的魅力。”省博物馆副馆长陈江说。6月11日全国“文化遗产日”这天,我省多地举办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活动,呼吁广大公众关注宝贵的文化遗产。 记者从省文物局、省博物馆、海口市文物局等单位获知,我省在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不可移动文物数量4274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
如何辨别海南黄花梨呢?老红木网为红木爱好者总结了下边十个要点,做到这些,相信您就能买到货真价实的海黄了。 要“闻”:香味淳厚,但是属于辛辣香,鼻子好的还能多少闻出一些酸味。 要“尝”:用舌头品尝味道微苦。 要“望”:纹路流畅,新料打磨后纹理清晰美观,视感极好,有麦穗纹、蟹爪纹,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 要“摸”:黄花梨气干密度等于或大于0.76g/立方厘米,...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